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资讯 >正文

安徽商品房首次用上特制芯片“身份证”

发布时间:2023-09-14 17:30汤顺仁来源:

导读  试点项目用上可识别芯片“电子标签”  9月12日,合肥市装配式建筑观摩暨2023年建筑行业“质量月”活动成功举办。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



  试点项目用上可识别芯片“电子标签”

  9月12日,合肥市装配式建筑观摩暨2023年建筑行业“质量月”活动成功举办。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全市装配式建筑正从保障房加快向商品房领域拓展应用,安徽首家使用RFID芯片和构件质量可追溯技术的装配式住宅“落户”合肥高新区后,正抓紧推进施工,建设更多居民满意的好房子。

  在孔雀台路与云飞路交叉口,高新区时代星河二期项目拔地而起。该项目包括23栋装配式住宅,采用设计、施工和采购一体化模式,装配率达到50%以上,是合肥装配式建筑从保障房向商品房领域拓展应用的新典范。时代星河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总规划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为目前合肥市在建最大的装配式商品房项目。

  这里,还是安徽首家使用RFID芯片和构件质量可追溯技术的住宅。建造装配式建筑如同造汽车,需要把加工好的建筑构件运至工地现场“组装”。因此,墙板、楼梯等各类预制构件就相当于汽车的零部件,质量把控好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该项目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中,率先试点嵌入可以“扫一扫”识别的RFID芯片,融合了物联网、自动化采集等先进科技。操作专用的读写器,就可以快速读取每块构件唯一的信息,形成预制构件专属“身份证”。通过扫码,可以了解该构件的“前世今生”,包括构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运往哪个施工项目,施工质量如何保障,信息还将同步上传至建设部门的监管系统中,从而实现从生产、出厂、装配、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而且,埋入构件的芯片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保存时间可达50年。

  “种种新技术、新举措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住房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比如容易渗水漏水、墙体保温层脱落等常见病,显著提升人居品质。”安徽建工三建集团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为提升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质量,合肥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现装配式建筑规模年均增长达45%,助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跑出“加速度”。

  合肥已相继获批首批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合肥‘1+5’建造模式”等多项创新举措更是被住建部列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经验。

  目前,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从原来不足8%,已经达到40%以上。截至8月底,全市在建装配式民用建筑项目239个,建筑面积达2693.63万平方米。今年以来,仅高新区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就有133万平方米,其中装配式民用建筑占比达72%。

  下一步,合肥将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装配式建筑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聚焦建筑性能和使用功能,建设百姓满意的好房子、好小区和好社区。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通讯员 徐强 黄佳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