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资讯 >正文

财政部部长发声!利好来了,这笔钱继续免收→

发布时间:2023-03-02 16:00:57荀若广来源:

导读今年财政支出会否增加?减税降费的“红包”如何延续?新能源汽车是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的影响几何?如何防范地方债务风...

今年财政支出会否增加?减税降费的“红包”如何延续?新能源汽车是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的影响几何?如何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刘昆、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出席发布会并就诸多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全国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万亿元

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0.6%。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增长6.1%,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

一是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住经济大盘。加大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既扩大国内总需求,又将赤字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过去五年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推动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依法盘活用好专项债务结存限额5029亿元。财政宏观调控有力有效,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二是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过去一年,我们把县区财政运行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尽最大努力稳固基层。全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9.71万亿元、增加1.42万亿元,增长17.1%。近五年累计,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40.66万亿元、年均增长8.4%,为基层“三保”提供有力保障。扩大直达范围,直达资金规模由2020年的1.7万亿元,扩大到去年的约4.1万亿元。总体看,县区财政运行平稳,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22年,全国科学技术支出10023亿元,同比增长3.8%,有力保障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优化政策供给。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完善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四是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持续增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转移支付、财税政策等作用,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实际种粮农民分三批发放补贴400亿元,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100亿元支持抗旱减灾保秋收。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继续增加。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增长8.2%。

五是保基本、兜底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人民需要和财力可能,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强化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冲击。加强重点民生支出保障,全国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分别增长5.5%、8.1%、17.8%、13.8%。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与2017年相比,全国城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39.2%、62.4%,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

六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管理监督提质增效。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深推进财税改革,出台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健全财政监督体系,突出监督重点,严肃财经纪律,财政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

刘昆介绍,“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加力点主要是三个: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涵盖内容很广,有以下五项重点:

一是完善税费支持政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综合考虑助企纾困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让企业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的发展动力。

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政策组合工具,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投资,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党政机关继续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更好节用裕民。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教育、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四是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财力保障水平。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建设。

五是严肃财经纪律,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严格财政收支规范管理,健全监督监控机制,拧紧财经纪律的“紧箍咒”。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行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稳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回顾过去一年的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力度大。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二是发力早。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加力提速,上半年即大头落地。全年存量留抵退税任务提前到二季度集中完成。各项优惠政策早出快出,尽早见效。

三是更协同。加强协调联动,接连推出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等一揽子政策,形成纾困合力。

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一是落实落细现有政策。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同时,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

二是优化完善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

三是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依靠劳动创造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消费潜能。

二是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积极促进居民消费。

三是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让老百姓方便消费。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县域消费扩容提质。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支持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推动物流降本提效。

来源 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