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资讯 >正文

碳减排正进入个体时代,低碳生活真的能“赚钱”

发布时间:2022-12-12 10:47:55周霭翔来源:

导读 现代快报讯 10个绿色积分可以兑换1个碳积分,1个碳积分可以抵扣1元消费……“双碳”目标背景下,各类碳普惠平台、碳积分平台应运而生,个...

现代快报讯10个绿色积分可以兑换1个碳积分,1个碳积分可以抵扣1元消费……“双碳”目标背景下,各类碳普惠平台、碳积分平台应运而生,个人碳账户更是热词。在个人碳账户中,衣、食、住、行、用等低碳行为可以被记录下来,并兑换优惠权益、参与公益活动等。也就是说,减排真能兑换“真金白银”。有人期待,个人碳账户未来能接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但专家表示,个人碳账户公益性和示范性意义更强,即使未来纳入碳市场收益也十分有限。

五花八门的碳账户,你开了吗?

碳账户是啥?你开了吗?对于个人碳账户,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如果留心,便会发现,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碳账户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又有5g能量成熟了”“领取你的植树证书”……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碳账户”其实每个人都有。每天打开手机上的蚂蚁森林,就能收集绿色能量。这些能量可以通过在线交易、步行等方式获得,收集到的能量可以去种树,还能获得环保证书。南京市民小李便是忠实的低碳践行者,每天早上起床都会打开手机收取前一天的能量,目前为止利用绿色能量种植的树木已近60棵。“想象着一棵棵梭梭树、沙棘在千里之外的沙漠一天天生长,很有成就感。”

△“我的南京”APP绿色出行方式减排量对照表

还有不少政务、互联网、金融APP推出个人碳账户。以“我的南京”APP为例,点开“绿色出行”页面,用户只需绑定公交卡,便能根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领取相应积分。领取积分后可以在线上“绿色商城”购物,也可以兑换成碳积分,在部分超市、商场、银行抵扣现金使用。

△某网约车平台推出碳空间

越来越多打车、外卖平台也开始涉及这一领域。比如,某一以新能源网约车为主的出行平台,推出了碳空间,每位用户在乘坐新能源专车时,其二氧化碳减排量(142.克/KM)即将计入个人在 APP 端的账户, 可以用于兑换各种外卖红包、视频平台会员等优惠权益。

△蚂蚁森林能量排名

衣食住行,低碳行为都可获激励

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仅靠行业企业,消费端的碳减排也不容忽视。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消费端包含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产生的碳排放,已占到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在企业和政府层面,也与个人减少浪费、可持续及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东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关于碳普惠机制,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和“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要求。

那究竟什么是个人碳账户?我们如何使用它?近日,我国首个《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提到,广义上理解,个人碳账户是基于专业的核算方法,为个体建立碳管理账户体系,是将碳管理的概念融入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并给予正向激励的有效手段之一。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各地、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企业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仍以“量化减排+正向激励”为主,比如为个人碳减排行为赋予如消费权益、实物兑换、公益荣誉、生态贡献等等价值。

△“我的南京”APP绿色出行方式获取绿色积分方式

多地启动碳普惠相关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碳账本、碳账户、碳积分、碳币等新词频频进入公众视野,这些新做法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碳普惠。据悉,碳普惠制是为市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

现代快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目前我国已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等多个城市建立碳普惠相关体系建设。比如,苏州去年在高新区设立了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苏州市民将拥有一个自己的碳减排账本。个人无需上报数据,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行为并授权被绿普惠云进行量化和记录,形成个人的减排日志。

“目前北京、南京、成都、深圳、武汉等地都推出了碳普惠活动,很多第三方平台公司也推出了减碳激励机制,相信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碳普惠机制未来一定可以推广到全国,促进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碳减排。”赵东亮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了《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其中明确,将分步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落实长三角碳普惠合作协议,探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跨区域交易机制。鼓励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等市先行先试,召开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会,交流总结试点经验。

【关注】

互联网平台碳普惠活动缺乏统一标准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企业启动了碳普惠相关工作,但这类碳普惠活动大多在框架设计、个人碳减排量化、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相关标准。比如,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每笔消费都被记录下来,有人担心,这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个人消费行为和习惯可能甚至会被平台用于商业行为。此外,由于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之间不畅通,在记录减碳行为方面,可能并不全面,需要同时下载多个APP。

对此,赵东亮分析说,个体碳账户涵盖了衣食住行各类生活场景,具有“量小面广”的特点,所以在方法学上具有数据分散、碳减排标准不一的问题。因此,不同场景、不同平台的减排量核算方法学需要尽量统一,“例如,同样是购买节能家电,在不同APP上的碳积分不应有太大偏差。目前关于碳普惠核算方法虽然有团标《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但相关数据是每个平台自行测定评估,还需要鼓励数据的互认互通。

他建议,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推动区域(省级、市级)统一的碳普惠应用建设,鼓励各行业开发适合自身领域的碳普惠方法学。此外,在数据隐私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关于个人碳账户的隐私保护条例,避免个人消费、出行、饮食等信息的非法泄露。“这些完善措施都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企业等多主体间的协调合作。”赵东亮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中国节能协会发布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人碳减排激励管理规范》团体标准,首次提出通过互联网进行个人碳减排量化和激励的基本框架,对个人绿色低碳行为进行识别、量化、激励、评估、考核等,提供体系化管理指引。

个人碳账户能和企业碳交易一样变现吗?

如果未来个人碳账户机制逐渐成熟,它无疑将成为个人的无形资产。那么,未来它能否像企业碳交易一样,接入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

“目前,个人碳减排还不属于碳市场的范围,也不属于自愿减排范围,所以个人碳账户的公益性较强,不能以挣钱作为标准与企业碳交易来比较。”赵东亮举例说,未来如果个人碳交易可以实现,按照2021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约8.05吨,目前国内碳市场上每吨碳价格54.2元人民币,按照每人每年碳减排50%估算,一年的收益也仅有200元人民币左右。因此,个人碳账户更重要的目标是塑造公众低碳环保的消费偏好和价值观,通过对低碳绿色产品的需求促进供给侧的低碳转型。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碳中和技术中心主任吴宏杰此前也表示,尽管在一些地方试点碳市场个人投资者被允许参与碳交易,建立一个账户对国家认可的碳配额进行“炒碳”操作,但本质上这只能算是类似“炒股”的单纯的投资行为,并不是交易其个人实现的碳减排量,和个人碳减排管理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相比企业,个人碳金融总体规模较小,但示范意义较大,在绿色低碳方面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市场意义。

现代快报+记者 徐红艳 李楠

(网络截图)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