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资讯 >正文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59期
发布时间:2022-12-11 12:21:30黎贞婕来源:
■本版策划/李英波 统筹/贾蓓
■头条新闻
市民爱吃的本地“霜打菜”大量上市
青菜口感更甜更软糯且易熟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近期,武汉迎来寒潮和今冬第一场雪,气温开启了“速冻模式”。随着地表温度降低,很多露天种植的叶菜类蔬菜渐渐被霜覆盖,市民口中的“霜打菜”开始大量上市。
12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江夏区、蔡甸区蔬菜种植基地和农副产品大市场发现,“霜打菜”从基地直采后,正成为菜贩和武汉市民争相购买的抢手货。同时,茴香、紫背天葵、西兰苔等特色蔬菜品种成为冬季时令蔬菜的“新宠”。20余种“霜打菜”上市
江夏区鲁湖梦里田园农业园300亩蔬菜基地里,正是一片生机勃勃,大白菜秧子、菠菜、包菜、莴笋、芥菜、萝卜等20余种冬季“霜打菜”进入采收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菜农采收的忙碌身影,一派丰收景象。据了解,这些“霜打菜”被采摘后,将在24小时内通过全程冷链一路领“鲜”,销往各大农贸市场和菜场,直抵市民餐桌。
在江夏区鲁湖梦里田园蔬菜基地,20余种冬季“霜打菜”挂满枝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菜农采收的忙碌身影。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摄
基地负责人田静介绍,今年冬天天气较好,蔬菜长势良好,收成颇丰。为了保证蔬菜能够按时运往市场销售,基地不少菜农半夜就开始到田地里头“挑灯”收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加保持了蔬菜的新鲜滋味。
“特别是最近入冬打霜后,‘霜打菜’开始大量上市,每天凌晨蔬菜上会有薄薄的一层雾霜,会比原来的更好吃,更软糯。卖得最好的还是青菜,既便宜又好吃,武汉人冬天都爱吃。”田静说,她所在的基地每天至少保证有2万斤的新鲜放心蔬菜上市,非常受市场青睐。
不仅“霜打菜”销路好,在基地种植的茴香、紫背天葵、西兰苔等特色菜最近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茴香在北方比较常见,北方人喜欢买去包饺子。紫背天葵采摘嫩叶食用,有较好的营养和药用保健价值。而西兰苔比西兰花好吃、比红菜薹好看、比白菜薹有营养。”田静介绍说,此外,梦里田园还是“洪山菜薹”授权种植基地,这里的洪山菜薹肥美粗壮,长度、茎粗也远远超过一般的菜薹,不萎缩糠心。
如何判断购买的洪山菜薹是否正宗?田静现场教了三个“小窍门”:一是洪山菜薹底部膨大,最粗的堪比莴苣,呈明显的喇叭状,5到10根就有1斤重;二是洪山菜薹茎秆紫红有光泽,表皮有一层蜡状物,手指划过会有明显印迹;三是洪山菜薹生吃也很脆嫩,有清甜的感觉,无菜腥味。炒熟后,反而没有紫色汤汁,入口甜香、滑爽。
鲁湖梦里田园“霜打菜”和“特色菜”上市受欢迎,满足了市民“菜篮子”品质需求的同时,也为附近村湾的农户提供了稳定岗位。据悉,今年以来,该基地已带动村民就业150余名、蔬菜种植户10多户,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年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至10万元不等,种菜成了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采购商进货偏爱“霜打菜”
在蔡甸区张湾街道红星村乡里康家庭农场,近百亩菜薹郁郁葱葱、叶枝饱满、长势喜人,合作社理事长郭彩红正和菜农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装车、转运。
郭彩红介绍,红星村村域面积有5900亩,蔬菜种植面积就达3000亩,其中红菜薹占有2000亩。“我们村种植红菜薹已有20年历史,品种为胭脂红、加红、洪山菜薹三个品种,现在主要上市品种为加红6号。霜降后,红菜薹营养更好、口感更甜,用它来炒腊肉,堪称‘湖北名菜一绝’。”她告诉记者,打霜时节一到,收购菜薹的菜贩立即到田间地头收购,村民完全不用担心销路,其他种类的“霜打菜”转运后也会销往白沙洲和四季美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菜贩都会抢着收。
在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蔬菜区晓洲蔬菜商行负责人周克珍介绍,根据市场采购反馈,目前消费者大多认为下霜后采摘的菜,吃起来更甜,也更软糯。“红菜薹批发价已从一周前的一元钱一斤,涨到了三元钱一斤。主要是因为突然降温,红菜薹生长慢,且霜打后青菜需求量变大,仅我一家大概每天就有30吨蔬菜成交,其中‘霜打菜’占到一半以上。”周克珍说,近期降温,整个市场叶类本地菜和外省运来的茄果类蔬菜日成交量在2000吨以上,采购商进货时也更偏爱本地产“霜打菜”。
在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叶类本地菜和外省运来的茄果类蔬菜日成交量在2000吨以上,采购商进货时也更偏爱本地产“霜打菜”。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摄
为什么“霜打菜”更甜更好吃?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李德超解释,蔬菜遇到霜露降温后会有“自我保护功能”,蔬菜中的淀粉在植株内淀粉酶的作用下,由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而且是甜的,所以青菜也就有了甜味。这就是霜降后青菜甜的感受会更明显的原因,也容易煮熟,所以口感更好。”
“不过不是所有的蔬菜霜打后都会变甜、变好吃,比如花菜打霜后,嫰花球容易受伤,就失去了其商品性。建议大家冬季露天种植蔬菜时优先选择白菜、菠菜、晚熟菜薹等一些打霜后会变甜的蔬菜,市民也可趁着这个时候尝鲜选购,一饱口福。”李德超提醒道。
驻村干部挨家挨户摸情况
林下土鸡养殖引领乡村生态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驱车从武汉白沙洲收费站上高速,到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近70公里的路程需要耗时近一个半小时。均堡村为武汉市最南端,与咸宁、黄石相接。初冬的天气,走进均堡村,藕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藕正在积蓄淀粉等待分批采挖;火红的柿子树从院中探出了头;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白色小楼,是刚刚完成的美丽乡村建设;山坡林中一群群土鸡正在散步……俨然一幅乡村休闲图。而这些变化,就发生在最近两年。
林下鸡给村民带来好收入。
说服村民养鸡
微小切口拓宽乡村振兴路
均堡村是一个脱贫村,有四个自然湾,耕地1644亩,全村1589人。武汉市审计局驻村书记刘铁清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是2021年3月开始到均堡村驻村。“当时村里种植莲藕,也做点苗圃。我们就琢磨着,想引进更多、更好、更适应村里的产业,让村里的乡村振兴路走得更宽。”
此时,武汉市农科院包区服务团队到均堡村进行服务。“我们考察了村里的地形地貌,发现村里有山林,有苗圃,特别适合林下土鸡的养殖。”武汉市农科院畜科所科技特派员何斌说。
在大城市周边养殖土鸡,鸡蛋和鸡的销路一般不愁,但是村里却没有农户愿意养鸡。农户们觉得养鸡风险有点大——万一遇到鸡瘟,所有的投入就会打水漂。
刘铁清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摸情况,最后他们选择脱贫户陈正宜为突破口,说服其尝试养鸡。“她和老伴都是60岁出头,还有劳动能力,儿媳也在村里,可以帮忙。最关键的是,她家有一片山林地,特别适合养殖土鸡。”刘铁清说。
最后,村集体和陈正宜商定,由集体改造鸡棚,帮助投入鸡苗和部分饲料钱,陈正宜每年给村集体上缴一定数量的土鸡和土鸡蛋。
没想到,陈正宜第一年养鸡,在市农科院专家的帮扶下,95%的鸡苗都存活了,村集体和陈正宜都有了不错的收入。“这让我和家里人信心大增,去年我们养了1000只鸡,今年我们决定步子大点,养了3000只。”陈正宜说。
如今,陈正宜养的3000只鸡还留了约1000只,准备过年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再出售。“专家给我们送的预防鸡瘟的中药非常好,今年夏天这么热,我的鸡也都挺好的”。
现在,均堡村规模养殖林下土鸡的有三户人家,养殖规模都在千只以上。刘铁清经常邀请农科院专家来向养殖户传经送宝,预计村里养鸡的人会越来越多,成为村民增收的好途径。
依托美丽乡村
建立田园生态综合体
2022年,均堡村最大的事就是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了2100万元进行改造,全村的道路刷黑,小楼整齐划一改造刷白,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也都进行了改造。村里有山,有水,高低起伏,有养鸡的,有养鱼的,有种藕的,还有小菜园等,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刘铁清和村干部一起经过多番考察,决定盘下村里之前经营不善的生态园,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这个生态园就在我们村口,旁边有水库,还有山林,有苗木,也种植了果树。但是因为经营问题,老板一直亏损,我们村集体决定出资盘下这个园子,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刘铁清指着波光粼粼的水库说。
均堡村生态园苗圃非常适合林下土鸡的养殖。
新的均堡村生态园将采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方式,以集体合作社为经营主体,打造以生态为依托、休闲为引擎、市场为导向的田园生态综合体。利用均堡村水库及附近山林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发展林下生态散养土鸡、散养经济鱼类、莲藕、蔬果采摘、垂钓休闲,形成春季能赏樱、夏季能采摘、秋季能赏桂、四季能钓鱼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生态综合体。
经过美丽乡村建设的均堡村,旧貌换新颜。
目前,生态园苗圃里的一百多棵桂花树已经销售出去。生态园将以养鸡为发展的切口,明年春天再养一万只鸡苗。“未来到我们均堡村,可以垂钓,可以采摘,可以赏花,可以购买优质农副产品,最关键的是,生态园还可以辐射带动村民参与相关种养殖项目,实现村民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刘铁清自信满满地说。
武汉出台“预制菜十条”发展新政
推进“菜篮子”生产标准化定制化
(长江日报记者贾蓓)
近日,武汉市政府出台新政,从十个方面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大食物观,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餐饮业转型升级。
新政首先大力推进预制菜研发创新,鼓励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建设预制菜“产学研”基地。鼓励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以及奖补政策落地。
同时,培育预制菜龙头示范企业,对使用武汉地区食用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的预制菜食品生产龙头示范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商贸流通服务企业范畴。
武汉还将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大预制菜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规范预制菜生产、流通行为。对主持制修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并融合预制菜必要专利的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将给予资金奖补。
另外,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将纳入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食品加工园建设范畴,鼓励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预制菜业务。采取“外引内培”的形式,鼓励农业生产主体与预制菜食品生产龙头示范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创建预制菜产业联合体和共享工厂。
完善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鼓励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构建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保障预制菜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品质安全。
大力推进汉味预制菜品牌建设。组建预制菜行业协会(联盟),支持举办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本地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参加副省级以上城市政府主导的预制菜展会的,单个企业年度可按照标准展位申请获得不超过2次的展位费奖补。
加快预制菜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工程,鼓励企业引进预制菜产业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对入选“武汉英才”培育支持专项现代农业领域的人才,给予6万元资金资助。
高水平建设预制菜原材料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全市“菜篮子”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定制化升级。对在本市自建或者联合建立预制菜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在生产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优先给予财政支农政策支持。
积极营造发展预制菜文化氛围。推进预制菜与消费风尚、休闲旅游、健康文化、饮食文化等深度融合,举办汉味预制菜厨艺创新和厨艺大赛等活动,推进预制菜产业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健全预制菜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市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预制菜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指导协调预制菜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督促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防贫保”助重疾农户渡难关
(长江日报记者贾蓓 通讯员蔡先进 刘亚明)
近日,家住新洲区邾城街道永立村的巴某及家人,收到了中国太保产险新洲支公司的“防贫保”救助金83489.73元,令身患重病的巴某看到了新的希望。
据了解,今年68岁的巴某不幸罹患心血管疾病,前后约17万元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尽管有医保报销,但自费部分对这个家庭来说,仍不堪重负。为了给巴某治病,其家人四处筹钱,导致家庭负债累累,生活十分困难。
永立村村委会了解巴某家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会同街道乡村振兴办,联系保险公司对其进行救助。中国太保产险新洲支公司在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向巴某讲解了“防贫保”救助政策,同时入户实地查勘其家庭情况,收集住院材料,积极帮助巴某申请“防贫保”救助金。通过资格预审、资料审核、数据比对、公示公告等系列流程之后,其申请最终获得了批准。
据介绍,新洲区自2019年起实施“防贫保”,有效防止了农村低收入人口因病、因意外返贫致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措施之一。2022年,新洲区将进一步加大“防贫保”基金投入,让更多老百姓享受“防贫保”带来的实惠,切实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困难。
■每周一景
晚稻收割忙
12月7日,迎来了大雪节气。在黄陂夏店村金色的稻田里,晚稻颗粒饱满,两台收割机在田里忙碌着,绘出一幅冬日丰收美景。刘帅 摄
“每周一景”面向公众征集反映武汉乡村新变化、新成就及乡村生活的美图,投稿邮箱3362994750@qq.com,邮件请注明“每周一景”,写明图片的拍摄时间、地点、简单介绍,以及拍摄者姓名、电话。
■农博士
陈年腊肉还能吃吗?
(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进入秋冬季,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腊鱼、腊肉、腊肠等腊制品,颇受市民喜爱,炒青菜时放两片腊肉,或是直接蒸熟下饭,淡淡的烟熏味别有一番风味。近日,在长江日报“乡村振兴留言板”上,关于腊制品的留言真不少。“父母每年冬天都会从乡下老家寄来一些腊制品,现在家里两年前的腊肉都还没吃完,这么久了还能吃吗?”微信名为“平平淡淡就是真”的市民在后台留言道。对此,农科院专家表示,在良好的储存环境下,腊肉存放时间可以相对较长,但超过两年的腊制品尽量少食用。
据介绍,经过腌制或熏制的肉类食物,放置时间越久,亚硝酸盐含量就越多,食用多了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专家提醒,腊制品最好在半年内食用完,现在冬季气温较低,可直接常温存放,室内温度超过20℃后,可用保鲜袋封闭存放在冰箱冷冻层。
留言方式:
1.将您的留言或建议发送至邮箱3362994750
@qq.com,邮件请注明“乡村振兴留言板”。
联系电话:18271904473
【编辑:邹卓然】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59期
- 市民爱吃的本地“霜打菜”大量上市,青菜口感更甜更软糯且易熟
- “防贫保”助重疾农户渡难关
- 绝大多数新冠感染者无症状,哪些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 驻村干部挨家挨户摸情况,林下土鸡养殖引领乡村生态发展
- 心系库区情牵三峡,武汉市水务局助力“三峡库区”绿色农产品香飘全国
- 搭建线上专区吸引全国网友下单,武汉市水务局为“三峡库区”绿色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
- 武汉出台“预制菜十条”发展新政,推进“菜篮子”生产标准化定制化
- 农博士|陈年腊肉还能吃吗?
- 快讯:台湾地区新增14284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另有24人死亡
- 专家:俄罗斯与美国共掌握全球约90%的核弹头,足以摧毁地球多次
- 陈明通指导的论文被爆“一鱼20吃”,郭正亮:教授之间互相纵容形成陋习
- C罗泪别世界杯!摩洛哥淘汰葡萄牙,非洲球队首次杀入世界杯四强
- 法国归还740件埃塞俄比亚文物,多国归还压力增
- 苏贞昌想选2024?吴子嘉爆他背后小动作:冲赖清德来的
- 曝赖清德2024最难过的一关,介文汲:国民党若团结就能稳操胜券
- “湾区年度十佳设计师”联合秀亮相珠海时尚周
- 压轴大戏初现,老将引领高潮
- 胡明轩关键三分助广东德比险胜,杜锋批全队“不够重视”
- 福田区第23届青少年科技节暨第六届STEM教育嘉年华开幕
- 助推劳动教育发展,深圳罗湖与北京海淀共同开展研修活动
- 罗湖家校社协同育人,搭建支撑孩子健康成长的“铁三角”
- 2022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无人机科创嘉年华开幕
- 一起“晒书”,学习古籍装订技艺!惠州这场活动很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