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资讯 >正文

北溪事件尚未查明,克里米亚大桥又发生爆炸,俄媒:导弹袭击所致

发布时间:2022-10-09 12:07:55莘妍莲来源:

导读据俄通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起火,整个大桥暂停通行。根据俄方的说法,此次事故原因是由一辆油罐车在行驶途中起火所致,...

据俄通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起火,整个大桥暂停通行。根据俄方的说法,此次事故原因是由一辆油罐车在行驶途中起火所致,虽然现场火光冲天,但俄方表示,大桥的拱梁并未受损。

不过,对于同样一起事件,乌克兰方面的媒体却有不一样的表述,《基辅时报》声称,克里米亚大桥起火,是由“爆炸”所致,该报还援引所谓消息人士的话称,当天上午6时,克里米亚大桥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而根据《俄新社》更新的报道,克里米亚大桥遭遇导弹袭击,从而引发了火灾。《俄新社》的消息,也从侧面证实了乌克兰媒体的报道并非虚言,此次克里米亚大桥突然起火,并非一场简简单单的交通事故所致。

至于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众多线索都指向了基辅。一方面,乌克兰有这样做的动机,克里米亚大桥作为接连俄罗斯大陆和克里米亚岛的唯一一条陆路通道,担任着向俄军提供后勤补给的重要作用,这次起火事故,首先影响的就是俄方的后勤运输问题。

另一方面,乌克兰军方曾多次毫不掩饰地表示,要炸毁这座大桥。乌克兰在职军官马尔琴科还曾公开表示,这条对俄军极其重要的战略通道是乌克兰要打击的“头号目标”。

不管怎么说,在俄军战事吃紧的背景下,这座承担着“生命运输线”的桥梁,在俄军的眼皮子底下发生这样的事,不管是在战略层面,还是在士气上,都对俄罗斯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然而,俄罗斯近几天的糟心事,还远不止于此。眼下,距北溪管道遭到损坏已经过去了近2周了,瑞典方面也宣布已经完成了北溪的现场调查,并解除附近海域的封锁。而瑞典安全局所给出的初步调查结果,也与外界预想的结果并没有多大出入,都是北溪被人为蓄意破坏的嫌疑已经进一步加深。

但其实在北溪事件之初,欧洲不少国家的官员就曾公开表示过,这应当是蓄意破坏。而现在,瑞典经过数日的调查,依旧只能断定是蓄意破坏,而没有发现任何新的线索。

显然,这样一份初步调查结果,对于在此次事件中承担最大损失的俄罗斯来说,并不满意。事发后,俄罗斯第一时间申请加入调查,然而却并没有获得西方国家的回应,瑞典方面更是直接无视了俄罗斯的请求。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一直都在被西方国家拒绝参与调查北溪事件,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某些国家心有不轨,想要隐藏真实的调查结果。

对于如今的局面,俄罗斯驻丹麦大使直接表示,在被拒绝的情况下,俄罗斯将不得不考虑展开自行调查。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最有权参与调查的俄罗斯被阻,瑞典也暂未拿出实质性的调查结果。

首先,就丹麦对调查参与者的限制,其实本身就带有政治偏见,对此,俄罗斯直接指出,即便到时候整个事件的调查完毕,其结论也极有可能带有政治色彩。

从瑞典、丹麦等国家的角度出发,如果最终的调查结果指向了与其有利益牵扯的某个国家,那么,瑞典未必敢继续追查下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说白了,根据瑞典目前给出的调查结果,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其实能大致将事情分为两种可能性。一是,瑞典公布了所有的已知信息,确实没查出其它线索;二是,查出了重要线索,但基于一些政治原因不敢公布,并试图想方设法阻止俄罗斯查获真相。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韦尔希宁表示,为查清北溪真相,俄罗斯将考虑“采取所有的选项”。此外,俄罗斯方面还要求对北溪事件进行国际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韦尔希宁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国家,他表示,不仅俄罗斯需要参与调查,德国也必须参与进来。因为北溪事件其实对德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德国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来自俄罗斯,而北溪事件就导致其短时间内难以获得俄气。

同时,德国距离北溪损坏的地点也比较近,因此无论是地理因素,还是利益影响,德国都有理由积极参与到调查中去的。然而事实却是,北溪事件后,德国政府几乎没有做过任何明确的表态,也没有主动要求参与调查。

明明德国自己的利益受损了,却还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这确实有些令人疑惑。因此,现在俄罗斯点名德国,其实就是想要德国做出点实际行动来。

结合以上所有因素,其实就不难看出,俄罗斯认仅仅由北约国家参与的调查结果可信度不高,甚至还可能在某些势力的操纵下,将整个事情变得政治化,因此俄罗斯打算自己亲自动手。

但是,从现在这些西方国家的表态中,其实就能够大致预料到,届时,即便俄罗斯查明了真相,也极有可能不被这些国家所承认。

北溪事件还未平息,克里米亚方向又起波澜,如今的局面,对俄罗斯而言,严重不利。不过,从长远来看,这一系列事件,虽然让俄罗斯备受打击,但对乌克兰而言,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一个被西方层层挑衅、逼至绝境的俄罗斯,能够做出什么事来,这是外界无法想象的,不要忘了,普京说过,“当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受到破坏时,会采取一切手段确保自身利益”。只能说,如果这一切的背后,真的是某国的手笔,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让其自身遭受反噬。

标签:俄罗斯德国导弹乌克兰瑞典丹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政治普京基辅交通天然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