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选经验 >正文

起名需谨慎,广州一网友给先人扫墓发现名字里有敏感字,官方回应

发布时间:2023-04-04 17:11:44司徒亚福来源:

导读名字是家长家里长辈所起,寓意常常是对后辈给予的厚望。希望他们在日后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人如其名。不同时代背景下,语言环境和风格...

名字是家长家里长辈所起,寓意常常是对后辈给予的厚望。希望他们在日后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人如其名。

不同时代背景下,语言环境和风格也有差异。不同年代学生名字风格各异,经常有学生吐槽家长给自己起的名字不够好,要么太土,要么太复杂,要么太草率。尤其是上学后,很容易成为同学开玩笑调侃的对象。



起名需谨慎,广州一网友给先人扫墓发现名字里有敏感字

经常有一线教师现身说法,告诫家长在给下一代起名的时候一定要再三核对,谨慎决定,避免日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依旧有不少家长起名像闹着玩似的,老师上课点名都叫不出口,每次都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哄笑。



若学生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还好,碰上内心敏感的,很容易因此而自卑,影响学习成绩。老师还要经常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就怕学生有过激之举。这类学生年满18岁后恨不得立即给自己改名,来摆脱尴尬的命运。

还有些人的名字容易引起尴尬,却不能全怪家长。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诸多含义或读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很容易暴露短板。还有些人起名的时候还没事,几十年后就不一样了。



以前都是学生吐槽家长给自己起的名字不好,广州一位网友却因为先人名字而陷入尴尬之中。在网上预约扫墓时,系统提示先人名字包含敏感字,无法登记。该网友在网上吐槽此事,难道后辈想扫墓还要给先人改个名字?



还有人戏称,改名需要本人到场,这不是在难为人吗?更何况以前根本没有网络,也没有那么多敏感的新型词汇和网络烂梗,放在以前就是普通的名字,现在怎么就敏感了?



官方回应,系统已经修复,网友却不淡定了

或许计算机相关专业,懂电脑程序基本原理的学生一看便知,就是系统开发人员直接套用了敏感字库,没考虑到名字的特殊性,才出现这样戏剧化一幕。或许在平时网络发帖的时候不能用这几个字,但是用在名字里应该特事特办。



目前官方已经修复了该BUG,大家不会再遇到类似问题。不过其他网友引起共鸣,表示家长起名不谨慎确实容易带来很大麻烦。



网络时代,不少考试报名或者成绩查询都要通过网络,可有些学生的名字里却带有所谓的敏感字。比如这位姓黄的网友,名字用了几十年才知道包含敏感字,平时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这已经不是学生心理素质脆弱,怕被开玩笑的范畴了,而是已经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更无奈,自己的名字暂时没问题,但是学校名字缩写里含有敏感词。大学校名通常都很长很繁琐,其他学校的学生可以直接输入缩写或简称,可自己却丧失了使用校名缩写的权利,只能写全称,感觉有被侮辱到。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经常会被检测到奇奇怪怪的敏感字,根本不是自己想表达那个意思。看来敏感词系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家长平时也要多学习多看书,紧跟时代脚步,避免踩雷。



家长如何避免起名的时候走入误区?

90后家长给子女起名的时候,很喜欢用谐音梗,好听好记又好写,却也容易被起外号。为了慎重起见,家长还是要认真严肃一些,毕竟名字间接关乎学生的学业、事业和人际交往情况,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改名也磨灭不掉童年留下的心理阴影。



还有一些网络梗,家长可能不知道,不妨发动周围的亲友一起帮忙参考。不用起的太复杂,只要寓意美好,笔画不要太多即可。最重要的还是要避免谐音和网络梗。



只不过网络梗是实时更新的,家长担心现在没事以后会变敏感。比如因为蔡徐坤的“鸡你太美”,很多名字里带“坤”字的学生都成了被调侃的对象。“坤”虽然泛指女性,但也有厚德载物的寓意。



家长在谨慎起名的同时,各级教育机构的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停止低级趣味,不要拿同学的名字开玩笑,更不能带着恶意起外号。关系好的同学,可以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叫昵称或小名,起外号是非常没有家教的行为。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名字里带敏感字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