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选经验 >正文
连续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何持续关注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3-02-16 18:13:43纨来源:
2月13日,春气正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几乎没有任何悬念,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将焦点聚至“三农”。
自2004年算起,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聚焦“三农”工作20年。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尽管侧重点因时而变,但底色始终如一: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0年的持之以恒,20载的磨而不磷,为什么“农”之一字如此重要?把中央一号文件细细铺开,能在文字之外看到些更重要的东西。
连续20年聚焦“三农”工作
在中央一号文件里,与“三农”一起出现的表述,常常是“重大决策部署”“重中之重”“坚实基础”“重大历史任务”。
为什么“三农”工作如此重要?
铺开近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肇庆开封的美丽乡村。图源:南都图库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这份文件清晰地指出:“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6年后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上。那时,粮食已连续6年实现增产,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较快增长。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文件提出,必须“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三农”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此,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用了三个“必然要求”来描摹其重要性: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021年、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紧承其后,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亦是如此,其中列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梳理下来可以发现,近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虽都聚焦“三农”,但侧重点因时因势调整,可谓“一环套着一环”,互相接续、关联。
这既是出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置之于国际形势下的必要考量——“三农”对中国而言,实在太重要了。
为此,中央持续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连续20年躬耕不辍。正如其在开篇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稳住“三农”,就是稳住中国的底盘。
“三农”工作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在粤东,村委书记黄志彬(化名)对这句俗语格外感同身受。“我们村引进了企业,合作发展地瓜产业。目前规模虽然不大,但村民的收入整体增加了,甚至吸引来了外地人开烧烤店、大排档、超市,这在之前是根本想不到的。”
他还记得春节走访一户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时看到的场景。“上一次去,他家里的瓷缸堆着预备卖掉的红薯粉、粉条,卖一次能支撑两个月的生活支出。这次再去,发现缸里种上了花。”
从这些细微动人的细节,就能一窥“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装满了,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稳、更好、也更牢,“此处安心是吾乡”。
心安了,烟火气才能加速流动,内需和消费随之拉动,经济底盘就稳住了。
也正因如此,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了第一部分,并用了超千字的篇幅来阐述“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等细分要点。
“农业强国这个落下来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今日(2月14日)国新办举办的“介绍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去年面对疫情灾情交织叠加、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农资价格高企多重冲击的严峻形势,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为稳预期、稳物价、稳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2年秋收时节,广州市从化艾米农场一派丰收景象。图源:南都图库
“但是也要看到,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还在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所以端牢饭碗的压力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大。”唐仁健一针见血地指出。
应对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
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在会上提出,“三农”工作有两个永恒的主题,一个是保供,一个是增收。尽管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台阶,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也要看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吴宏耀称。
于是,便有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四个“一块”:稳定就业增加一块,经营增效提升一块,财产收入挖潜一块,转移收入拓展一块……
如此,从过去和现在两个维度的梳理,或许更能理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深意——这份量大面广、任务繁巨的一号文件,正正彰显了“三农”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当何为?
篇幅近万字、9个部分、33个要点,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聚焦哪些?
不若以“加减乘除”概括之。
“三农”的加法,加的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加的是乡村的内生动力。
前者指向明晰的物质收获,后者则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文件要求,“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
扶志扶智,这是一项颇具开发性的帮扶措施——毕竟,要使脱贫成果更加巩固、脱贫家庭不返贫,仅靠临时性政策的支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脱贫才能持久。
减法,减的是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的差距。
比如,这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
这包括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等要素。
高质量发展的乘法,则为乡村振兴吹来阵阵东风。
文件第五节列明“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除法则更加明晰。文件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其中有一项工作直指高价彩礼。“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
除,就是让不良、落后的风气回到“正”的本位。
“龙门大米”成为惠州市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图源:南都图库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如此,多项举措同步并行,多管齐下,会带来怎样几何级的效应?会释放出“三农”怎样的巨大动能?
答案正在中国各地书写。
春暖花开,阡陌尽是春色。村民家中的花,也开得正当时。
采写:奥一新闻 林少娟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连续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何持续关注这件事?
- 2月15日晚上,中国疫情传来3个消息,广东疫情防控资金高达711亿
- 大疫不过三,突然“消失”的疫情让村民困惑:病毒到底去了哪里?
- 专家谈疫情“突然消失”,为何第二波疫情高峰没来?原因是?
- 终于知道春节期间“疫情消失”的原因了,三个原因,专家说了两个
- 恢复韩国签证!18日可赴华访问、商务
- 消费回暖经济复苏,主打线下的未来共享主机游戏低成本占领市场
- 春节文旅消费回暖,经济复苏正加速
- 疫情“突然”消失,消费潮涌动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 八旬老人为老伴送蔬菜花束,不是所有浪漫都叫金钱
- 情人节的垃圾桶成了财富聚集地?爱可以物质,但要拒绝盲目攀比
- 大发“情人”财,新业务、新职业解锁,创富价值暴涨“新思路”
- 天降奇缘!男子送花被拒,女子只想截花,没想却“捡”了个老公!
- 奇缘:两年前女子向告白被拒的陌生男子要花,二人今年情人节领证
- 转角遇到爱,郑州周大侠和孟塘主领证结婚,网友昔日评论被翻牌!
- 女子截下表白失败帅哥的花 情人节领证了 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
- 男子2年前情人节被拒,过路女子大胆截花,2年后同天2人领证结婚
- 太可怕!6岁女孩因一个动作下身瘫痪!无知还要毁掉多少孩子?
- 一次下腰,换来孩子终身瘫痪:这些兴趣班,不到年龄千万别急着报
- “下腰瘫”屡见不鲜!孩子艺体培训风险多,是家长还是机构责任?
- 警惕下腰瘫!儿童跳舞下腰不当会造成脊髓损伤
- 陕西考古发现约2400年前“冲水式”厕所,专家认为长相跟现代冲水式厕所差不多
- 一只小小的蚯蚓为何如此重要?| 新京报专栏
- 中央一号文件,矛头指向电捕蚯蚓!堪称“灭绝式”捕杀,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