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选经验 >正文

江门江海区: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打造“国字号”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2-11-30 16:01:15赵榕朋来源:

导读 南都讯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

南都讯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近年来,江门市江海区将江海元素融入基层治理,持续擦亮基层治理“国字号”金字招牌,从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到2020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从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英南村,到今年8月收到民政部《关于确认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结项评估结果的通知》,治理成果得到国家级认证。江海区依托“两中心一基地”(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应用示范基地)科技赋能“智治”,以新南小区为试点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以“书记工程”的责任担当,积极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江门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贡献江海智慧。

江门市江海区法治广场被打造成集立法联系、普法宣传、人大代表履职于一体的综合法治学习场所

民意搭上国家立法“直通车”

以法治理念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77岁的麦棠是江海区江翠社区居民熟识的热心人,自担任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以来,他把退休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街坊邻居跟他打招呼最常说的是:“棠叔,又来收集意见啦?”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征集意见的那段时间里,棠叔忙得不亦乐乎,张罗着社区居民聚拢在榕树下讨论法律草案,还主动请缨担任主持人。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后,江翠社区反映的多条意见在法律中都有体现。棠叔自豪地说:“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立法不再是一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

2020年7月,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广东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两年以来,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优势,不断扩大民意收集的范围。

目前,江海区已设立59个立法联系单位,聘请57名立法联络员和由350名退休干部、村(居)民代表、村(社区)网格员组成的信息员,以点带面广泛收集群众立法意见,共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省、市人大交办的48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上报770条意见建议,其中102条意见建议被采纳,让江海基层声音搭上了国家立法“直通车”。

深化拓展“英南经验”

打造基层善治“新样板”

走进英南村党建文化公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不远处,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旁的宣传栏上清晰地记录着村民们的积分情况,门前屋后环境卫生干净加5分、配合村里开展“三清三拆”加5分……这几年,英南村党总支紧抓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契机,牢固树立共建、共融、共治、共享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英南村先后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英南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江海区深化拓展“英南经验”,在英南村法治公园的榕树下,积极搭建村民议事平台,打造“榕树下的村民议事厅”,不定期会有社工志愿者开设小讲堂

厚植英南村党总支“国字号”品牌优势,江海区深化拓展“英南经验”,探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两个“全覆盖”机制。在英南村法治公园的榕树下,不定期会有社工志愿者利用小黑板耐心解答垃圾分类、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或相关法律常识,树下的村民们围坐一圈,听得十分认真。近年来,江海区以英南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建设,由英南村党总支牵头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等制度,积极搭建村民议事平台,打造“榕树下的村民议事厅”,通过村民议事会先后解决停车位管理等26项事宜。“我们坚持用法治成效提升群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建设法治公园,打造法治长廊,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学法活动,推动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英南村党总支书记胡日强介绍。

科技赋能社会“智治”

开启基层治理新智慧

“我们手上的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现在已经升级到3.0版本。”江南街道新中社区专职网格员梁健娜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对社区进行日常巡查,并及时记录网格‘人、地、事、物、组织’等43项基础信息,形成《网格基础信息工作台账》。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将传统纸质记录变成全程电子化记录,大大加快信息采集的效率。”依托“两中心一基地”的研发实力,江海区试点运用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并为网格员配齐无线对讲机、巡查电动车等单兵装备,加快技术研发、迭代升级,不断提升数据采集效率和精确度。

去年以来,江海区把“两中心一基地”和安全应急产业园建设作为“头号工程”,选准市域社会智慧治理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人才工作,积极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两基地一中心 彭伟宗摄

江海区抢抓机遇谋创新,拿出核心地块,建好平台、引好项目、做出示范,奋战60天,“项目成熟一个、签约一个、落地一个”,引进江门高新区航天特色产业孵化器、航天特色产业加速器等重大项目,逐步加大社会治理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应用;同时健全“技术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产业培育体系,以“揭榜挂帅”科技立项模式,共同研发市域社会治理应用系统和产品,建立“多网融合、一网受理、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网格管理平台。

按照“网格化+信息化”的设计思路打造的“江海区智慧网格地图”,推动网格治理从传统型向数字化转型,从静态、分散、低效向鲜活、集约、高效转化,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水平。目前,江海区智慧网格地图全区村(社区)2.0版本已经上线,各村(社区)可以结合区域特点进行个性化绘制,进一步丰富网格地图显示信息,升级优化的智慧网格地图数据调用分析功能,简化操作逻辑,方便网格员随时导入导出数据,实现网格信息“可视呈现+指尖管理”。“两中心一基地”工程师朱友扬表示,下一步,会对智慧网格地图进行一些开发,把相关功能加入到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

国有物业进驻老旧小区

探索社区治理新方向

引入专业服务力量,深化互联互补互动,物管业委会合力服务群众……今年11月7日,江海区江南街道新中社区新南小区业委会与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在全市率先试点无物业小区引入国有物业服务,小区3200多居民从此有了专业管家。

新南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集商品房、直管公房、回迁安置房为一体的老旧小区,曾经也有不少老旧小区的“顽疾”,比如外立面老化、停车位设置不当等,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尤其是2010年后,原物业公司因多方问题撤场,小区物业管理陷入“真空状态”,直到2020年江海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探索推行“先建立小区党组织,再在党组织领导下组建业主委员会”的治理新模式,小区治理才颇有起色。

江海区在新南社区探索推行“先建立小区党组织,再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组建业主委员会”的治理新模式,先行探索无物业小区引入国有物业服务

此次国有物业公司的进驻,是贯彻落实中央四部委《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部署要求的新举措,也是江海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自治共治与国有物业兜底服务协调共治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更是江海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治理实践。

江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平表示,接下来江海区将以点带面,按照成熟一个覆盖一个的原则,让更多小区实现从无物业服务到有物业服务,再到优质物业服务的飞跃,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南都记者 严亮 通讯员 区耀辉 陈晓君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