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疫情快讯 >正文

《海的尽头是草原》:苦难吟唱悲歌,但爱意跨越山海

发布时间:2023-02-20 17:13:24单于固云来源:

导读作者|笛飞离散与安定、托付与守护、信任与承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无法生存的危机。在这个关...

作者|笛飞

离散与安定、托付与守护、信任与承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无法生存的危机。

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从上海、常州等地的保育院接到了大草原,这个重大决策在辽阔的草原化成一场场爱心接力。

由尔冬升导演执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正是以「三千孤儿入蒙古」为历史背景的影片。

作为北京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于中秋档登陆院线,十分契合团圆佳节的主题,然而影片风格相对文艺小众且节奏较缓,排片与票房并不突出。

9月18日猫眼电影数据

但作为一部聚焦历史故事,具有文艺色彩的商业电影,依旧有值得讨论之处。

微小切口,辽阔大爱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故事并不为大众熟知。

即便是导演和演员,在此之前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一历史。

而在进行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影视作品,以及采访亲历者之后,导演尔冬升将最终选择以一个微小的切口和一些微妙的细节,来呈现这段历史背后辽阔的大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采用了公路片的叙事模式,以化大为小的方式,让观众跟随哥哥杜思瀚的视角一同踏上寻亲路。随着抽丝剥茧的层层深入,将妹妹杜思珩的经历,以及草原人民金子般的心循序渐进地一一叙述。

一句号召、两位母亲、三个时空、四次转折。讲述了一个故事,也串联起这部影片。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一句在剧中被多次强调的号召,也是让许多观众热泪盈眶的一句话。

它是这段跨越山海生命接力的初心主旨,也是草原人民无私大爱的最直接见证。

草原人民响应号召,用金子般的心接纳这群「国家孩子」。影片有这样一个画面,坚持「孩子点头」的原则,牧民们不远千里来到福利院,他们热情地挥舞着自己带来的物品,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有珍贵的奶豆腐、昂贵的砂糖、难得的小玩具等等,草原人民竭尽所能给予了「国家孩子」最大程度的疼爱。

融入在公路片的叙事进程里,两位母亲的形象也被自然而然地刻画出来。

通过上海母亲的视角,将「三千孤儿入蒙古」的历史背景交代明晰——被自然灾害、家庭离散压垮的上海母亲,不得不忍痛将女儿送进福利院,这是给孩子一次活下去的机会,却也成为了这位母亲一生无法自我和解的遗憾。

而通过蒙古母亲萨仁娜的视角,又将草原磅礴的胸怀细细描摹——语言不通,她就拿着笔,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地学;物资匮乏,她把大块儿的奶豆腐全放进了杜思珩的碗里;生活习惯不同,她带着儿子那木汗给妹妹搭茅房、教骑马;而当那木汗为了救妹妹而被流沙吞噬,她在悲痛中依然没有忘记「我们永远不会抛弃你」的承诺……在不尽其数细腻的爱中,是和萨仁娜一样的草原母亲,张开的温暖胸怀。

多线叙事的手法在这部影片中较为成熟。三个时空的故事同时推进,没有给人以明显唐突的跳戏感。

杜思瀚视角的童年时空,杜思珩被送往内蒙的成长时空,以及老年杜思瀚前往内蒙的寻亲时空,三个不同时空故事交错推进,考验了影片的叙事能力,也让剧情情节更为饱满。

而让影片更有看点的,必然是矛盾与冲突——四次转折,使得整体较为缓慢的影片,有了较强的节奏与看点。

四次转折分别是杜思瀚因母亲与自己的疾病,终于直面过往,出发内蒙寻亲,故事也从这里得以展开;

杜思珩倔强的个性和对家人的思念,始终不愿接受蒙古新家的爱,而将妈妈给的毛巾遗失和遭遇沙尘暴的转折,是她开始渐渐尝试融入的开始;

杜思瀚的寻亲之路遇到阻碍,在他以为妹妹已经不在人世时,一通电话带来的转折,让他似乎也与妹妹一同感受到了草原的包容与大爱;

杜思珩计划从蒙古偷偷跑回上海,却在路途中遭遇流沙,而蒙古哥哥那木汗为了救她失去生命,是她决定放下心结,在草原上替那木汗好好生活下去。

这四次转折,是影片的高潮,推动剧情发展,也促使情感更迭。

但受到篇幅等原因的局限,有些角色的刻画较为片面,情节设置也有很强的功能化。同时,许多未能说清缘由的伏笔也成为遗憾。

老年杜思瀚寻亲时遇到的内蒙导游,一个有些咋呼的中年男人。他与兄弟之间的矛盾,承载着让老年杜思瀚终于心生感叹:「没有什么比亲人更重要」的作用。

而在寻亲路上,多次刻画杜思瀚热衷摄影、研究相机以及最后没有电的设备,最后没有给到具体落脚意图的呈现存在遗憾。

但整体而言,从《海的尽头是草原》无疑成功地以微小的切口,展现出了辽阔的大爱,主旨明确,节奏清晰,虽略有缺憾,但无碍大雅。

「伪纪录片」色彩的文艺片

暴风雨中摇晃的画面,低矮的第一视角看着仓皇失措的行人,整体发黄的色调,这是《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开篇,有纪录片的风格。

这一部来源于历史真实事件的影片,也的确在尝试着「伪纪录片」的风格发展,尝试尽可能多得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真实的情感。

首先是细节,《海的尽头是草原》于细微之处,严谨地塑造了鲜活的人物群像。

除了无数的蒙古演员,影片中诸多例如马苏、阿云嘎、丁程鑫等演员,都使用蒙语进行角色演绎。

拍摄期间,马苏在内蒙古草原生活了四个月,跟着牧民学蒙语、学习俗和生活,于是才有尽可能贴近自然的演绎。

语言细节上的处理,是创作者在最大程度上去营造代入感和真实感,但也因为顾及到方言的使用,有出现台词对白较为生硬的诟病。

细节还体现在人物性格的点睛之笔上,妹妹杜思珩的小毛巾就是她倔强性格的最好印证,也是她始终未忘记上海的合理体现。

而蒙古母亲萨仁娜笑着交给女儿:「蒙古人是敬重火的,所以我们睡觉不能用脚朝着火炉。」既彰显淳朴平实的性格,又是细致入微的母爱体现。

影片没有刻意营造大开大合的情感起伏,而是通过细节来推进故事,推动情感。

其次,是影片给人以磅礴的情感力量,但又极为克制。大量留白的语言、镜头和配乐,让情节往生活化倚靠。

可以看到,起因是语言不通,蒙古家人和杜思珩的对手戏语言少而表情与动作多;同时,那木汗因为语言障碍,他对杜思珩从陌生、吃醋,到接纳、关爱,主要依靠眼神和肢体来传递。情感的传递虽不如语言那样直截了当,但恰当的演绎赋予了更加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镜头语言的处理——内蒙古大草原自带的「大片滤镜」而有了先天优势。大量「天苍苍,野茫茫」的画面,让人恍惚在草原里看见辽阔的海,更看见辽阔的包容与爱。

拥有文艺片标题的《海的尽头是草原》,采用了「伪纪录片」的诸多表现形式,虽有节奏较缓、风格较为单调的弱势,但静心体会,反倒让主题更为突出,情感也更加纯粹。

「命题作文」翻新花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事件不是第一次被搬上荧幕。

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国家孩子》,电影《额吉》等影视作品都以这一事件为故事由头。

面对这一宏大的历史题材,《海的尽头是草原》也做了和之前作品类似的破题——细节太多、历史太重,主题就容易「散」。所以以小写大,从家庭与个人入手,在倒序和插叙交叉娓娓道来,呈现出这段历史中的至善大爱。

正如尔冬升导演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没有想太多,只是想要用最直接简单的方法,把真正人性里的善良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那段历史虽有苦难,但爱包裹着一切。」

相似的破题之外是尔冬升导演的出新,他在演员选角上大胆纳新,让老戏骨与「触电」新人的组合碰撞火花。

从演员阵容来看,《海的尽头是草原》可谓是《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选手团建,当时在节目里和尔冬升有交集的许多演员,包括马苏、王锵、曹骏、王楚然、丁程鑫等都加入到戏中主演或者客串,被观众笑称为「演员请就位售后版」。

这样的选角虽有风险,但换言之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尝试,是青年演员不可多得的磨砺机会,一举两得的是也让尔冬升导演的「信守承诺」成为影评中的一大点赞热词。

正如第一次参演电影的丁程鑫在片中饰演一个从小被父母抛弃在上海孤儿院的孩子马正元,他在采访中说:「很幸运受到尔导邀请参演电影。」丁程鑫也演绎中努力地去找到角色的特性,并与自己的性格相融合,让角色塑造更自然。

这是演员们与导演的双向奔赴。

与此同时,尔冬升导演还在B站玩了新花样,2021年6月,尔冬升入驻B站,并开始持续发布《海的尽头是草原》相关「尔导vlog」,成立「尔冬升放映馆」专题。持续至今年9月,共发布34条视频作品,并且网感十足地记录了从电影投入拍摄开始,拍摄现场、演员花絮、台前幕后、剧组趣事等诸多方方面面。

未观影前,从「尔导vlog」中,便能看出尔冬升导演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真正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

所以,当《海的尽头是草原》终于发布首支宣传片,有B站网友评论到:「我在B站监制的第一部电影播出了」。

这场由尔冬升导演亲自拉开的长达一年半「宣发」,以及和综艺《演员请就位》的梦幻联动,让观众看到院线电影的更多可能性。

在《海的尽头是草原》中,1号看到越来越多资源和玩法为院线电影的赋能的可能性。当这些能量被挖掘作用在好剧本的基础上,优质的作品将有更多机会被看见和买单。

1号结语

作为一部回望历史的文艺故事片,《海的尽头是草原》是成功的——这个关于离散与安定、托付与守护、信任与承诺的故事,传递出了辽阔的大爱。

但作为一部院线商业片,不温不火的票房似乎唱衰着这一题材的潜力。

然而正如许多影评写到:「在此之前,并不知道『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

这部有质感的文艺故事片,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一如这段跨越山海的历史,不会被时代遗忘。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