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疫情快讯 >正文

岐江评论|重组“十大舰队”,谁来扛中山制造大旗?

发布时间:2022-12-21 15:02:42钟姣成来源:

导读12月8日,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广东靠制造业起家,新征程上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的家当做大做强。于12月19日召开的中山...

12月8日,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广东靠制造业起家,新征程上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的家当做大做强。于12月19日召开的中山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山市委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关心呵护高效服务企业的意见(讨论稿)》。

12月19日,中山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召开。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这并非中山第一次提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关心呵护高效服务企业的相关论述,但此次在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强调企业家角色,意义深远。为什么?

其一,制造业是中山的家底。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山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级企业超1000家,十亿级企业超100家。10年间,中山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2年33%,增长至2021年的48.4%。可以说,没有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中山的高质量发展。

其二,制造业是中山看得见、抓得住的未来。

12月19日,中山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召开,图为会议现场。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当前,深中产业协作日渐密切,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给中山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在这场制造业大发展的浪潮中,中山必须抢占先机、追赶先进,开辟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发展新赛道,重塑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再上新台阶!

中山要重组“十大舰队”并实现真正的远航,领航员必须是企业家。当前,坚持制造业当家的中山,必须由企业来“扛旗”!

一、骨子里的创新

中山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这里的企业家精神到底是什么?翻开上世纪90年代的日历,看一看改革开放时期,那一代企业家们走上舞台的姿态,我们将大有所获。

1993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感召下,张传卫被中山的创业氛围深深吸引,辞掉工作,带着六个伙伴和1.2万元资金,来到中山创办了明阳电器厂。租房子、买设备,1万多元很快花光了。企业收到了两个订单,却没钱买材料。

张传卫没有放弃,他硬着头皮找到材料商,用真诚打动对方,赊来了材料。这两笔订单,让企业站稳脚跟,也成就了今天中山先进制造业的标杆。

1999年,中山提出了“工业立市”战略。同年,颇有远见和魄力的骆建华带领中山榄菊股份制改革,变身民企。彼时,整个榄菊重资产仅1000万元,骆建华却力排众议,拿出50万元建研发中心,研发占比达5%。这是什么概念?2018年引领全球电车制造潮流的特斯拉,研发投入也仅占比4.9%。这份魄力让榄菊集团从一家靠蚊香起家的“夕阳企业”发展成为如今中山轻工产业发展的标杆。

2002年,审时度势的蔡拾贰从科龙自立门户,到南头创立了奥马电器。在科龙担任高管多年的蔡拾贰熟知冰箱市场现状,彼时的国内冰箱市场涌出了大批后起之秀,价格战打响在即。在这样的背景下,蔡拾贰提出绕开中国市场,主做出口电器业务。他谋划布局,沿着富士康为惠而浦、伊莱克斯等大公司的代工路径,创立了品牌,打开了国外市场。现如今,连续13年蝉联全国冰箱出口第一的奥马冰箱,成为了中山家电制造业的标杆。

30年来,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敢闯敢拼的中山企业家骨子里全是“变革”。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韧劲,张传卫、骆建华、蔡拾贰等一批弄潮儿,以制造业起家,胼手胝足叩开了企业经营的大门。这种敢拼敢闯的精神,也成为中山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基因。

30年后的今天,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再次给予中山的改革机遇,中山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弘扬的企业家精神究竟是什么?必然是企业家骨子里的那份变革精神,那份勇立潮头、出海扬帆的情怀。

在昇兴(中山)包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产品生产加工。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二、正在变化的政商关系

“是企业成就了一座城市。反过来也可以说,什么样的城市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此次,中山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审议《中共中山市委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关心呵护高效服务企业的意见(讨论稿)》,不仅呼吁大力弘扬企业家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干事创业精神,更是一次政府角色转变的对内审视,一次对新时代政企关系全面认识的讨论。

“有为政府”彼时应该演好什么角色,打造一个怎么样的新型政商关系?2022年的中山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观点,验证了“有为政府”既要当好“店小二”,又要当好“投行专家”的定位。

当好金牌“店小二”,体现在“企业吹哨、政府报到”成为常态。

2022年,是中山行政审批大提速的一年。中山成立“马上办”办公室和“办不成事”窗口,回应企业诉求“一跟到底”;2022年,是中山实现“拿地即动工”常态化的一年,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全市拆除整理土地超万亩;2022年,是中山即便“勒紧裤腰带”,也要投入超50亿元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一年,中山全年推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547家。

从年头到年尾,企业家一直是中山经济发展的主角。年初,中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16项惠企措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松绑”;年中,中山“一口气”出台138项稳增长举措,力度大、覆盖面广,被称为中山最强稳经济政策;年末,中山设立“中山企业家日”,让关心呵护高效服务企业成为全市上下关注的焦点。

中山思锐光学车间,工人们生产高精光学产品。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当前,中山市委、市政府已建立常态化联络企业机制,实现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规上企业全覆盖,让企业发展遇到困难问题时能够无缝对接、最便捷联系到干部。这些变化,无不体现了中山营商环境的提升,更折射出政企关系的转变。

如果说,当好“店小二”更强调如何关心、呵护企业家,那么当好“投行专家”,则更中山侧重于打造一个更专业化高效服务企业的政府。

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所说,如今,地区发展已经进入了“要素创造”阶段,政府此时要像“投行专家”一样,借全国之力乃至全球之力,把高端人才、优势资源和优质要素吸引到本地来,助推地区产业往高端领域发展。

三、把口号写在行动上

坚持制造业当家,这一直是中山的行动,而不是口号。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让制造业当家当得名副其实、底气十足。今年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对于推动制造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之深,抵达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年初,中山以市政府1号文形式发布了《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这项政策针对不同梯队量级的制造业企业,分类施策,利用政策解决中山制造业企业“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背后的难题,从提振企业信心到解决转型资金难题,再到引进数字化技术服务、打造行业标杆示范。可见,政府服务从常态化的便企服务转向专业化的惠企服务。

在鸿利达精密组件(中山)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产品加工。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从企业到产业,政府转身成为了链接多方资源的桥梁。针对中山五金、灯饰、家电、服装等各个产业集群特性不同,各有侧重,如五金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智能化侧重于共性工厂、智能生产;灯饰产业集群侧重于共享设计、数字化营销;服装产业集群侧重于采购、设计、定制、裁剪数字化。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好的发展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不可或缺。市场主体“敢不敢”,很大程度要看发展环境“优不优”。

从“店小二”到“投行专家”,政府角色升级迭代的同时,中山政企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裂变”,而这样的变化让中山逐步形成重商爱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让中山企业在回归制造业浪潮中,真正提振信心。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摄影】连婉晴 卢子衡

【作者】 曾艳春;卢子衡

兴中道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