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百年慕尼黑车展成中国“秀场”,或许才刚刚开始

发布时间:2023-09-09 17:33仇雨晨来源:

导读9月5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城市公共展示区参观小鹏汽车。图/新华社当地时间9月4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


9月5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城市公共展示区参观小鹏汽车。图/新华社

当地时间9月4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正式开幕。此次车展上,中国展商的数量与前年相比实现翻番,成为除东道主德国之外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

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慕尼黑车展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秀场”,而这仅仅是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异军突起的一个缩影。

慕尼黑车展上的“完美风暴”

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延续了近年来汽车产业“电进油退”的趋势,而中国汽车品牌的异军突起,则给业界和普通参观者带来了强烈冲击和巨大震撼。

展会上,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举办了专属中国的电动汽车贸易展——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比亚迪、蔚来、上汽MG、小鹏、高合HiPhi等不同定位的中国电动汽车整车品牌竞相在慕尼黑车展推出新品,并宣布“欧洲攻略”。

中国电动汽车展现出“全产业链”优势: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展现了其在汽车用电池方面的传统优势,商汤等品牌则展示了在智能汽车平台方面的长技,甚至在电动汽车内外饰等看似不起眼的领域,中国品牌也小中见大,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德国之声电台援引商业咨询公司艾睿铂主要代表皮昂特克的讲话称,中国汽车在IAA上的醒目表现足以表明,德国汽车制造商屡创利润纪录的时代行将结束,“中国正成为汽车超级大国”。


9月4日,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媒体预展上的比亚迪发布会现场。图/新华社

窥一斑知全豹

慕尼黑车展不过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大崛起的一个缩影。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德国品牌大众丧失了其在中国市场保持几十年的销售量冠军地位,被主打电动汽车的比亚迪取而代之。

今年以来,比亚迪向中国市场交付的电动汽车数量几乎是大众的20倍,且在中国最畅销电动车型排行榜前十名中无一欧洲品牌,前五名中除特斯拉外全部是中国品牌。

9月7日公布的中方数据显示,今年截至7月,中国汽车出口猛增86%,总数逾400万辆,其中绝大多数贡献来自“电车”。

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关于欧洲18个最大汽车市场的数据则显示,英国新车销量中5%来自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仅次于瑞典列第二位;英国电动汽车销售榜的第二名MG4 EV和第三名Polestar 2都是中国制造。

而中国汽车品牌在整个欧洲市场的份额也已从2019年的0.1%升至2023年前7个月的2.8%,其中纯电动汽车同比由0.5%升至3.9%。

今年截至目前,中国品牌已赢得欧洲市场8.2%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销售纯电动汽车总计8.6万辆。

8月31日,瑞银集团发布由分析师胡梅尔和巩旻(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领衔撰写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全球市场份额在2030年将翻一番至33%,而西方汽车制造商将丧失五分之一的全球市场份额,由目前的81%降至58%。

分析家们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快速崛起的关键,首先是全产业链优势。瑞银研究发现,2022款比亚迪Seal 轿车75%零部件为内部制造,来自国外的零部件占比不到10%,这一数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价格优势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比欧洲和美国同类汽车便宜约30%。

技术方面的优势也是中国品牌成功的关键之一。霍林菲尔德指出,中国在电池技术、数字化、竞争力和生产自动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欧洲传统汽车品牌甚至在这些方面还要仰赖中国和其他东亚供应链的配套。

此外,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日趋从欧洲人擅长的机械精密度,转移到中国的强项,如车载网络和娱乐、内外饰和中控等领域,也使中国车企的竞争力倍增。

中国电动汽车在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也至关重要。来自韩国咨询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制造商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份额达60%,且镍、钴和锂等生产电池的原材料也由中国控制。


9月5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宁德时代展区咨询洽谈。图/新华社

阻力和希望

然而,中国能否长久保持、巩固其市场份额、地位,也仍存在不小的阻力。

穆迪分析师认为,美欧寻求分散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其中欧盟可能将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大幅度提高关税,“这可能会导致中国目前在汽车出口竞赛中的加速势头消失殆尽”。

瑞银报告指出,西方传统品牌正调整战略,如宝马的最新电动汽车宣传就改变了几十年来侧重于驾驶性能的传统,转而效仿中国品牌的营销套路,开始宣传风格和智能座舱等时尚关注焦点。

但更多欧美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将能够克服阻力,巩固其在海外、包括欧洲市场的份额。

霍林菲尔德认为,中方的优势是多方面的,且这种优势还在扩大,将中方赢得市场的原因简单归功于“价格优势”本身就是个错误。

一些分析家指出,中国品牌可以通过合资、收购、在目标市场增加产能等方式,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减少目标市场的抵触。如在英国,上汽MG4 EV所用的MG商标原本就是英国历史悠久的本土品牌,巧妙的市场宣传“让英国消费者几乎想象不到这如今已是个中国品牌”。

如这些“组合拳”运用得当,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打底,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长线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刘天红

校对 / 刘军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