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冠姓权”斗争:随母姓长大的孩子们会经历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08 17:22:04支眉聪来源:

导读"传统一直禁锢着人们对姓氏自由的想象力。2020年公安部发布的姓名报告指出,2016年二孩政策实施后,子女随母姓的比例正在增加。在新旧观念...

"

传统一直禁锢着人们对姓氏自由的想象力。2020年公安部发布的姓名报告指出,2016年二孩政策实施后,子女随母姓的比例正在增加。

在新旧观念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决定去回望,随母姓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在我们收集到的300多份问卷里,有2/3的读者都表达了因随母姓而遭遇的种种非议和不幸。围绕冠姓权展开的斗争,正在影响着众多家庭的命运。不幸故事的实质,是“冠姓权=繁衍权”的传统思维模式。打破这一模式,才能有机会看到冠姓多元化的曙光。


冠母姓长大,承受怎样的目光?


欧阳晴晴 24岁 女 江苏苏州

随母姓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满足了作为一个孩子的虚荣心

妈妈的姓很稀有。从小到大每次自我介绍,都会有人感叹。我从中读出欣赏和羡慕,而我总会“乘胜追击”:“而且,我还是跟妈妈姓的哦。”

随母姓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暗示着我的父母思想开明,家庭氛围和谐。它满足了我作为一个孩子的虚荣心。


王西西 23岁 女 美国

对“随母姓”的恶意想象,打败我的骄傲

小时候,我感觉很骄傲,很特殊。一方面因为和大部分人不一样,另一方面我觉得我母亲的姓比父亲的姓好听。长大之后,知道一些人对随母姓的人有许多离奇的负面看法后,就不再主动提这件事了。

我从小就随母姓,后来父母离婚之后继续随母姓。这导致很多人以为我是因为父母离婚才随母姓,其实我一直都是。有人跟我说,我父母就是因为我随母姓才导致离婚,也许是开玩笑,但是很令人难过。

我不是因为父母分开才随母姓,经常感觉很冤枉,有口难辩。希望社会上的人可以改变这样的观念,随母姓或者随父姓只是每个家庭自己的选择而已。


父母关系


欧阳月儿 女 31岁 四川成都

父母互相尊重,也尊重小小的我

随母姓对我的影响完全是正面的。我的复姓+双字名真的很特别,自己也挺开心。从小,我因为名字的特别而产生了要一直与众不同、尽量优秀的想法。

我知道自己的命名规则与普遍规则不同,而且很小的时候就能意识到。三岁的时候回爸爸的老家,在火车上我还很严肃地问妈妈:回去我要说自己叫欧阳xx,还是张x(另一个随父姓但从没用过的名字)呢?妈妈当时就笑了。

爸爸妈妈感情很好,他们是共同体。从小,爸爸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出差,我和妈妈感情上更亲密。不过,妈妈并没有因此把我“据为己有”,而是尽力调节我和父亲的关系。所以,我在跟爸爸接触时间不多的情况下,也对我的父亲有很强的认同与理解。

家庭氛围融洽,让孩子随母姓是表现之一,归根结底是我的父母互相为彼此考虑,也互相尊重彼此。他们也尊重小小的我。从小关于我自己的任何事(包括升学、要不要补习等等)都是由我自己做决定并承担责任,一直延续到上大学、读博、毕业找工作,父母一直都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和做法。


汤莹 29岁 女 江苏苏州人

男性们对“冠姓权”的争夺,左右我和妈妈婚姻的幸福

在我朋友看来,我的家庭就是“女权社会”。我妈妈挣得比父亲多,父亲包揽大部分家务。事实上,母亲的委屈是“隐形”的。她用一辈子的妥协和忍让来维护父亲的尊严,维持家庭氛围和谐。家里做大小决定,父亲拥有一票否决权。做生意时,母亲看好的项目,如果父亲反对,她就不去做。因此错失了很多投资机会。

父亲也在默默忍受着外界的非议。四年前,他的父亲去世,他的弟弟当着所有的亲戚朋友骂父亲:“你是入赘的,不配来送行。”父亲去给我开家长会,头一次见的同学家长会用我母亲的姓氏称呼他,叫他“汤先生”。后来他就再也不去了。有时候在外和人吃饭喝醉了,父亲回来跟妈妈发脾气:我在家哪有地位,连女儿都不跟我姓。

我妈妈坚决反对我以后的孩子随母姓。她在婚姻中受了很多委屈,觉得这是因为父亲没有“冠姓权”的缘故。

男性们对“冠姓权”的争夺,不仅左右了我妈妈一辈子的幸福,也差点波及我的婚恋。

多年前,我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和从瑞典赶来的异地恋男友一起跨年。在大集市和电音节狂欢了一整天,结束后往酒店走。

我有些微醺。兴奋劲儿还没过,就听见他一字一顿地说:“有一件事我憋了很久……以后无论生几个孩子,都要跟我姓。”

大街小巷还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我的心情却跌至冰点。

这是他第一次跟我讨论“冠姓权”,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间段,用一种特别强硬的方式提出来。我不在意孩子跟谁姓,但男友在国外接受了多年高等教育,竟然还会像上一代那样在意“冠姓权”,这让我很震惊。

一周前我们通电话,我开玩笑地跟他说:“我爷爷希望以后我们的孩子随母姓”。

我的“爷爷”,其实是妈妈的父亲。我的父亲是赘婿,因为父亲和母亲家经济实力过于悬殊,父亲家满足了爷爷的要求让我随母姓。我还有一个随父姓的表弟,爷爷为此改了遗嘱,写明以后由我继承家中全部财产,为了不让财富流入外姓。

爷爷知道我男友的态度之后,气得好几天都吃不下饭。我夹在男友和爷爷之间,又生气又害怕,气愤的是,男友因我眼中的“小事”,要我跟从小把我带大的爷爷作对。害怕的是,他会因为这件事放弃跟我结婚。

匈牙利那次约会后,男友几乎每次见面、打电话都会追问我这件事。一开始我宽慰他,会找机会说服爷爷。久而久之,我开始不耐烦了。打电话时,争吵不断爆发,说到最后,我们都沉默了。最后,他把婚房钥匙给我,我提出了分手。


图|分手前,初恋男友送的最后一张明信片


两年前我嫁给了一个不在意孩子跟谁姓的北京人,终于解脱了。我有时候跟爷爷开玩笑,不让首都人民的孩子随父姓,太委屈了。开这种玩笑,爷爷还是不高兴。


刘敏 女 22岁 湖南湘西人

父母闹离婚时,父亲以此为由抛弃我

私底下,我有很多次想去改姓的冲动。

我读大学时父母闹离婚。他们在卧室里讨论离婚后子女由谁抚养。一开始,爸爸说:“大的你养,小的我养。”妈妈不同意,我和妹妹的抚养权她都要。爸爸改口:“跟谁姓,就由谁养。”他可以不要我,但要跟他姓的妹妹。

那天晚上,我躲在被子里哭。我觉得委屈,我发现父爱不是无条件的,就因为跟爸爸姓氏不同,他可以放弃我。可妹妹跟妈妈姓氏也不同,但妈妈并没有放弃她啊。

父母最后没有离婚,可我跟父亲的关系从此就变了。我不再主动叫他爸爸,不是使性子,就是情感上过不去,同样地,我也不再跟他撒娇,不肯主动跟他掏心窝子聊天。

爸爸通过外婆知道了这件事,过来向我道歉。我听到他说了对不起。这三个字一出来,眼睛本来盯着电视的我,迅速低下头,眼泪一下子掉在地板上。

我早就原谅了他,可是我再也做不到像以前那样亲近他。我不再跟他嬉笑玩闹,不再跟他提一些小要求,也不再主动去拥抱他。


向葵 45岁 女 湖南长沙

父亲78岁时,因儿女“随母姓”嚎啕大哭

大哥过生日时宴请生意场的朋友,父亲也在场。大哥朋友对父亲说,“向师傅,您请吃菜”。

我父亲姓“张”,“向”是我母亲的姓氏。我大哥随母姓,他的朋友却不知情,还是按照惯例以大哥的姓氏称呼父亲。

那次生日宴回家后,78岁的父亲嚎啕大哭。

母亲18岁时,父亲入赘到我家,生了三兄妹,我和大哥都随母姓向,仅有二哥随父姓张。本不是什么大事,但在看重宗族、姓氏的农村,我和大哥两个随母姓孩子的存在,让父亲受尽乡里乡亲嫌弃,长时间压抑、委屈,父亲变得敏感多疑。

别人请客,如果只请了母亲,没有请父亲,父亲就会大发脾气。父母一吵起来,就会拿“上门女婿”说事。父亲不肯承认自己是“上门女婿”,母亲对此冷嘲热讽。只要他们吵架,我们三兄妹就没饭吃。

母亲常常口不择言,跟二哥吵架时说,你姓张,不跟我姓,我就没指望过你。二哥现在50多岁了,还常常跟我说,我恨死了,一家人为什么要分两个姓。

从小,我看到的家庭关系就是不断互相伤害。结婚时,我专门挑了从小家里父母恩爱的丈夫,算是对童年的弥补吧。


图|今年父亲曾走失的村口



家庭关系


陆霖 23岁 男 江苏南京人

我的姓氏,父亲家讳莫如深的痛处

据我父母说,出生时我是随父姓的,后来因为外公特别希望有一个能跟自己姓“陆”的外孙,父亲三个哥哥的孩子都是随父姓,不差一个随母姓的孙子。所以爷爷、奶奶同意了母亲家的提议,让我改随母姓。

一次,我和父亲一起去参加他远房亲戚的聚会。长辈们聊到族谱,以父亲的姓氏“石”称呼我,问我:“你叫石什么?”父亲犹豫了一下,看起来有些为难,最后他只说,“舟舟”,没有提到我姓陆。

那时我才11岁,第一次体会到了父亲的尴尬。隐约感受到在随母姓这件事上,他有些别的想法。

还有一次,在父母共同的朋友聚会上,大家开玩笑地提起我的姓氏。父亲回应说,我们家是性别平等的先驱。大家一笑而过。父亲说这话的语气像自豪也像自嘲,我分不清,只记得那天父亲在说完之后,就陷入了沉默。

父亲从来不叫我全名,他唤我“儿子”,或我的小名“舟舟”。不管在我自己家、爷爷奶奶家,还是外面的任何场合。

我渐渐长大,开始不能接受父母当着外人叫我小名,为此跟母亲闹了多次。

第一次向母亲抗议,是在父母跟朋友们吃饭时。从小就认识的叔叔、阿姨们全都叫我“舟舟”,却称呼在场的其他孩子大名。我在同龄的孩子中,感到尤其尴尬,生气地跟母亲说,以后能不能叫我全名“陆霖”。

一开始,母亲并没有当回事。后来初中开家长会,母亲大声地叫我小名,我脸色立马沉了下来,一个人径直走回家,不再理会母亲。

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不再叫我“舟舟”,但也不叫我“陆霖”,只称呼我儿子。去爷爷奶奶家,他们也跟父亲一样,从不叫我大名“陆霖”,大都以小名“舟舟”称呼我。

我现在已经23岁了,不再纠结于父亲不肯叫我“陆霖”的事。父亲和爷爷奶奶估计还是对我随母姓耿耿于怀。有时和爷爷奶奶一家人一起吃饭,我妈妈偶尔唤我“陆霖”,本来正在侃侃而谈的父亲,就会突然沉默。


林淼 女 24岁 广东深圳人

弟弟出生后,爷爷想收回我的姓氏

父母结婚时和爷爷口头协议:婚后必须生两胎,第一胎随母姓,第二胎随父姓。我是头胎,女孩。因此,从小,爷爷一家人对我有诸多埋怨。

“你为什么不是个带把的”就算了,他们还问过我“你为什么要出来这么早”。

我五岁时,弟弟出生了。从此家里的争吵就没断过。爷爷单方面推翻协议,要求让弟弟注册母姓,还想让我改随父姓。父亲坚决不同意。我常听见他们吵架。爷爷说我已经六岁了,能做饭洗衣,改跟父姓很值,是白送给父亲家的。父亲闹离婚,宁愿独自带弟弟,也不要随母姓的我。

家中能砸的都被砸碎了,我缩在墙角,不知道被谁踹了一脚:“都怪你!”

最激烈的一次冲突,父亲拿着户口本把弟弟的名字写成了父姓。爷爷就偷走户口本,再把弟弟的姓改回来。父亲发现之后,揪着我妈的头发到马路上,一脚脚踢她。妈妈怀里还抱着弟弟,我上前阻拦,被父亲打得眼冒金星。

爷爷赶来劝架。父亲看到他,回头抄起一把菜刀,喊着要砍死爷爷。好在身强力壮的大伯也拿了把菜刀,才把父亲震住了。

这场斗殴之后,父母请了双方长辈和村里人做见证,将弟弟改回父姓。

我的母亲不计回报地爱我。但她一个人的爱,压不住全世界的恶意。

父亲对弟弟百般疼爱,对我全无疼爱:“你去找你妈,你又不跟我姓,不是我的孩,我凭什么管你死活。”爷爷那边的亲戚没人喜欢我,嫌弃我是个女孩,还跟了他家姓,觉得是奇耻大辱。

我想,即使是弟弟先出生,我也不可能拥有美好人生。因为可能我不会有机会降生。


图|在这条路上,父亲曾殴打母亲


沈懿辰 女 23岁 杭州人

随母姓也不能真正成为自己人

读高中的时候,有一节课讲百家姓。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同学是跟妈妈姓的?”我刚想举手,就听有同学窃窃私语,“谁会跟妈妈姓啊,又不入赘”。

我想举起的手,放下了。我身边的人对“随母姓”产生的都是负面联想,这让我无法积极面对这件事。

我一直都害怕面对为何我随母姓的提问。这个问题背后,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一段我提起就会伤心的家事。

我是一个没爹的孩子。记事起就没见过父亲。我还是个婴儿时,母亲因父亲家暴离婚,搬回了外婆家。我小时候不懂这些,只知道父亲从来没看过我。我知道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县城。这个县城小到花100块钱出租车费就能逛上一圈,他也从不曾来看我。

真正能改变女性和随母姓孩子境遇的,不是我们的姓氏,而是有多少人能摒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类,把外嫁女儿当外人看的陈旧观念。

尽管母亲是沈家的女儿,带着一个姓“沈”的孩子,但母亲的娘家没有在她落难时,成为她的靠山和归处。在舅妈口中,我和母亲是“拖油瓶”。妈妈离婚时,舅舅一家和外婆住在一起,我和妈妈搬进去之后,舅妈认为我和妈妈私吞了本应属于他们的财产,经常挑刺找茬。我在吵架声中长大的,就算搬出去之后,我都不敢听很大的说话声,甚至听室友尖叫都会害怕。

读小学时,当同学们知道我随母姓,我莫名成了被霸凌的人。他们认定我没爸爸,是个好欺负的人。上了大学,知道我随母姓的同学,还是会悄悄议论着我的家庭关系。

父母的“家谱”里都没有我的名字,那么我是谁,要到哪儿去呢?


比姓氏更重要的是父辈态度


凌兴 22岁 女 四川成都人

每次填写家庭表格,都是一次折磨

因为父母离异,我随母姓,妈妈的姓名还特别男性化,单字一个伟。读书的时候大家都会填写家庭信息表格。只要有人看着我把她的名字填到母亲那一栏,就会说,你是不是填错了。为了避免尴尬,我都把妈妈的名字填到父亲一栏上。

从很小开始,我就不敢当众填写家庭信息表格。因为看过我填表的人,都会大惊小怪。我无法坦然面对,我的父母并没有给我足以对抗异样眼光的底气。

我是在翻柜子时,才看到父母的离婚证,妈妈从没告诉我离婚的事。从我记事开始,我就没跟爸爸见过几次。印象中妈妈总是留给我在电脑前玩游戏的背影。

我从不和人提起我出身单亲家庭,也很少搭理其他人对我家庭情况的关心,害怕说起来时就会看到别人抱歉的眼神。


鹿晓 山东烟台 女 26岁

我的姓氏里暗含了妈妈对我的爱

一直到现在,都很少有人知道我家是再婚家庭。我妈教我,如果别人问起来,就说出生前父母约定好了,生男孩随父姓,生了女孩则随母姓。

母亲再婚后,继父曾一度有让我改姓的想法。四五岁的时候在爷爷家,继父的女儿,也就是我妹妹跑来问我,你要不要改姓王。继父家也是颇费苦心,竟然派一个孩子过来问我这种事。我妈妈帮我挡下了,直接和妹妹说:“不用改啊”。后来就没人再提了。也是因为有母亲的爱和庇护,在再婚家庭里生活这么多年,继父没有因我不跟他姓,而对我不好。

在外公家翻资料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以前姓孙,后来才改名。我妈很坦然,告诉我,她跟亲生父亲离婚时,父亲放弃了抚养权,也没有给抚养费,是我妈妈一手把我带大。言下之意,我和她姓这件事很正常,我们娘俩都有底气。

我很感激母亲在离婚和再嫁时都没有抛弃我。我的姓氏暗含了妈妈一路来对我的爱。


李觅 安徽合肥 女 32岁

遭遇误解,父亲的大智慧启发了我

读高中时,新来的班主任做家庭调查时知道我跟妈妈姓,对我很是轻蔑。因为我们当地一般情况下只有“倒插门”才会让孩子跟女方姓。

忍受了几个月的冷待以后,终于在家长会上这位班主任和我爸妈碰面了。了解到我家其实不是父亲“倒插门”,而是生了两个孩子,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她的态度立刻180度大转变。

一开始我对自己随母姓这件事没有感觉,只是觉得要向人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后来遇到这些事,越来越觉得被误解“倒插门”的爸爸才是有大智慧的人,他根本不在意外界的猜测。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我。我们家也是很开明的家庭环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两个孩子也都一样的,并没有偏向谁。


- END -

本期策划 | 袁玥

编辑 | 林森菜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