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甘肃马蹄寺石窟上篇(千佛洞、北寺) ,北魏汉藏佛教唯一的遗宝
发布时间:2023-01-16 11:50:24裘斌寒来源:
马蹄寺石窟与文殊山石窟是河西走廊重镇张掖最著名的两座大型石窟群,为河西北凉石窟的重要组成,共同成就了著名的“凉州模式”。马蹄寺石窟群由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马蹄北寺、马蹄南寺共七处组成,分布在一百多公里的范围内。马蹄寺石窟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敦煌名士郭瑀在此隐居讲学。通常认为马蹄寺石窟的兴建有可能与北凉王沮渠蒙逊有关,马蹄寺石窟所在地临松,正是沮渠氏家族故地,不过也有中日学者经考证认为马蹄寺最早创建年代为北魏。马蹄寺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兴盛,汉藏佛教并存是马蹄寺的一大特点。
(一)千佛洞
马蹄寺正门,群山为背景,相当有气势
距离入口最近的是千佛洞,千佛洞石窟的早期造像和壁画受自然和人为损毁严重,现在看到的窟檐和寺院均为现代重建。
我习惯于赶大早,到的太早还没有游客,推开僧门,里面香火袅袅,但一个人僧人未见。
楼阁庙宇镶嵌在陡直的山崖上,很有视觉冲击力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狭窄的走道把庙宇连接起来
有的地方要钻洞而过
崖壁上的马蹄印,马蹄寺得名有很多传说,其中一种是说源于天马显神迹,在此地落有马蹄印
千佛洞石窟分为南、中、北三区,南区有1、2、3、4窟,中区有5、6、7、8窟,北区崖壁有浮雕舍利塔97座。
1、千佛洞1号窟
1号窟为近方形的中心柱窟,始建于北凉,明代重修,塔柱正面开一浅龛,塑一立佛像,其余三面并未开龛。 立佛身材高大(5.14米),体格健硕,明显的犍陀罗风格,背光为火焰纹,通肩袈裟很有轻薄质感 。
中心柱南向面底层南侧壁画,描绘的是地神,又称大地女神,最早见于公元1500年前古印度《梨俱吠陀》。地神头梳高髻,发系宝缯,第一身手持鲜花供养,旁有榜题“地神奉花供养”,第三身手持托盘供养,也有榜题“诸梨车男□来□□”,梨车是古印度信奉佛教的部族,在中国出现梨车供养比较罕见。
2、千佛洞2号窟
2号窟与1号窟相邻,从位置上与1号窟有组合关系。2号窟也是近方形的中心柱窟,窟中央凿方形塔柱,直通窟顶,下有方形塔基,分四层造像,最下层开一圆拱形佛龛,内塑有一坐佛,二、三、四层各塑三身坐佛。
中心柱东向面底龛,龛内坐佛损毁比较严重,仅余泥胎,龛楣为明代重绘的红蓝白火焰纹,两侧各塑有两身飞天,龛梁两侧有反顾状龙首龛柱。
两身飞天均为浅浮雕,体格健硕,上身袒露,下着裙装,呈U形飞舞状。
中心柱东向面二、三层佛像,每层的三身坐佛头光形状一直,高肉髻,禅定印,结跏趺坐,风格古朴,为开窟时原作。
单体菩萨立像,高1.3米,长发披肩,着裙装,双腿为修复,塑像风格与1、2号窟均不同。
中心柱南向面底龛,与东向面类似,主佛损毁严重,飞天已不存。
龛尾的反顾状龙首,龙在佛教中为天龙八部之一,守护佛国圣地,龛梁两端塑对称的二龙,是为镇守佛国的守护神。
南向面二、三、四层塑像,造像手法细腻,阴刻纹线条流畅。
中心柱西向面全景,造像风格类似。
中心柱北向面(西北角)全景,造像风格类似。
龛楣尾端的凤凰,作反顾状,造型生动。
中心柱南向面上层壁画绘制了五佛,每尊佛旁均有榜题,写有“西南方宝施佛”,“西北方□□佛”字样,壁画为北魏早期作品。
西壁榜题,通往1号窟拱形门上方有明代重妆壁画时留下的墨书榜题,记述了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天地会会众集资重修佛像的经过,可见当时该组织已具有相当规模。
东壁下方有两身罗汉壁画,北侧罗汉黄色头光,绿色袈僧衣,南侧罗汉绿色头光,黄色僧衣,与其相对。壁画色调素雅,精致细腻。
北壁变相观音,为藏传佛教中的三面观音,观音均头戴金色宝冠,胸饰璎珞,臂饰臂钏,腕饰手镯,首饰及长裙边缘采用了沥粉堆金,使画面显得富丽堂皇。壁画线描、技法丰富,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代表作。
3、千佛洞3号窟
3号窟是一个典型的三壁三龛窟,龛内原来的塑像已不存,现存壁画为北魏重绘。
北壁壁画全景,绘有佛、菩萨、供养人
北壁龛内绘一坐佛,高肉髻,袈裟轻薄透体,有丝绸质感。头光为绿色尖圆形,内有连续的莲花纹样,背光为绿色圆形,绘有火焰纹和禅定小佛。
龛内东西侧各绘有一身胁侍菩萨,西侧菩萨面容秀丽,长发垂肩,着裙装和披巾,双手合十,体态优雅,立于莲台之上。东侧菩萨壁画脱落比较严重,与西侧菩萨类似。
北壁千佛,脱落比较严重,均为圆形头光,椭圆形背光,着通肩袈裟。
北壁上方绘一坐佛,特征已不清楚,下方绘供养人,戴山形高帽,着交领或束胸僧衣,旁有榜题,“法师洪牧之像”、“沙弥庆宝之像”、“丘成弥之像”、“□玄忍之像”、“□丘忍之像”等。西侧还绘有金刚力士,也有榜题“金刚力士之像”。
西壁壁画整体脱落严重,特征不清。与北壁类似,龛内绘一坐佛,南北侧各绘有一身胁侍菩萨。
4、千佛洞4号窟
4号窟为中心塔柱窟,洞窟前室为人字披顶,甬道为券顶,中心塔柱的正面开一大浅龛,南北壁各开一个大浅龛,形成了三壁三龛。
中心塔柱东面主龛佛像,坐佛具有圆形头光、椭圆形背光,均为白色,背光有四圈装饰纹带,第一圈为忍冬纹,第二圈为禅定坐佛,第三圈飞天,第四圈为火焰纹带;头光有两圈装饰纹带,外圈飞天,内圈忍冬纹。
中心柱东向面龛主尊佛高发髻,上有阴刻波纹,从正面看神情庄重,目光深邃,身体略微前倾,着双领下垂袈裟,上有阴刻波浪衣纹,衣纹紧贴神曲,具有“曹衣出水”之感。佛像衣褶繁复,刻画细腻,遗憾的是双手损毁。两侧各塑有一身胁侍菩萨。
比较神奇的是,从正面看佛一脸严肃,从侧面看则在抿嘴浅笑,满脸慈祥。令我想起敦煌莫高窟259窟的禅定佛像,光线不同时表情会有变化,真是奇妙。
中心柱东向面龛南北侧的两身胁侍菩萨风格类似,头戴花蔓冠,颈饰宽幅项圈,胸饰璎珞,内着袈裟,外披天衣。南侧菩萨左手持莲蕾,右手持净瓶,赤脚踏于莲台。右侧菩萨头部损毁。
南侧菩萨特写
龛梁两端的龙首龛柱,造型生动,色调朴实大方,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是千佛洞早期作品的代表之作。
前室南北壁浅龛内各塑一身石胎立佛,南侧佛像高达3米,北侧佛像2.18米,因风化严重,现仅存石胎。
中心柱东向面坛基壁画,绘制了一座十三级佛塔。
洞窟南壁和北壁的壁画大部分脱落严重,仅可辨认出部分头像和身形,此为南壁中部的千佛,每身坐佛顶上有华盖,旁有白色榜题,但内容不详。
5、千佛洞6号窟
6号窟为近方形平顶窟,四壁不开龛,正壁中央塑石雕刘萨诃(慧达大师)像,南北壁雕弟子像,从洞窟样式和塑像特征判断为隋唐之作,为河西地区少见的石雕造像。
一佛二弟子塑像,主尊佛为刘萨诃瑞像,高3米,法相尊严,反映了唐代刘萨诃信仰在河西地区的流传。塑像被现代改造过。
刘萨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赴印度取经(早于唐玄奘230年),并最早归国弘法的高僧,不仅被神化为观世音菩萨假形化俗,更与佛陀释迦牟尼并比齐肩,佛教第二十二代宗师,是佛教彻底中国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之一。刘萨诃一生备受崇拜,很大原因是他预言灵验,莫高窟收藏大量有关的传说故事,河西各地亦发现大量有关他的文物和石刻。
弟子塑像,面部丰圆,刻线流畅,雕刻精美,是千佛洞石雕造像的精品。
6、千佛洞8号窟
8号窟开凿于北凉、北魏时期,元、明、民国时期重修,是千佛洞比较大型的洞窟,为近方形平顶中心柱窟,洞窟前部南北壁各有一个拱形大龛,中心柱四面均开龛,下层为圆形浅龛,上层为方形浅龛,很可惜,龛内的造像都没有保存下来,仅存部分石胎。8号窟遗存的洞窟形制、造像和壁画具有早期佛教艺术特点,反映了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融合发展的过程。
中心柱东向面上层,共有三层五列方形浅龛,可惜佛像已不存,仅存绿色莲花纹样的背光和红、白、蓝相间的头光,应为喇嘛教遗存。
中心柱东向面底龛,佛像已不存,头光和背光为后代重绘,比较有特点。头光为圆形,绘有绿、红、白、蓝、朱红相间的装饰纹带,红色纹带上绘有连续的小坐佛,均坐在绿色的莲花座上,着褐色或红色袈裟,而白色纹带上绘了一圈飞天图案。背光分别绘有坐佛、乘云而降的菩萨、忍冬纹和宽幅的火焰纹。最外圈的龛楣有龙鳞纹装饰。
中心柱东向面底龛头光和背光局部,可清晰看到各条纹带的图案
背光菩萨,为民国时期重绘
头光飞天,飞天的面部不清,披帛为蓝色或绿色,色彩艳丽
中心柱东向面下层龛内壁画说法图,绘于北魏,上方绘交脚弥勒,下方绘释迦和多宝二佛并坐,旁有榜题“释迦多宝”,两侧各绘有一身胁侍菩萨,四周绘满了千佛。
二佛并坐,西侧为多宝,东侧为释迦,释迦头部已不存。二佛均高肉髻,面容清秀,袈裟轻薄透体,舒展自然,极具质感。
多宝西侧的菩萨为文殊师利菩萨,旁有榜题“文殊师利□□”。释迦旁边是普贤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高髻宝冠,面容秀丽,神情恬静,颈饰项圈,披帛交于腹部,下着裙装,身体轻微扭动,赤脚踩于莲台,姿态优雅,形体流畅,是典型的秀骨清像。
弥勒菩萨位于说法图中央,高髻宝冠,颈饰项圈,上身袒露,下着红裙,双手做说法印,交脚坐于莲台。菩萨面部圆润,神态端庄,线条细密流畅。
千佛以白线分层,均圆形头光,高肉髻,着红色或蓝色的通肩袈裟,双手做禅定印。
中心柱西南角下层,西向面下层龛主尊佛已不存,仅存红、绿、黑相间的装饰纹带。
中心柱西向面上层壁画为宗喀巴师徒三尊,为元明时期喇嘛教兴盛于此地时的作品。
宗喀巴大师头顶华盖,有圆形头光,四周绘满五彩祥云,椭圆形背光。大师头戴黄色尖形帽,着橙色右袒袈裟,下着红裙,双手我莲枝(右手部分残缺)。
大师南侧是首席弟子嘉曹杰,北侧是二弟子克珠杰,装束与宗喀巴大师相似,下着黄裙,大弟子双臂展开,二弟子右手持经书,周围绘满五彩祥云。
师徒三尊上方的说法图,绘制了一佛二弟子乘祥云而坐,祥云缭绕,画面描绘极其生动。
中心柱北向面,下层龛佛像已不存,仅存龛楣和部分背光,二、三、四层长方形浅龛,也仅存背光和部分头光,应属于喇嘛教遗存。
中心柱北向面底龛特写,头光和背光为后代重绘,头光圆形,绘有四色相间的装饰纹带,外圈绘了两圈小坐佛。龛楣上部绘有龙鳞纹,内部绘满了蓝底红色的缠枝莲。
洞窟南壁佛龛,佛像已不存,仅余石胎,头光和背光为民国时期重绘
头光和背光,头光圆形,绘红、绿、白、蓝装饰纹带,自内向外,依次绘有小坐佛、飞天和坐佛;残存的四圈背光内,依次绘有菩萨、坐佛、飞天和火焰纹。
头光特写,坐佛绿色头光,红色背光,着绿色袈裟,飞天着红色或蓝色,姿态忸怩。
背光特写,菩萨、坐佛、飞天和火焰纹,背景为蓝色,菩萨神态、动作妖娆。
北壁壁画损毁严重,保存最完好的是坐佛图,与宗喀巴师徒三尊为同时代作品,左侧描绘了三身菩萨乘坐祥云去赴会,右侧有几尊高耸的庙宇建筑,建筑顶部还装饰了孔雀羽毛,周围五彩祥云缭绕,画面极其生动。
北壁壁画还存一弟子图,弟子在竹林、山石中专心听法,面带微笑,画面素雅,幽静深远。
(二)马蹄北寺
北寺开凿在马蹄山(即临松山)中部的红砂岩崖壁上,共有9个洞窟,造像和壁画大多为元代作品,窟前原有大型藏传佛教寺院,现已不存。北寺的3号窟和7号窟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3号窟即三十三天石窟。
这是前往马蹄寺北寺的路上,雪后的祁连山,去北寺的路上还会路过胜果寺、塔尔岭。
1、北寺3号窟(三十三天石窟)
“三十三天”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先后历时几百年,开凿在山崖峭壁上,距地表四十三米,石窟下大上小,呈宝塔形,共七层二十一窟,造型独特,在我国石窟建造史上比较罕见。
“三十三天”是佛教用语,六欲天之一,佛经中说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实际是洞窟集群的总称。
从外观看分为五层,一、二、三层各平列开五窟,第四层开三窟,第五层开一窟,共19个窟,2个龛,总计21个窟龛。
三十三天石窟全貌
石窟入口
窟内走廊相当狭窄,崖体都是黑色的。
三十三天洞窟层层叠叠,每层之间通过甬道相通,必须在山洞内登高穿行,甬道呈“之”字形,狭窄昏暗,道路陡峭,尤其是两层转弯处,狭窄到无回旋之地,只能踩着石阶,手指紧扣石壁上的石窝,在向上的同时来个转体才能通过。体验度相当高,跟炳灵寺169窟的台阶有一拼。
北寺第3窟第一层,佛和千佛壁画全景
千佛壁画特写
3号窟窟顶的缠枝变体莲花、牡丹组合图案
3号窟第三层窟内壁画
3号窟第四层,佛像为现代作品
3号窟甬道右壁,浮雕佛塔,日月宝珠顶,覆钵塔身,典型的藏传佛教舍利塔。
3号窟甬道左壁,三座浮雕佛塔,均为宝珠顶,球形塔身
3号窟甬道左壁岩画,盛开的七瓣莲花,两侧枝干上有含苞待放的花蕾,右上方有藏文六字大明咒。
3号窟甬道左壁岩画,鸟和树,数目貌似松柏,鸟栖于树上,右方有阴刻文字:大明化成十年五月初十日造。
3号窟甬道内壁,浮雕佛塔,兼具藏式喇嘛塔和汉地灵骨塔的风格。
3号窟门口的石碑,楷书阴刻,共9列68字,可惜风化严重,大部分难以辨识。
3号窟窟壁的莲花纹,上下两格绘制了莲花法轮,中间阴刻了瓶插莲花图案,可惜大部分壁画已脱落。
2、北寺4号窟
四号窟又称坐佛殿,为平面近长方形窟,塑像为后期所做,具有喇嘛教的风格。我只敢拍了这间有阳光的,其他室内的凡写了“禁止拍照”都未拍。
侧壁千佛为元代绘制,横23层,竖22列,均为同一造型,身披袈裟,坦胸,结跏趺坐,左手托钵,右手结降魔印。
千佛特写
3、北寺7号窟
7号窟俗称“站佛殿”,因11米高的弥勒站像得名,又称“藏佛殿”,是一个平面纵长方形的平顶大窟,规模相当宏大。 7号窟甬道口及前室
殿内正中开有一个中心柱式的拜殿,开有若干佛龛,每龛内塑有一身坐佛,原为元代所作,现已不存。
7号窟前室残存壁画
拜殿正壁天王
拜殿南壁菩萨,为明代所绘,人物着汉服,双手合十礼拜,线条流畅
拜殿主龛残存的佛首
7号窟中心柱甬道四周内外两侧开有49个佛龛,非常壮观,每龛内原塑有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造像,现在大部分已被毁,现存塑像大部分为清代重塑。
西南侧甬道
27、32、33、34号佛龛塑像
35、36、45、46号佛龛塑像
残存的缠枝莲花壁画
龛底的仰覆莲座及纹饰
残存的萨迦派造像及龛间缠枝莲花纹
4、北寺8号窟
8号窟俗称“马蹄殿”,以殿中的马蹄印得名。中心方柱前上下开凿圆拱形龛,龛内原造像均已不存,现存均为新作,上龛为三世佛,下龛为宗喀巴师徒三人,中心柱回廊边墙供有藏传佛教十六尊者及四大天王。
龛内原作仅有门内及中心柱两侧的力士和菩萨残迹,为明代所绘。
殿内中心柱左侧前方的地面上有一个方形凹陷的马蹄印记,形态逼真,据传为天马显神迹。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甘肃马蹄寺石窟上篇(千佛洞、北寺) ,北魏汉藏佛教唯一的遗宝
- 你想要的“诗和远方”,都藏在四会这些民宿里……
- 比乌镇人少、比苏杭安逸!这座漂在水上的江南老城,上榜国家地理
- 全球摄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50张照片!
- 她用感性的艺术显现真实
- 被遗忘的岭南隶书名家叶梦草
- 从绘画、摄影、通讯录,看丁悚和他的时代
- 上海初雪!看历代书画中的雪景山水
- 出生2个月宝宝腹泻不止,医生检查后摇头说:太无知了
- 双胞胎姐妹,一个奶奶带一个姥姥带,三岁时体检体重相差19斤
- 2019年,江苏夫妇花95万生下龙凤胎,孩子抱回家后却悔不当初
- 顺产生娃是怎么“生”的?一组图带你看清整个过程,母爱真伟大
- 为生儿子,丈夫让妻子四次怀孕,分娩时医生剖开肚子后都吓傻了
- 孕检出来说是双胞胎,当孩子抱出来后,全家人都傻眼了!吓懵了
-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这3个地方越乱,娃大脑越发达,父母别瞎勤快
- 儿子初中仍与妈妈同床,夜里这件事,让妈妈“分床意识”彻底清醒
- 幼儿园疫情退费通知
- 32岁女子刚顺产一男婴后突然肚子变大,医生检查后说:肚子里有东西
- 怀孕七月女子上街买菜不慎摔倒,孩子出生后才明白拖累了孩子一生
- 孩子有没有福气,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并不是迷信
- 告诫:这样带娃等于毁了娃,很多家长却天天在做,快停手吧!
- 潘玮柏出席节目,穿棒球服阳光少年范十足,42岁毫无“大叔感”
- “红色毛衣”配什么更洋气?建议学会这样打扮,才时髦衬肤提气质
- 别再说不会搭配了!同色系穿搭,简单又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