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促进消费,关键是让民众的钱包鼓起来丨快评

发布时间:2022-12-23 16:03:01傅颖玲来源:

导读 要增加消费,就必须提高民众的收入预期。只有预期未来收入稳定甚至会不断增长,人们才敢拿出更多钱来消费。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近...

要增加消费,就必须提高民众的收入预期。只有预期未来收入稳定甚至会不断增长,人们才敢拿出更多钱来消费。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近日,中央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目标任务及诸多领域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在促进消费的问题上着墨不少。

促进消费显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增加消费,就必须提高民众的收入预期。只有预期未来收入稳定甚至会不断增长,人们才敢拿出更多钱来消费。

要提高民众收入,必须稳定和增加就业。只有就业才能带来稳定收入。扩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随着“新十条”的落地执行,餐饮、旅游等受一刀切、层层加码影响严重的行业有望开始复苏。不过从目前来看,真正的复苏,要等到第一轮感染高峰过后了,好在有了预期。

要增加就业,需要放松对一些就业形式的过度管制。比如,网约车、快递外卖等平台行业,为很多人提供了低门槛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但是,很多地方对网约车行业施加了不合理限制,比如要求本地人本地车才能开网约车,要一定金额以上(通常远高于当地的平均购车价格水平)的新车才能注册成网约车:这都不利于网约车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

而在快递外卖行业,前段时间有舆论对平台企业大加讨伐,认为平台应该为快递员们提供社保等保障。但是真的这样做了,平台的人力成本会大大提高,同时骑手们拿到手的也会变少,骑手也未必愿意。

还有路边摊贩等小商业。上海已经通过地方立法放弃了对路边摊贩一刀切禁止的做法,允许有条件地放开路边摊。只要放松管制,就会有人找到新的机会,创造出新的就业。让他们的钱包鼓起来,才能增加消费。

增加就业还应平等对待民营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提供了80%的就业机会。但是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得到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国企。不少地方对国企提供金融、税收等等方面的优惠,一些民营企业却无此厚待。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支持民营经济,从制度法律保障民企权益。保障民企权益,就要消除民企的不公正待遇,让民营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

同时,亦可通过减税等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近年来的一系列减税措施,主要针对企业。针对企业减税当然重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维持经营,维持就业。但是民众的直接感受并不强。近年来,中国个人所得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财政收入增速,也大大高于GDP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降低个税负担,才能让民众更实实在在经济发展的好处,增加人民的获得感。民众收入增加了,才能更多消费。

为了促进消费,一些地方还采取了发放消费补贴等方式。应该说,消费券形式的补贴短期内对拉动消费有一定的效果,抢到消费券的人一般都会尽快用掉,但是,很可能他们所购买的东西,是本来就要买的,消费券只是让购买提前了。因此长期来看消费并没有增加。

政府补贴促进消费,还有可能对市场竞争产生不良的影响,扭曲资源配置。比如一些地方对本地生产的大宗消费品提供补贴,为本地生产企业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还有针对电动汽车的现金补贴、不限牌等政策,也不利于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公平竞争。

总而言之,促进消费的关键,是让民众有更多收入。钱包鼓了,花钱时才能挺起腰杆。相信我,这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儿就是花钱、就是消费,是个人都会,不需要教,不需要劝。但要花钱就得有钱花。如果没有一个富爸爸,这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就是挣钱。所以鼓励消费的要义不是劝说大家“快来买买买”“快去消费吧”,而是为民众增收消除各种人为障碍,关键在于让企业对未来有良好的信心与预期,抱有一种长期主义的心态,从而敢于下注、敢于投资,因为企业多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才会增加,才会推高工资率。

辛省志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