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南海边,珠海高新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发布时间:2022-12-20 17:16:20宰元江来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
关注产业新闻的人士可能会发现,近期“珠海高新区“高频出现,见诸报端和网络。
10月27日,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投资1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均产值超15亿元的功能型高分子膜材料项目在珠海高新区金鼎工业片区开工。
11月以来,珠海高新区5.0产业新空间迎来新进展,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厂房立面下架,格创·芯谷一期主体封顶即招满、二期奠基开工,做到建设、招商、装修、入驻“四个同步”。
12月14日,英搏尔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智能化工厂项目在珠海高新区金鼎片区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达产产值和现有工厂配合将实现超100亿产值。
随着刷屏般的大项目不断落地推进,珠海高新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12月1日,珠海高新区召开区经济工作调度会。会上,相关部门晒出亮眼“成绩单”:工业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市排名第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彰显出区域经济的韧劲与潜力。
1-11月,高新区工业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投资额79.12亿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34亿元,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263.75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56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8.3%和71.5%,分别实现26.7%和19.9%的双位数增长。
亮眼的成绩单中,不难抓住两个关键词,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这是珠海高新区坚定制造业当家的生动写照。
珠海高新区还给定下了自己的目标:锚定“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战略定位。龙头,指的是有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产业链拉动作用的核心企业。而高质量发展,则是摈弃单纯追求规模的老做法,有计划性地规划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产业升级是时代的任务。珠海高新区以更强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担当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加快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融合发展的黄金交汇点
珠海高新区的历史很早,但它那时并不如今天般引人注目。
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国家级高新区,并由科技部进行动态管理。
但那时,众多目光聚焦在深圳,珠海高新区蛰伏沉淀、积蓄能量。
彼时的深圳凭借临港优势,以商贸立足,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以及第一家期货市场。
随后,以华强北为首的电子产业、蛇口区为首的对经济制度的接棒探索,深圳经济百花齐放,走出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万科、华为、金蝶软件为首的多家民营企业领头羊。
千禧年后,互联网、科技企业成为新接棒者,腾讯、中兴、大疆、迈瑞医疗等成为这个时代的景色。
时代自有它的规律,没有好坏,不分先后。它并没有忘记谁,也没有偏爱谁。
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7年6月,为落实“双自联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珠海市政府同意将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纳入高新区范围,珠海高新区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区域范围面积从原来不足10平方公里拓展为420.75平方公里。
2019年8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完善珠海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园区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珠海高新区以更强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担当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加快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图源:珠海高新区
属于珠海的时代来了。这次的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接到任务的珠海并不慌张,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它早有准备。
高新区作为珠海的“东大门”,地处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关键位置,是融通广州、深圳、珠西“三大都市圈”的重要交汇地,同时也是深珠合作的桥头堡、示范区。唐家湾主园区占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北面与中山市接壤,东面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轨道贯穿境内,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北上广州110 公里,距离深中通道落脚点2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澳门18公里。
从地图上就很容易感知珠海高新区的区位便利。
此外,根据广东公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论证以铁路功能为主的伶仃洋通道,以及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的通道。这意味着,珠海有望再添对接深圳的新通道。
如果伶仃洋通道打通,珠海高新区与深圳南山区相隔130公里的距离,将缩短为30分钟车程。珠江口东岸、西岸的两个创新引擎,将共同发力,助力珠三角这艘经济巨轮继续远航。
值得关注的是,8月5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根据《指引》,珠西都市圈聚焦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依托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桥,构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沿西江打造高质量发展带,沿海岸打造创新集聚走廊。珠海高新区正位于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与沿海岸带创新集聚走廊交汇点,空间规划也进一步夯实了珠海高新区是珠江西岸区域交通中心、珠中江东部超级交通枢纽、珠海东部门户地位,是融通广州、深圳、珠西“三大都市圈”的重要交汇地。从空间格局和交通体系来看,珠海高新区将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黄金交汇点。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加快落实省委关于深珠合作示范区的工作部署,推进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发挥深圳合作方创新资源优势,密切联动深圳促进深珠高校协同创新,加快珠海中科先进院等研究机构建设。率先探索珠江两岸先进制造业对接与协同,发挥鲲鹏伙伴发展专项资金作用,以华为创新中心为载体,发挥智慧视觉产业联盟作用,加快鲲鹏数据应用专区、鲲鹏技术适配中心、鲲鹏产业生态建设。
蛰伏并不是挥霍时光,而是积累岁月,等待属于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机遇、自己必然的任务。
难而正确的路
产业是一切的基础。在高质量发展这一任务上,珠海高新区已然小有所成。
2021年,珠海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第17位,预计2022年全年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营业总收入3760亿元、同比增长4.2%,工业总产值2709亿元、同比增长5%。1-11月,唐家湾主园区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8.3%、71.5%。
上半年,高新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是珠海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集聚上市公司5家,实现经济规模32.61亿元,连续5年实现15%以上增长;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实现产值32.3亿元、同比增长37.6%,连续7个季度实现20%以上增长;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实现产值45.56亿元、同比增长55.0%;2021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含装备制造)实现产业规模超148亿元,同比增速超32%。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与健康、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3个园区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
在近期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珠海高新区共有6家企业产品上榜本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优秀产品榜单,一家企业获颁2006-2022“中国芯”特别成就奖,共斩获7个奖项,彰显自主研发“芯”实力。
珠海高新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连续5年实现15%以上增长。 图源:珠海高新区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珠海高新区在产业端的努力和投入。
在珠海高新区交出的成绩单中,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信息技术、机器人等行业,可谓是产业升级上“正确的路”。坚定方向,贵在坚持。上述几个行业都属于投资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失败概率高的产业。若没有战略定力,坚韧的决心和意志,很难在正确的路上坚持。
因此,珠海高新区对症下药,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首先是出资9亿元参与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投资基金;高新区区属国企高新创投荣获粤港澳大湾区创投机构投资(项目)排行榜20强。
珠海市、高新区共同出资设立2亿元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珠海科创投、珠海高科创投、珠海基金和各分园区共同出资,专设首期2亿元总规模2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出资2亿元已基本到位。
截至12月初,珠海高新区天使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53.36亿元。
一位曾参与过政府母基金投资的VC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政府及国企参与风险投资有两个最主要的好处,一是提供信心、撬动社会资本。他解释称:“如果一个被投项目拿了政府的支持资金,相当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背书’,其余社会资本也会对这个项目信心充足一些。”其次,政府基金是长线资金,投资周期长的硬科技企业而言可遇不可求。据该VC人士介绍,国内目前市场基金大多存续期为5年,7年的都很少,这样的模式比较适合投资互联网、消费等项目,“5年或者7年,对硬科技来说太短了。”他感慨道。
除去创投基金外,珠海高新区“成长之翼”助贷平台累计授信企业贷款58亿元,园区19家银行及创投机构今年以来为158家小微企业提供科技贷、创业贷超15亿元。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保障了园区内企业的稳定运行。
金融助力是珠海高新区为创造营商环境友好度努力的一个侧面。
为减少企业在流程上的损耗,高新区成立了珠海市首家专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链条服务的区级企业服务中心——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口受理、一站办结”“保姆式”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程免费代办、保本微利代建服务。
此外,珠海高新区推行“一照通行”涉企审批事项改革,将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实施“用地报批带公章开会”机制,优化“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带章评审”服务模式,实现控规修改由100个工作日压缩至70个工作日、土规调整由50天压缩至25天、用地报批由40个工作日压缩至24个工作日。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曾指出,从产业结构来讲,珠海一直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引领的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感觉对了”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亚制程”)成立于2003年,从事电子制程方案研发、推广和产品系统供应服务,为国家级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企业,覆盖手机通讯、半导体等领域。2010年,该公司在中小板上市,市值约30亿元。
新亚制程携手格力集团落户珠海高新区。新亚制程总经理胡大富向记者介绍称,之所以选择在珠海高新区落户,胡大富认为,打动企业的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产业契合度高”。
据了解,新亚制程已于去年10月14日正式将上市企业总部注册地变更为珠海高新区,并更名为“新亚电子制程(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向我们抛掷‘橄榄枝’的地方很多,但与珠海高新区的部门打交道能感觉到,珠海营商环境更符合预期,互动过程中感觉他们能更多地为企业考虑。感觉对了,我们就来了。”胡大富笑说。
企业的“感觉对了”,背后是珠海高新区步履不断地努力,除了上述对营商环境的不断完善外,积极“走出去”招商也必不可少。为此,珠海高新区实行“全员招商”,提升招大引强的“高新速度”和“高新效能”。
为此,珠海高新区投入最强招商力量、配备最优资源招优引强。组建了以区招商部门、区双创中心、区属国企、产业园区为主的4支招商队伍,在深圳、北京、苏州设立3个招商办公室,并在此基础上再组建1支由区工作单位组成的招商队伍,形成“4+3+N”分区域、多兵团招商新格局;专门成立产业招商公司,与广东省制造业协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等区域性、行业性商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深入开展产业分析,编制“产业链图谱”,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制定“产业招商手册”,全面梳理龙头企业及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开展固链、补链、强链、拓链“四链”精准招商。同时实施项目洽谈、签约、动工、投产全流程闭环推进,严格落实“六盘账”审批机制,力促产业项目“快速研判、快速签约、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快速投产”。
今年1-10月,珠海高新区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数434个、亿元以上注册(制造业)企业数102个。其中,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新引进上市公司投资项目21个、新引进重点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63个。
影石创新创立于2015年,用了6年时间逐步打破国外影像巨头的垄断地位,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在CEO刘亮看来,珠海的营商环境和深圳几乎没有差别。“之前也考察过东莞、中山以及内地其他城市,最终还是选择珠海高新区。这里的政府部门跟深圳的办事风格很像,办事便利,我们也不会‘水土不服’。”
科技驱动创新
如果说“产业第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科技驱动创新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珠海高新区按照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1+1+9”工作部署,坚持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工作总抓手,切实肩负起“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定位。
首先是做强做优创新型产业体系,以“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基金、一个园区、一个办公室”“五个一”模式布局“3+3+1”现代产业体系,并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完整创新生态链。
具体而言,珠海高新区发挥自创区先行先试优势,研究制定独角兽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引进等精准政策,与赛迪智库联合设立“中国芯”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设立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华为机器视觉联合创新中心。截至目前,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个,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和博士后工作站53个;拥有清华科技园、港湾一号、南方软件园等孵化器15个,总面积超189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个。
随着刷屏般的大项目不断落地推进,珠海高新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图源:珠海高新区
强大的创新生态也带来了一系列辉煌的成果。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成功发射国内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试验卫星,项目团队地月距离测量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珠海)与41家高校、企业联合开展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4项;派诺科技智能电网等5项新技术新产品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应用;欧比特成功发射全国首颗以地市命名的卫星“珠海一号”,云洲智能建成全国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自主研发制造全国首架水陆两栖飞机......
珠海高新区“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连续举办8年,累计吸引了3000多个海内外创新团队和2万多名创新人才参与,兑现奖金及各类投资资金超7亿元,形成高质量人才和项目资源库,今年参赛报名总数、企业组项目数、企业组区外项目分别提升35%、42%、38%,参赛成果再创新高。
其次,珠海高新区重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出“鼓励实体经济稳步发展”专项措施,已兑现企业纾困资金约4273万元。建立区领导综合挂点联系企业抓好“双统筹”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业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实时对接企业经营和需求,一线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问题。推出珠海首个“重点产品推广平台”,收录141家企业重点产品296个、推荐产品410个,为企业供需提供高效对接,促进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优势互补。
最后是加快拓展产业空间载体并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中心。珠海高新区高标准建设10个5.0产业新空间项目,总占地面积7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6.76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拥有“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5大特点,将通过集中布局建设模块化或定制化生产厂房、生活商业配套设施和提供生产性配套服务等方式,满足企业现代化生产和员工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此外,坚持“一产业一方案”“一园区一特色”,盘活存量空间、做优增量空间。
综上所述,良好的基建与区位优势赋予了珠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坚持“产业第一”,倾力打造营商环境、积极外拓招商为科技创新埋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而在创新驱动这一环节上,还有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链条上,人才是最大的资源。
年轻的“凤凰”在此筑巢
人才走到哪,创新就在哪发生;人才想去哪,那里的创新必然正在发生。而想要招揽人才,无非“来、居、业、学、乐、留”六个字。
珠海高新区的人才从哪里来?
首先是自己培养。珠海高新区主园区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4所知名高等院校。近年来,珠海高新区着力打好“高校”这张牌,大力支持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共建科研平台和创新实践基地。
今年南方海洋实验室、汇金科技、纳睿雷达、英诺赛科4家单位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全区现有53个省市级科研站点,稳居全市第一。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只有通过产学研一体的培养体系,才能够转化为良好的人才资源。
珠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连续7个季度实现20%以上增长。
图源:珠海高新区
除去利用高校资源外,珠海高新区还全面加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今年成功创建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家,市级示范企业培训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12家,累计培训培育技能人才超2300名。实施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促成区内13家企业与欧亚技工学校合作设立19个企业冠名班,定向培育输送技能人才120多名。
其次是广纳各方人才,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来此发展。
依据《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珠海高新区引进培育企业人才若干措施(试行)》等专项人才政策,珠海高新区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担任总指挥的区招才引智指挥部,在北京、深圳、苏州三地设立驻外地“高新人才工作站”,打造招才引智“强引擎”。
珠海高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152人相比,10年增加97999人,增长89.78%,年平均增长率为6.62%。另外,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4618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9691人上升为40848人。
截至2021年,高新区户籍人口为6.8万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约20.7万人。全区大学以上学历人才超8万名,占常住人口40%;引进汤涛、陈大可、颜军等27名中外院士,拥有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9名,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64名,市级人才工程入选者704名(约占全市1/4),区级重点领域优秀人才超6300名;省级创新创业团队3个(占全市37.5%),市级创新创业团队54个(占全市42.5%)。
时代周报记者从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高新区近三年共兑现人才扶持资金超4.3亿元,累计引进培育院士9名。今年全区新增国家级和市级人才工程入选者97名,入选总数排名珠海市第一。
解决了人才来源问题,如何让人才们住有所居也成为重中之重。
2015年,珠海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产业人才共有产权房政策,实施产业人才市场价七折购房优惠,2022年出台区人才住房管理办法,实施产业人才五折购房,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目前全区已筹集人才保障性住房10234套,到2024年将筹集2万套,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补售相结合”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严先生在科创板上市公司金山软件园办公上班,受经济条件限制,他的家人——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小孩子只能留在老家,平常通过视频联系。思念之苦还能暂时忍耐,但是6岁小孩子即将上学的事无法再耽误了,若在老家上学,一家人的团聚恐怕还要再等上6年。
把家人孩子接到身边,是严先生最大的愿望。
严先生2021年12月来到珠海高新区,从事技术类工作的他被认定为技术类人才,根据产业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将产业人才与共有产权房制度相结合,把保障性质的住房转变为激励人才来发展的红利。
“要不是共有产权房政策,我们一家人不知何时才能团聚!”在产业人才共有产权住房开盘仪式上,严先生的脸上藏不住笑意,选中了心仪的户型,美好的新生活即将展开:“两个小孩也可以来珠海接受教育,圆了我们的心愿。”
对人才们来说,解决了后顾之忧后,能否有合适的产业供他们栖息、大展身手就成为重中之重。珠海高新区全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建成总面积超189万平方米的孵化器15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个(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清华科技园、哈工大经济港、南方软件园、港湾1号科创园、珠海信息港),占全市1/2,清华科技园为珠海唯一获评“5连A”孵化器。构建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基金群,设立规模超150亿元的各类母子基金共15支。
珠海高新区5.0产业新空间项目——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片区效果图。
图源:珠海高新区
小威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研时,实验室导师每两周会组织一场全员的徒步活动。在他看来,这样的活动对于研究活动效果显著。他表示,徒步不但磨炼了身体和意志,也让实验室同僚间更加熟悉,更加团结。如果小威毕业后选择接下珠海高新区的offer,那么他可以考虑将这一习惯带到珠海高新区。
在珠海高新区左侧,田心森林公园坐拥麻峰坳顶、五桂山等一系列可供攀岩的胜地。右边隔海相望的是度假胜地淇澳岛,岛上还设立了红树林湿地保护区,山峰连绵起伏,边看海景边徒步只是这里的日常。
除去自然资源外,珠海高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有唐家古镇、会同古村、承载着中国人民抗英胜利历史的淇澳白石街及众多名人故居等。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
在珠海高新区,自然与人文交汇,生活显然不会缺乏乐趣。“近悦远来”的人才新生态,更让各类人才在高新区实现“六无忧”(来无忧、居无忧、业无忧、学无忧、乐无忧、留无忧)。
2016至2021年,珠海高新区人才专项资金由0.25亿元增加至1.9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1%,2022年预计投入人才专项资金3亿元,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并成立了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暨人才服务站,今年已召开协调会77场次,收集办结各类诉求672件,办结率达99%。
在医疗和教育上,按三甲标准建设区人民医院北围院区,与省级医院共建唐家专科医院,提升“1+2+18”“区—镇—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出台产业工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工作方案,让产业工人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择近校”。推动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落户高新区并与今年9月正式开学,今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7200个,全区累计建成幼儿园、中小学51所,可供学位数超3.5万个。
让人才既来之,且安之,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中,离不开珠海高新区“来、居、业、学、乐、留”六大方面的发力。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继续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加快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标签:
在城市里,爆款是这样诞生的下一篇
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南海边,珠海高新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 在城市里,爆款是这样诞生的
- 医药板块大跌,“2元20片”神药厂商逆市涨停!退烧药紧张可在元旦前缓解?
- 专访张燕生:明年七大增长点值得关注,建议将GDP增速目标设在6%以上
- 真养猪还是“接盘侠”?卖面条的克明食品意欲收购大股东的生猪养殖项目
- 富力地产五年浮沉:从万达白武士到资产甩卖,“华南虎”如何度过危机?
- 中国经济,如何扩内需?
- 三七互娱技术总监赖玮:功能游戏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 达成1500万辆里程碑,东风日产穿越合资发展新周期
-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 创新研发助推品质升级,蓝月亮集团荣获“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奖”
- 中财办发声鼓舞房企,限购、限贷松绑呼声最高
- “数据二十条”出炉,专家解读重磅意义
- 2只科创板新股即将迎来申购
- 140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 杠杆资金净买入居前的科创板股名单
- 北向资金高比例持有股票名单
- 两市ETF融券余额环比减少6.96亿元
- 214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
- 两市ETF融券余额连续6日减少
- 创业板股融资余额增幅榜
- 生意宝连收3个涨停板
- 掘金龙虎榜 32股近期获机构净买入
- 21股获北向资金加仓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