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专访张燕生:明年七大增长点值得关注,建议将GDP增速目标设在6%以上
发布时间:2022-12-20 17:16:07周悦江来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延续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稳增长”放在首位。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就鼓励民营经济、支持平台企业、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内容指明方向。
明年的稳增长该如何着力?未来有哪些增长点值得深挖?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专访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扩大内需、前沿科技、绿色革命等领域都有望成为主要增长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图源:受访者提供)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定调明年经济工作时还提到,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张燕生认为,这一说法极其关键。“重点在于,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焕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尽快修复新冠疫情带来的创伤,使一切回归正常,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七大增长点值得关注
时代周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经济逐步恢复正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稳增长被放在了首位。你认为明年有哪些增长点值得关注?
张燕生:我认为,未来以下七个方面有望成为主要增长点,包括技术进步相关领域;和绿色革命、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关的领域;与扩大内需相关的领域;和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的领域;数字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相关领域;以及体制机制改革,高标准建设市场体系相关的领域,都有望得到大发展。
时代周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意味着扩大内需将成为明年稳增长的主力方向,但目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在短时间内仍难恢复。你认为扩大内需有哪些突破口?
张燕生:扩大内需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消费领域,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制定计划提升三个指标,一是持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目前我国44%左右,而全球平均水平大约为60%,所以想要叫老百姓花钱,首先要让老百姓口袋里有钱。
二是持续提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目前我国该项比重在35%左右,低于世界平均60%以上的水平。
三是要提升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想方设法将我国4亿中等收入人群提高到8亿的规模。
同时,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仍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目前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建立长效机制。泡沫的时代结束了,给老百姓盖房子的时代开始了。这种情况下,长效机制的建立,意味着修复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高发挥政府住房保障功能,实现房地产健康稳定长期可持续发展。
时代周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并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屡创新高,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来说有哪些意义?目前科技创新领域还有哪些亟待突破的问题?
张燕生: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与技术进步相关的产业和领域,会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过去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大于7%。
在这样的投入下,技术进步相关的产出将迎来很大的增长。2021年,国内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同比增长22.6%,前年是18.8%。
从我们的“短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来看,国家也出台了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去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占比6.5%,“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提高到8%,预计我们可以用25-30年的时间把中国的基础研究搞上去,把原始创新搞上去,把科学发现搞上去,这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说意义深远。
图源: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创新工作步入“深水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目前,国家已经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包括加强全方位的国际合作。
此外,与绿色革命、新能源革命以及数字革命相关的产业和领域,也会取得快速的发展。
如绿色革命领域,新能源消纳能力正不断取得技术突破,虽然短期内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我相信只要锲而不舍,类似储能、绿氢、生物质等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数字赋能方面,重点是推动制造业、农业、建筑业等产业数字化发展,形成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应用和突破,如人机交互等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推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蔚然成风,都有望带动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增长。
时代周报:你此前提到,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的领域也是未来的主要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如何实现更有效率的增长?
张燕生:过去40年,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战略支点主要是三个三角: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今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它的战略支点还会在沿海吗?我认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地位将会上升。
在畅通双循环方面,我认为目前的重点还是应该在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地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美欧等第三方国家的合作。
例如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中,东盟目前作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中日韩合作将推动东亚生产网络的转型,同时也应当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合作。从今年前11个月的外贸数据也可以看出,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增长率是15.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增长率是20.3%。
建议明年GDP增速目标定到6%以上
时代周报:近期,广州、成都、青岛等多个城市提出“重返制造业”“制造强市”等口号,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明年制造业投资会更大程度地支撑起稳增长吗?
张燕生:很多地方提出“重返制造业”,我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制造业是本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实体经济的骨干就是制造业。不过,拿制造业作为稳增长的工具和杠杆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制造业如果面对过多的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图源:图虫创意
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需要遵循经济规律,一方面高水平自立自强,解决关键核心难题,另一方面将先进制造业和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深度结合。
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就是要大力提升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设计服务、资讯服务、人才服务、专业服务,大力推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互联互通,这些东西才是重点。
时代周报:近期不少地方政府正组织外贸企业包机出海“抢”订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你对于明年如何稳外贸是怎么看的?
张燕生:当前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明年全球形势陷入衰退的概率很大,稳外贸难度加大。
今年4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是0.1%,而今年的11月,外贸进出口的增速也是0.1%,也就是说,外贸进出口从4月份的谷底到了11月份再次回到谷底。因此,明年外需萎缩,如何能够实质上稳住外贸?挑战是很大的。
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第一个因素,是前11个月加工贸易的增长只有1.3%,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台港澳企业在大陆的生存发展问题。
第二个因素,今年前11个月外企进出口的增速只有0.1%,而占比下降到33.1%。说明曾占外贸半壁江山的外资已经下降到1/3,且今年前11个月增速下降到0.1%。明年如何稳住外资进出口贸易,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制造业外资占整个外资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9.4%,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占比已经下降到17.9%。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明年稳增长如何稳住外贸、稳住外资是很大的挑战。
时代周报:你对于明年GDP增速有何预测?近期有很多机构和学者讨论,建议将明年的GDP增速目标定在5%以上。你认为增长目标定在多少合适?
张燕生:我们希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何谓合理区间?我认为就是5%至5.5%之间。2020年-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1%,保持在了合理区间。那么2022-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如何保持在5%左右的合理区间呢?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2022全年GDP在3.2%。在2022年的低基数下,如果把2023年的增长目标定在5%,平均到两年也只有4%左右的增长,这就没在合理区间。因此,我建议将明年GDP增速目标定到6%以上。
图源:图虫创意
时代周报:明年GDP增速目标定到6%以上,会否过高?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的话,政策应如何布局?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张燕生:这不是过高,而是正常。“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意味着首先要保证经济增长在2022、2023这两年保持在合理区间,这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任务。
我认为如今我们需要进一步焕发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到的4句话我认为特别重要: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这就意味着干部要反对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地方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大胆闯;企业要有干劲,我们看到最近很多地方“包机出海找订单”,这就是企业想要冲上天的闯劲干劲;群众敢首创,也就意味着为群众松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修复新冠疫情带来的创伤。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思想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现如今,中央提出了“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是极其重要的说法。
现在正是需要我们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时候,一分钟都不要耽误了,把失去的生活夺回来。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专访张燕生:明年七大增长点值得关注,建议将GDP增速目标设在6%以上
- 真养猪还是“接盘侠”?卖面条的克明食品意欲收购大股东的生猪养殖项目
- 富力地产五年浮沉:从万达白武士到资产甩卖,“华南虎”如何度过危机?
- 中国经济,如何扩内需?
- 三七互娱技术总监赖玮:功能游戏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 达成1500万辆里程碑,东风日产穿越合资发展新周期
-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 创新研发助推品质升级,蓝月亮集团荣获“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奖”
- 中财办发声鼓舞房企,限购、限贷松绑呼声最高
- “数据二十条”出炉,专家解读重磅意义
- 2只科创板新股即将迎来申购
- 140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 杠杆资金净买入居前的科创板股名单
- 北向资金高比例持有股票名单
- 两市ETF融券余额环比减少6.96亿元
- 214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
- 两市ETF融券余额连续6日减少
- 创业板股融资余额增幅榜
- 生意宝连收3个涨停板
- 掘金龙虎榜 32股近期获机构净买入
- 21股获北向资金加仓超亿元
- 中晶科技录得5天3板
- 全聚德录得5天4板
- 东北制药录得6天4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