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深读丨郑州将建李诫纪念馆,著名古建筑专家郭黛姮生前倡议
发布时间:2022-12-10 12:51:07裘兰琛来源:
统筹 张丛博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12月2日,一则令中国建筑人悲恸的消息从北京传来,著名古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逝世,享年86岁。
今年6月,郭黛姮先生曾致信郑州市有关领导,提出了关于在郑州建立“李诫纪念馆暨中国营造学社博物馆”的倡议。
她在倡议书中提到,《营造法式》是目前有据可查的第一本古代官修的用于指导系统营造实践的工程书籍,作者李诫生于新郑,安葬于新郑,在郑州建立李诫纪念馆,为中国建筑文明在当代的传承添砖加瓦,将为郑州留下独一无二的文化标签和资源。
12月8日,顶端新闻记者获悉,由郭黛姮先生倡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和郑州嵩林书院共同发起的“李诫纪念馆暨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或将落户郑东新区。
未来,“李诫纪念馆暨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将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未来又将如何为郑州城市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可能?12月7日,顶端新闻记者对作家齐岸青先生以及项目相关人士进行了专访。
“复活”无数古建的郭黛姮,为“天地之中”申遗立下不朽之功
郭黛姮先生是中国建筑史学大师梁思成先生关门弟子,受梁思成影响,她穷其一生研究《营造法式》,并多年从事中国古典建筑的教学、科研工作。
不仅如此,郭黛姮亦是国家享有盛誉的古建筑学家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她主持完成多项古典建筑设计和重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及规划。
郭黛姮和她的团队经过十几年接续努力,已经数字化复原了圆明园60%的山水与建筑,在杭州六和塔、雷峰塔重建工程,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应天门重建中,也饱含郭黛姮的心血。
△郭黛姮先生和学生探讨建李诫园(受访者供图)
郭黛姮与郑州渊源颇深。
2006年,郑州启动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文本撰写是申遗工作重中之重,通常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但是郑州申遗时间只有一年左右,申遗启动,国家文物局又将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由预定的2010年提前到2009年申报,结留给郑州市申遗办编写文本的时间不足半年。
时间紧任务重,郑州市申遗办以郭旃、郭黛姮等为顾问,抽调省市专家,成立文本编写小组。嵩山建筑群历史久远,原始资料严重缺失,郭黛姮召集弟子建立团队,并邀请国内专家教授和90多位清华建筑学院学生义务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进行测绘,一一建立档案,制定详尽细致的申遗文本及保护规划。正是这份文本和保护规划,让参加世界遗产大会的各国代表认识到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价值。
2010年,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正式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念念不忘“请李诫先生回家”,最后时刻仍嘱托推进李诫纪念馆落地
在郭黛姮晚年,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让李诫和他的《营造法式》回到故里。她曾如此评价:“《营造法式》有些理论比伽利略力学某些方面的认识还要先进许多,伽利略是力学之祖,但《营造法式》中的不少结论比伽利略更高明。”
如今筹建李诫纪念馆的专家,依然还是当年参与郑州申遗的团队主力。齐岸青说:“我们是请李诫先生回家,也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再出发。”
在倡议书中,郭黛姮先生还特别提议,支持在建筑设计领域设立“中国李诫奖”,以表彰对于“中国营造学”研究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大师和文化名家;举办国际性交流活动,推广中国营造文化,力争将郑州打造为凝结“中国5000年建筑文明”精髓的“营造之城”,为河南人民提供一张世界文化名片。
郭先生去世的前几天,当她获悉李诫纪念馆筹建得以推进,非常高兴。尽管身卧病榻,非常虚弱,依然在微信上交流,写下很长的文字,嘱托推进李诫纪念馆能够落地建成,安排她的学生配合,整理自己的资料和设计成果,以备用来捐助未来的纪念馆。
△齐岸青先生(左)与郭黛姮先生(右)(受访者供图)
李诫纪念馆将包含“一馆三中心”,集展示、研究、交流于一体
据悉,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已于11月7日发布有关“李诫纪念馆暨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建设规划公示。
对于李诫纪念馆该如何建,郭黛姮先生在倡议书中表示:“规划和建设‘一馆三中心’:李诫纪念馆、学术中心、数据中心和交流中心,以建构面向学界的保护和研究平台、交流平台,和面向公众的展示教育平台,形成多方参与互动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高品质文化平台。”
△嵩山申遗期间郭黛姮先生在郑州文物局领导陪同下在太室阙进行田野调查
据相关人士介绍,纪念馆园区的设想是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配套,与公共文化建筑和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纪念馆。其次,李诫纪念馆展示的内容也不会局限于李诫和《营造法式》相关的内容,和建筑相关的艺术都可能集纳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建筑、雕塑、壁画、彩绘等。
对于“三中心”的功能,齐岸青介绍,学术中心将以营造文化为核心,进行历史文献研究;交流中心将打造中国及国际建筑学术思想、课题、著述的集散地,开办论坛、展览活动;数据中心将致力于数据活化,衍生出新的产业链。
据介绍,郑州嵩林书院已经和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达成共识,共同筹划内容建设,后者愿意将关于营造学社的文献等资料落地郑州。
◆历史名人如何为城市文化提供新可能?
采访中,对于建设纪念馆一事,齐岸青动情地说,这是我们和郑州这座城市“请李诫先生回家”。
齐岸青是出生在郑州,生活工作在郑州的“土著”,在他看来,一个城市的文化永远是固守的,又是鲜活的。“你去了解你生活的城市烟火,意识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需要很多代人不断地去反哺、体会、感受,才能触摸到城市文化的一角。”
齐岸青说,我们和我们的先辈是活在一起的,就像历史上的人,你留下他的故事,这段历史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那些故人其实是“活着”的。我们今天的人也是一样,需要,也能把自己“活”到未来。
郑州是一座古老的古都,也是一个前景无限的国际化的城市,在他看来,城市文化的标志化,城市历史和人物的鲜活性,会对城市的决策者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定位、建设的格局。
齐岸青认为,郑东新区是中国城市新区建设规划的样板,随着李诫纪念馆暨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的落地,不仅能带来经济上的影响,也会给予现代化的郑州以文化上的滋养。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深读丨郑州将建李诫纪念馆,著名古建筑专家郭黛姮生前倡议
- 济南这个藏在居民楼里的旋转楼梯,酷似电影场景火“出圈”,初衷为方便老人出行
- 酒店对差评者予以“人格谋杀”,恶心至极更是践踏私权
- 广州优化防控一周:烟火气渐浓,耐心多一点、信心多一点
- 一位县长和他那爆火的喊话视频:“到年底了,该回来的就回来”
- 开幕式原住民“抢镜”丨COP15日志①
- 家庭共济是大势所趋
- 补齐疫苗接种短板,保护老人刻不容缓
- 巴西球星赛前做医美上热搜:现代男人精致起来有多可怕?
- 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需要什么路线图?
- 00后见习教师:让教育有点游戏精神丨人在职场
- 让诬告“碰瓷”者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扶起倒地的社会良心丨快评
- 我们对“顿悟”的误解丨洛城机密
- 《无间道》上映二十周年:时代剧变,许多事情找不到答案
- “辣条一哥”卫龙即将上市,食安风险等难题待解
- 面粉一天一个价,企业进退两难
- 星期六“脱鞋”变网红,老牌女鞋生意不好做
- 杭州楼市新政一月后:二手房量价回升,新房再现“拼社保”
- 戴森首款“空气净化耳机”细节公布,将在中国开启全球首发
- 钟南山:感染奥密克戎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无症状不能算病
- 全球最大光伏银浆生产商挂牌科创板
- 国内第十家上市险企来了!阳光保险正式登陆港交所,股东阵容豪华
- 《大师和玛格丽特》导演李建军:戏剧探讨此时此刻,莎翁剧本里也有今人的所思所想
- 上海首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出炉!26个项目入围,4项目涉及数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