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问答 >正文
年轻人一夜之间“被高血压”,降压药吃还是不吃?
发布时间:2022-12-01 17:51:41梁晴倩来源:
(IC photo / 图)
近日,围绕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国内引发广泛的讨论。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称《指南》),形成针对高血压的44个关键临床问题和102条推荐意见。
按照新《指南》,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原本血压值处于130/80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将从“正常高血压高值”人群被转入高血压人群。一些年轻人在网上调侃道,“一夜醒来,我就成高血压了?”
不过,这个《指南》只是专家意见。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表示,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目前的指南只是专家的研究成果,尚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也即,年轻人只是“被高血压”了。
无论如何,这一次“乌龙”从侧面还是说明了:我国的高血压人群着实庞大,一有“风吹草动”便引发巨大关注。高血压诊断标准到底该不该下调,出于怎样的考量?有高血压风险,是否就要吃降压药了,如果不是,年轻人又该如何“治未病”?
标准调整的争议
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三级。血压处于80~89mmHg/130~139mmHg时属于正常高值。
这一次《指南》,则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收缩压130-139mmHg或/和舒张压80-89mmHg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为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并带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有合并症、3个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可以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以《指南》为代表的专家意见,为何建议下调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应该看到,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但高血压背后各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并发症就很可怕了。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并发症。
心脑血管病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而且已成为中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之一。
而国内外不少循证医学数据显示,把血压控制到130/80mmHg以下,患者遭受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相对更小;与之相对,高压每升高20mmHg、低压每升高10mmHg,以脑卒中、心肌梗死为主要代表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就会增加1倍多。
所以,2017年美国已成为第一个实行高血压新标准的国家,率先将成年人高血压的定义,从140/90mmHg降至130/80mmHg,并调整了降压治疗门槛和降压靶目标。同时,欧洲的标准也在松动。
为何国内也有不少声音反对《指南》的下调建议呢?
这主要是出于降压药物使用不规范,以及加重医疗资源负担的担忧。据2022年卫生部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全体人口的27.9%,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有3个患上高血压。如果是《指南》的标准,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将激增,或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被划入高血压行列。
但目前并无数据证明,130/80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基层医疗机构如果药物使用不规范,或导致降压药物的滥用。加上这个人群又过于庞大,在医保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降压药物已纳入医保),会加剧医疗负担。
(IC photo / 图)
年轻人应该更重视血压问题
撇开这次诊断标准的争议不谈,不少年轻人从一夜之间成高血压的心惊胆战,到一夜之间“被高血压”的松了一口气,也说明了:血压值在130/80mmHg-140/90mmHg区间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年轻人的高血压问题,的确呈现出愈发严峻的形势。
早前针对1991-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结果显示,血压正常高值的总体比率从1991年的29.4%上升至2009年的38.7%。其中,18-39岁年龄段比率由26.8%增长至37.8%。而201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35至75岁的高血压患者中,<55岁的约占34.3%,中青年患者已经成为高血压的后备军,是猝死的高发群体。
一边是年轻人的血压普遍越来越高,另一边是年轻人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与控制率一直很低。有数据显示,>60岁、45-59岁及18-44岁男性(女性)的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男性52.1%(女性62.0%)、37.9%(51.3%)和20.8%(38.0%)。其中,44.2%(54.5%)、29.8%(43.2%)和12.0%(27.3%)的患者进行了降压治疗;11.7%(14.8%)、8.0%(9.9%)和4.3%(9.1%)的患者得到了控制。
换句话说,国人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尤其是年龄越轻的人,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越低。年轻人或多或少对自己的身体更自信,认为年轻嘛,血压高一点也不碍事。以至于我国的高血压现状呈现出“三高”和“三低”的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发现率低、用药率低、控制率低。
要有“治未病”的意识
高血压与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会显著提升。现实情况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显著。
2019年10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专家组发布了《中国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其中明确指出: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5%。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虽不明确,但和生活方式有极大的相关性。
也就是说,血压在130/80mmHg~140/90mmHg区间,又没有其他高危因素的年轻人,不要盲目吃降压药,却有必要改良生活方式,努力把血压控制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最新健康理念更为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过去我们更注重诊疗,注重“治已病”,而今我们要更注重疾病全过程干预,注重“治未病”。
“治未病”的理念有两层重要的内涵:其一,针对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警示人们在疾病未发时或早期通过自身的调养,增强抗病能力,减少诱发因素;其二,针对患者防治结合,在产生病痛后及时早期对症治疗,防治疾病的进展,产生不良的预后效果。
概言之,对于高血压问题,我们可以早诊断、早预防、早干预。当前有不少年轻人生活方式并不健康,比如高钠低钾饮食、高糖高脂饮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熬夜、久坐等,这些与原发性高血压息息相关。
年轻人可以进行自我对照,如果血压值在130/80mmHg-140/90mmHg之间,就得敲响健康警钟,要有“治未病”的意识,把防线前移,通过饮食干预(低钠低脂)、运动干预(每周进行5-7天、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等手段改良血压。
不论高血压诊断标准怎么变,“治未病”的思路总没有错。对血压问题早重视、早干预,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将大大降低。
斯沅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年轻人一夜之间“被高血压”,降压药吃还是不吃?
- 什么情况?中超升班马霸榜亚冠区
- 喊冤26年、多次被“退回”的谢哲海案,再审宣告无罪
- 哈维尔:球队下半场比海港做得更好,防守反击取得成效
- 世界杯助力,酒类消费迎增长
- 李玮锋谈六连败:为年初冬训准备还债 我们体能只能坚持60-65分钟
- 11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8%,稳增长仍需加力
- 还给机会?莱科率队创海港近7年首个3连败,满汉全席被煮成馊米饭
- 资产负债端双双改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险企11月A股股价上涨超20%
- 阿根廷不要慌!赢波兰概率近7成,梅西率队小组出线没问题
- 对话零一创投管理合伙人余璐:供应链科技投资的“从0到1”
- 世界杯夺冠赔率:巴西仍第1,阿根廷飙升,与法国队并列第2
- 审平台不审车,济南出台首个明确出行聚合平台监管方式的地方性法规
- 媒体人:中纪委监委介入李铁案件,中国足协相关人员或被追责
- 欧元区通胀17个月来首次放缓,欧央行12月或加息50个基点
- 鲍威尔称12月或放缓加息,美国三大股指大涨
- 「专访」琴人杨岚:在中国人的想象里,文明从高处跌落,永远今不如古
- 中国最长煤层气管道全线贯通
- 全球最大镍贸易商力勤资源上市,宁德时代为基石投资人
- 11月混基红黑榜:港股、蓝筹基金加速回血,多只成立20年的老基金踏错节奏
- 2022年营收将超50亿美元,离开阿迪达斯后锐步回暖
- “Twitter下架”误会解除,马斯克和库克在苹果总部会面了
- 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23: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A股市场或将迎向上周期
- 多地同日调整防控措施:取消临时管控区、放宽核酸检测要求、服务业恢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