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体育 >正文

“不一样”的心理健康课!

发布时间:2024-03-04 13:46令狐娟谦来源:

导读 你还有哪些好建议?来源 | 中国教师报作者 | 陈文静 重庆外国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学校教育的重要议题。学校的心理健...


你还有哪些好建议?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陈文静 重庆外国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学校教育的重要议题。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只有专职心理教师参与显 然是不够的;阵地如果只在教室,也略显单薄。

我们可以通过学科融合,将心理健康课程的带领者从专职心理教师团体扩展到全体教师,再扩展到学生自主体验学习。也可以把课堂场所从教室扩展到校园其他各个空间,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Part.1

心理班会课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加入心理学的主题,不仅能为学生服务,或许也能帮助大家进行班级管理。

心理班会又可称为心理辅导班会或心理主题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教师运用团体辅导、心理剧和心理游戏等形式,重视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体验,并对体验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最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班会课的实施效果与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也存在关联。开展的难题在于设计。可以根据大家的需求,由专职的心理老师设计好班会活动,再把所有的课程资料发给各班主任。然后,班主任们可以直接使用参考资料,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后使用。

比如,在《沉浸式睡眠》主题中,可以从“好睡眠”的调查展开话题,然后澄清关于优质睡眠的概念,最后进入“沉浸式睡眠馆”体验练习等来设计。在《调节认知,健康身心》的主题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专业书籍,并在课程中运用控辩方证据技术带领学生一起体验。


心理班会课部分资源


心理班会课现场

除此以外,一线班主任可以就如何上好心理主题班会课多看一些讲座或现场示范。

Part.2

学科融合课

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也可以是全体教师。各学科教师可以加强沟通、合作,尝试在各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让其润物无声。比如:

地理赵老师:“我们会在八年级上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课程中,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认识中国的疆域范围,引导学生在爱祖国、家乡的同时,也要爱自己。”

数学邓老师:“我们在讲‘反比例函数’的时候,也会引入‘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有波折,但终将到达我们想要的高度’类似的挫折教育。”

生物何老师:“我们会在讲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时,加入青春期心理发展等内容,希望学生多了解一些身心知识。”

如果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能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Part.3

心理主题实践体验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根据这个理念,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开展以心理为主题的实践体验。如:自己设计宣传海报和横幅,设计制作一些展览作品,在广播站进行心理学知识或故事的宣讲,参与一些趣味心理游戏、心理沙龙……这样的“心理课”就能够更有趣、更自由、更丰富。

校园广播站“心灵之声”栏目

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或自己创作心理美文,在校园广播电台朗诵播出。这不仅能让学生浸润在温柔积极的心理学氛围中,还能促进他们对感兴趣的话题和知识的探索。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心理社团。他们可以在教学楼、食堂、宿舍等位置设置“烦恼小信件”信箱,学生可以把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以匿名的方式装入信封。心理社团成员定时收取信件,邀请专职心理老师一起回信。隐去或修改可能会暴露学生个人隐私的内容后,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台展播,帮助到有类似困惑的学生。

人际大富翁体验活动

学生可以组织设计人际类心理游戏活动,不仅能促进交流,同时也可以享受快乐。

游戏规则:两人同时进行,每人掷一轮骰子,根据所掷点数在棋盘上前进相应步数,棋盘上每一个区域对应3条与周围同学的互动方式,参与游戏的同学需抽取任务条并完成相应任务。率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请你帮帮我”心灵留言板

组织者提前备好空白展板,放置于教学楼至食堂之间的路边,路过的学生想参与的话,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惑及烦心事写下,张贴于展板上,其他学生看到后可在后面留言回复以助其解决困扰,当事人过后亦可取回。


这个活动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参与者能够借助团体的动力,让现实的困惑有解决的可能,或者在情绪层面得到支持。

“治愈长卷”体验活动

准备一卷50米左右的长画布。画布上面会有很多“双生格”。参与的学生可以在画布“双生格”左边的格子画下自己经历过的难过的事,也可以直接在右边格子画出治愈的方式。如果还没有治愈,右格可以留白。同时,其他参与的同学可以对别人所画的难过的事进行理解之后,在右格或者周围空白处画出自己认为可以帮助到他的办法。



这个活动学生能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和找到资源,利用团体动力,实现互助、自助。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些自由的体验中,感受心理学的魅力,感受自己的成长。

Part.4

心理微课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心理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广泛开发和使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

学生心理微课堂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当下的需求,选择一些贴近、有趣、实用的主题设计心理微课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技能,应对生活难题。

比如:期望效应的主题微课,用有趣的实验引入,再介绍心理暗示的原理,让学生能够用好这个效应,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人际距离这个主题从人和人交往的亲疏远近说起,让学生了解一些非言语信息,一方面能够识别边界,另一方面也能学会利用边界。


家长心理微课堂

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除了利用传统专题讲座、宣传手册等形式,还可以利用心理微课的形式给家长普及心理学知识,根据心理学的规律科学育人,实现家校共育。

在《中学生心理的发展》的主题微课中,可以谈谈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让家长可以对自己孩子心理变化的情况有所了解,适时调整与孩子的距离和教育方法。

毕业年级面临升学压力,不仅是学生,家长同样焦虑。在《稳定心态,助力初三》的主题微课中,可以从情绪调节的方法上给出参考,让家长能稳定状态,助力自己的孩子稳定心态。


心理健康课,除了传统模式之外,可以尝试更多的创新形式。从教室走向校园,从线下到线上,从专职教师带领到全体教师参与,再到学生自主设计体验,在构建多元课程网络的过程中,温暖更多的学生,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你还有哪些好建议?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别忘了【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