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体育 >正文

人类史上最大最疯狂的超级工程:已持续建设45年,还有28年才完工

发布时间:2024-01-03 17:57仇翠鹏来源:

导读1996年,辽宁西部彰武县北庙子村的近百户百姓人家突然接到一份堪称“噩耗”的上级通知——鉴于“大敌”逐渐逼近,县委县政府在与国家专家组...

1996年,辽宁西部彰武县北庙子村的近百户百姓人家突然接到一份堪称“噩耗”的上级通知——鉴于“大敌”逐渐逼近,县委县政府在与国家专家组商议后,不得不作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北庙子村所有村民将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有序撤离,整体搬迁出此地。

这一宣布,无疑是判了北庙子村的“死刑”。

为什么上级部门和国家专家组要下这么一份“不近人情”的命令?

须知北庙子村自有人居住以来,已存在了数百年之久,早在清代时,这里便是有名的关外府镇,当地老百姓已在此繁衍了十几代。



如今突然要人家搬迁,拖儿带女地去往其他地方谋生,这也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了。

但奇怪的是,北庙子村的村民们在得知上级通知后,却没有人喊闹,而是默默收拾起了行囊,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一一撤离了此地。

很显然,村民们也知道“大敌”的厉害,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往命运未卜的遥远远方。

事实上,在中国广袤的北方大地上,北庙子村这样的悲剧发生过不止一次,在从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的万里国土上,两千多年来,时不时地就有村镇乃至城市被迫搬家或废弃,而这所有一切,皆源于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堪称中华民族“生存大敌”的强大敌人——黄沙!



沙尘暴侵袭城市

第一、沙进人退的历史悲剧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边缘,曾经有一个美丽的湖泊“罗布泊”,此地因水草丰茂,曾孕育了辉煌的楼兰文明,甚至清乾隆时,都还遣人探索这里,并在纪晓岚编撰的《河源纪事》中留下了“罗布淖尔为西域巨泽”的官方记载。

到了民国,罗布泊经测量约有湖泊面积1900平方公里,虽远不及以往“巨泽”的风光,但好歹还算是个中型湖泊。

上世纪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失了水源补充,不过数年就在黄沙的侵袭下彻底干涸,成了著名的“死亡之海”,而导致罗布泊消失的主因——塔里木河断流,同样也是因沙漠的侵袭所致。



今日的罗布泊

罗布泊如此大湖,尚且挡不住沙漠的疯狂进攻,又何况其他的北方临沙地区呢?

1977年,针对北方内陆严重的沙漠化进袭问题,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对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地区(今鄂尔多斯市)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而调查结果令当时的中共中央大吃一惊。

如下图所示,当时伊克昭盟下属的8个市、旗里,均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强度沙漠化(基本等同于沙漠)”。





图源:《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

据统计,由于土地的高度沙化,当时伊克昭盟整个地区的粮食平均亩产仅有区区几十斤,整个伊盟“强度沙漠化”的面积更是高达2.77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2%。

2.77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台湾含附属岛屿总面积也就3.6万平方公里,仅伊克昭盟一地的“强沙漠化”面积就赶上大半个台湾了,而整个北中国与伊盟同等行政级别的地、市、盟数以百计,试问这么大的国土范围内,沙漠化的土地又该有多少?



沙化土地

北方沙漠侵袭以及由此关联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迅速引起了当时中央的注意,为遏制北方土地的沙漠化、持续恢复恶化的国土生态,一个空前绝后的超级工程被提了出来。

第二、史无前例的世界第一工程

1978年,国家林业总局有关专家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营造万里防护林改造自然的意见》,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当即作出重要批示。

国家林业总局根据批示精神,在深入调查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交了一项即使今天看来也令人乍舌的宏伟计划——《关于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史称三北防护林工程

依据最初“三北工程”规划,国家将在北中国13个省市自治区,551个县(旗市区),建起一座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的“超级绿色长城”,工程建设总面积高达40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2%(据最新数据,目前范围已扩大至725个县区,面积435万平方公里)。



整个工程预计耗时73年,从1978年开始,至2050年结束,共分八个建设阶段,每个阶段约需时间5—10年。

预计工程完工后,将植树造林3508万公顷,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至14.95%,整个北方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3508万公顷即35万平方公里,约10个台湾大小,如此规模巨大的工程在人类史上还是第一次,即使万里长城与之相比也相形见拙。



三北防护林工程

截止今日,“三北工程”已持续进行了45年之久,整个工程进度已完成约三分之二,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伟大成就。

第三、曾经被迫舍弃的北庙子村后来怎样了?

例如毛乌素沙漠治理,到2023年,这个面积4.2万平方公里、大小堪比丹麦的沙漠已有超过80%的地方变成绿洲,成为全球首个即将被“消灭”的沙漠。

这个沙漠即前文提到的让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大面积沙化的罪魁祸首,如今经过40多年持续不懈的治理,毛乌素沙漠已从以前的千里黄沙无人区变成了河道纵横、绿植遍地的塞外江南。



今日的毛乌素沙漠

又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辽西彰武县北庙子村,1996年整体搬迁的命令下达后,村里有12户人家因故土难离并未搬离,这12户人家在村书记董福财的带领下,爆发出了保卫家园、与漫漫黄沙殊死一搏的巨大勇气。

这12户英雄人家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承包了3000亩沙地种树,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他们共计栽种了300万株林木,将辽宁省与沙漠斗争的第一道防线硬生生地向前推进了13公里,建起了一道保卫辽宁省西北部粮食生产基地的绿色生命长城!

因北庙子村治沙防沙的重大突破,这里成了“三北工程”的一个关键节点,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大防护林仿佛一条科尔沁沙地永远迈不过去的鸿沟,守护着彰武、黑山、阜新蒙族自治县等数个国家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安全。



辽西三北工程和科尔沁沙地的清晰分界线,三北林木是抵御沙漠侵袭的真正长城

璀璨夺目的治沙成就,让过往“一碗米、半碗沙,走一步、退半步,五步不认爹和妈”的北庙子村重新焕发生机,上世纪末因黄沙侵袭而被迫舍弃家园的人们又渐渐回来了,一起参与到防沙治沙的千秋工程之中。

至此,北庙子村曾经“沙进人退”的悲剧被彻底扭转,取而代之的,是“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西北、华北、东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上,一曲向沙漠要生存空间的冲锋号已然吹响。

截止目前,“三北工程”已完成五期,40多年间已完成营造林3174万公顷,若按最初植林3508万公顷的规划,工程进度实际上已大大提前。可以预见,待2050年工程真正完工后,恐怕会大大超过最初的计划,实现更多的植林造地面积。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黄沙之魔已与中华民族缠斗了几千年,在20世纪之前的漫长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这场斗争中处于劣势,沙进人退的历史悲剧不断上演。



但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人以非凡的勇气、智慧和毅力彻底扭转了这一态势,从沙进人退变为绿进沙退,以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被彻底遏制,曾经被破坏的生态也在大幅度地修复改善,北方沙魔的巨大威胁,迟早有一天会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努力下,彻底消弭于无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