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体育 >正文
阔别三年重返MWC,中国厂商依然是最耀眼的星
发布时间:2023-03-01 16:07:06屈仁策来源:
作者|御柳
出品 | 网易科技《态℃》栏目组
经历了一次停办,两次规模严重缩水之后,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终于再现往日盛况: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厂商参加,并在此次展会上发布了最新的产品与科技,仅中国就有100余家厂商参展。
每年的MWC都被称作“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今年大会以“时不我待——明日科技,将至已至”为主题,具体又围绕着5G新动能、数字万物、开放网络、超越现实+ 、金融科技等五大热点主题展开。作为可以与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同台竞技的平台,中国厂商从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厂商、终端厂商、应用开发商等均铆足了劲儿秀肌肉。从第一天的盛况来看,5.5G技术、元宇宙、折叠屏手机、AR/VR产品以及卫星通信技术颇受关注。
5.5.G:10Gbps网速将无处不在
移动通信每隔10年就要升级一代,从1G到5G一直遵循着这个规律,同时,在大的代际之间,网络也会持续进化,比如之前的4.5G。从2019年开始,5G网络商用将近4年,已经实现了超越4G的发展速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5G已有超过10亿5G用户,中国、韩国、瑞士、芬兰、科威特等国的运营商,5G用户渗透率已超过30%,5G承载超过30%的流量。华为运营商BG总裁李鹏透露了全球已部署230多张5G商用网络、5G终端丰富程度超过预期。
其实,早在2020年业界已经提出了5.5G的产业愿景。2021年,3GPP将5G演进名称确定为5G-Advanced,开启标准化进程。目前,5G-Advanced基本形成了面向2025年的下行10Gbps、上行1Gbps、毫秒级时延、千亿联接、以及通信感知一体化等关键能力特征,带来十倍于当前的网络能力。
有人说5G已经够快了,还需要5.5G干什么呢?5.5G的高速率、毫秒级时延以及千亿联接,将会支撑未来车联网、物联网、机器人、VR/AR、智慧制造等场景应用,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华为李鹏曾经用一句话这样形容:“5G繁荣是智能世界的基石,5.5G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关键里程碑。”
今年MWC期间,GSMA还举办了5G-Advanced峰会,邀请了中国移动、Orange等运营商,华为、爱立信等设备厂商、高通等终端厂商一起分享和探讨5.5G的规划。
据了解,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在展会上发布了更多5.5G创新成果。华为李鹏认为对于未来网络,运营商应该从泛在千兆突破到泛在万兆、从联接扩展到感知、从关注能耗到关注能效。因此,华为正在通过三大举措实现5.5G网络的演进:通过无线、光、IP等领域根技术的突破实现万兆体验;通过车路协同、环境监测等场景探索实现将联接延展到感知;通过统一的能效指标体系的建设、协同行业绿色发展规划。
所谓网络发展,终端先行。除了网络建设方面,5.5G的芯片也已经准备好了。高通推出了全球首个5G Advanced-ready(5.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75。该产品不仅支持面向毫米波频段的十载波聚合、Sub-6GHz,还支持Wi-Fi 7以及10Gbps的下行速度,同时它还整合了今年初在CES上公布的卫星连接功能。
据悉,搭载该芯片的产品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据ABI研究公司预测,向5G-Advanced的迁移将重塑移动和可穿戴设备市场,2024年将有490万台兼容5G-Advanced的移动设备出货,2026年将增至2.429亿台,而到2027年将达4.819亿台。
5.5G都要到来了,5G你用上了吗?
运营商带头跟风元宇宙
元宇宙可以说是近两年风头最劲的话题。元宇宙被认为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人类未来的数字化生存迁移的载体。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并且到2030年将增长到数万亿美元。此次展会上,海内外运营商也向外界展示了一些元宇宙技术和产品。
比如全球最大移动通讯网络公司之一沃达丰就展示了沃达丰元宇宙,基于Meta Quest Pro,体验者便能操控位于830公里外的真实无人机;Telefonica(西班牙电信)也通过元宇宙技术和其Movistar Plus+电视平台打造其展台,可以让用户在远程也能最大程度地了解在本次活动中发生的一切,实现“现场沉浸式演示”。
中国运营商也不忘记秀肌肉。中国移动咪咕将把元宇宙比特景观首度“搬进”巴塞罗那会展中心,包括“5G+8K超高清”、“视频彩铃”、“移动云VR”及“5G云游戏”。
另外,中国移动还展示了行业首个基于5G+算力网络的分布式实时渲染元宇宙比特空间“星际广场”、元宇宙地标性比特奇观“星座·M”、比特数智人、比特转播等元宇宙比特景观。
元宇宙的核心是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因此,人们与之互动的许多想法都涉及到沉浸式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扩展现实(MR/XR)。
终端厂商小米则通过一款无线AR眼镜探索版,实现了虚实世界的融合。据介绍,该AR眼镜采用无线连接方案,背后是无线分布式计算,小米将自研的高速互联总线应用于手机与AR眼镜的连接上。依靠该低延迟通信链路及高通骁龙Spaces,手机与眼镜通信延迟低于3ms,全链路延迟低至50ms。
另外,中兴努比亚也宣布将在此次展会上发布首款AR智能眼镜nubia Neovision Glass,官方表示该款眼镜是科技与时尚结合,生活、办公、运动、娱乐全场景打通。
卫星通信技术普及倒计时
自从华为、苹果先后在新品上加入卫星通信功能之后,这项被称为“捅破天”的技术备受关注。此次展会上,芯片厂商已经在该功能上做好了准备。
联发科技在展会上展示了其创新的3GPP非地面网络(NTN)技术,该技术将为智能手机带来双向卫星通信。
据介绍,NTN是一种通信技术,它利用卫星和其他非地面交通工具,将连接带到以前无法通过地面网络到达的地区,无论是越过山脉、穿越沙漠还是在海洋中部。
联发科技与Bullitt合作率先推出采用3GPP NTN技术的商用智能手机:摩托罗拉defy 2和CAT S75。联发科技表示未来几个月还将推出更多设备。
高通在此前已经发布了Snapdragon Satellite卫星通信功能,该功能是首个基于卫星的、为旗舰智能手机提供双向消息通信的解决方案,由Iridium的卫星提供支持。该功能将允许手机在其他电信网络不可用的偏远地区发送和接收数据。
此次展会上,高通宣布与多家安卓OEM厂商合作,摩托罗拉、Nothing、小米、vivo、OPPO 和荣耀等多家厂商将成为首批计划支持的厂商。
卫星通信技术允许手机在无4G/5G信号覆盖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利用卫星信号,进行相关的语音、图像、短消息的传输。作为移动蜂窝网络的补充,近年来不断受到终端手机厂商的重视。行业认为,2023年到2024年,卫星通信或将成为旗舰手机标配。
随着芯片厂商的Ready,相信终端手机厂商很快将实现落地,卫星通信技术将逐渐普及。
除了以上热点话题之外,在展会首日,小米正式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小米13以及小米13 Pro 两款产品以及小米13 Lite;OPPO则携包括OPPO Find N2 Flip、首款路由器、OPPO 45W液冷散热器在内的多款产品亮相;荣耀Magic5系列海外正式发布;摩托罗拉发布了全球第二款采用卷轴屏设计的手机—摩托罗拉rizr,采用向上滚动展开的形式。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还是终端厂商,中国的厂商用创新的产品,展现了中国风采,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标签:
猜你喜欢
- 阔别三年重返MWC,中国厂商依然是最耀眼的星
- CINNO:1月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环比涨44.6%,同比降10.4%
- 欧洲比国内贵4500元,小米手机是怎么敢的
- 直面手机业务天花板,应用处理器厂商积极开疆拓土,涌向下一个增量市场!
- AppleMusic被指控垄断 苹果或面临最高394亿美元巨额罚款
- 果粉总算等到了,苹果iPhone屏下指纹和屏下摄像头首发时间确定
- 苹果发布iOS 16.4和iPadOS 16.4的第二个开发者测试版
- 传音Tecno Phantom V Fold折叠屏手机发布
- 华为起诉小米侵权,涉及四项专利纠纷,小米至今还没正式回应
- “考公热”愈演愈烈,专家:一个越来越庞大的财政供养群体并非好事
最新文章
- 阔别三年重返MWC,中国厂商依然是最耀眼的星
- CINNO:1月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环比涨44.6%,同比降10.4%
- 欧洲比国内贵4500元,小米手机是怎么敢的
- 直面手机业务天花板,应用处理器厂商积极开疆拓土,涌向下一个增量市场!
- AppleMusic被指控垄断 苹果或面临最高394亿美元巨额罚款
- 果粉总算等到了,苹果iPhone屏下指纹和屏下摄像头首发时间确定
- 苹果发布iOS 16.4和iPadOS 16.4的第二个开发者测试版
- 传音Tecno Phantom V Fold折叠屏手机发布
- 华为起诉小米侵权,涉及四项专利纠纷,小米至今还没正式回应
- 苹果加入国产手机价战厮杀!最便宜的新iPhone曝光:配置有大升级
- 郭明錤称苹果将推出iPhone SE4:配6.1英寸屏幕、搭载自研5G芯片
- 中兴终端亮相MWC2023,首款基于AI技术的裸眼3D平板等新品亮相
- 华为起诉小米专利侵权,国知局已受理
-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特斯拉将在墨西哥蒙特雷建造一座新工厂
- 国美零售:集团尚未偿还的逾期贷款总额约为人民币68.9亿元
- ChatGPT能取代多少程序员?
- 币安也走上FTX老路?18亿美元资产被曝转移到对冲基金
- 风口上的脑科学研究如何从机制创新?陈天桥称应先解决三大痛点
- 英特尔为量子计算开发者发布软件平台,帮助构建量子算法
- 周鸿祎建议:打造国产版“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
- 国际版定价看齐iPhone 14引争议 借势徕卡 小米在海外想走“高端路”
- 挑战ASML!应用材料推出新设备简化芯片生产流程,英特尔已入局
- 小米预研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突破 1000 Wh/L
- 外媒预测特斯拉总体规划会:马斯克画饼太多,期望不宜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