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体育 >正文
浙商宏观:国内防疫放松后哪些会超预期?
发布时间:2023-01-02 10:58:12屠炎保来源:
内容摘要
>>核心观点
12月26日晚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同时,方案指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这意味着,我国防控工作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第一波高峰顺利渡过,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我们提示,2023年消费和服务业有望超预期复苏。万里风云,峰回路转,预计A股市场将进入牛市早期的向上通道。
>>各地疫情高峰接踵而至,免疫屏障或较快形成
近期,全国多地密集通报疫情高峰,今年12月底至明年1月成为关键期。随着后续经济活动正常化,考虑感染病例高峰顺利渡过,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此外,伴随2023年联合国定义“大流行”结束,海外疫情管控将进一步放松,疫情对国内经济的扰动将逐步淡化。
>>经济底部已过,消费需求或实质性改善
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出防疫政策优化的适应期,随着社交距离的缩短和出行需求的逐步释放,消费需求将在2023重新焕发韧性。我们判断,2023年我国将进入“消费复苏→企业盈利上升→就业形势好转、员工收入上升→消费复苏”的正向循环,消费将逐步进入供需双向扩张的新稳态。预计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为6.6%,相较2022年显著提升。
>>服务业快速复苏与居民预期回暖形成螺旋加强
防疫政策放松不再约束接触式消费和场景式活动,预计服务业有望在2023年修复至潜在中枢位置,就业和收入预期与服务业形成正向反馈机制。我们认为,服务业回稳向好,是市场预期增强的标志,特别是服务业的修复也有望推动青年失业率下行。向前看,劳动力市场将开启渐进修复模式,线下消费持续恢复活力,对就业形成支撑。
>>市场信心显著提升,静候牛市重启
消费和服务业的全面复苏核心在于预期的转变和信心的提振作用。我们认为,信心的提振有助于抬升风险偏好,权益市场也将受益于市场预期的显著改善,同时资本市场的稳定也是市场预期稳定的关键。建议重点关注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等板块受益于跨区域人流修复带来的景气度改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困境反转下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大国博弈超预期。
目 / 录
正 文
各地感染人群接踵达峰,免疫屏障或较快形成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通知强调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除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等。自国务院防疫优化措施“新十条”实施两周后,各地防疫政策加速优化调整,各地感染人数增加、医护感染率上升,预计随着感染高峰的到来,重症高峰也将抵达。海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多地疫情防控负责人透露:第一波疫情峰值在12月底到1月(如下表所示)。
随着后续经济活动正常化,包括元旦、春运期间社交活动的恢复,可能还会有一轮新的疫情。这种疫情阶段性的出现,形成一定的群体免疫屏障。我们认为,考虑感染病例高峰顺利渡过,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此外,伴随联合国定义“大流行”结束,海外疫情管控将进一步放松,我国的疫情防控体系也将进一步优化,疫情对国内经济的扰动将逐步淡化。
经济底部已过,消费需求或实质性改善
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出防疫政策优化的适应期,随着社交距离的缩短和人们出行需求的逐步释放,消费需求将在2023重新焕发韧性。随着我们对于病毒的了解更加深入,防控经验更加丰富,消费场景有望逐渐活跃。我们判断,2023年我国将进入“消费复苏→企业盈利上升→就业形势好转、员工收入上升→消费复苏”的正向循环,消费将逐步进入供需双向扩张的新常态。预计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为6.6%,相较2022年显著提升。
我们重点提示,年轻人群的消费需求反弹最值得关注。近年来,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由于喜欢猎奇、勇于冒险等天性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年轻群体是可选消费的增长引擎,包括旅游、健身、服装、鞋帽、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化妆品、汽车等多个品类。我们预计,防疫政策进一步放松后,年轻人群的消费回补力度大概率持续保持高位,尤其是接触式线下消费将陡峭修复,出行相关的新兴消费模式(例如:飞盘、露营等)也将创造消费需求的增长点。
从消费意愿看,预期的全面反转有助于边际消费倾向实质性改善。“新十条”的发布意味着我国防疫政策重点转向关注重症、预防死亡,并在此基础上让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逐步回归正常。我们认为,企业和居民对于经济逐渐正常化的预期更加明朗化,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从消费场景看,率先迎来感染高峰的区域正处于加快消费复苏的关键期。以成都为例,12月上旬发布第二批示范消费场景和特色消费场景,其中包括地标商圈潮购、特色街区雅集、公园生态游憩、体育健康脉动等多类型消费业态。再以北京冬奥会后首个雪季为例,用户出游赏雪、滑雪的热情不断升温,相关产品的预订量也在持续上升。
从政策呵护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通过稳定收入预期的方式促进消费。”我们认为,有一定可能性推动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地方加大置换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并增加号牌指标投放;积极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托老所”式社区养老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们提示,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提升,居民预期将发生转变,前期压制消费潜能释放的约束性条件不复存在,为消费修复提供充足空间。当前餐饮、酒店、旅游等场景式消费率先修复。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消费需求有望实质性地持续改善。
服务业快速反弹与居民预期回暖形成螺旋加强
考虑防疫政策的渐次放松,对线下接触式消费、场景式活动的各类约束不复存在,就业和收入预期与服务业形成正向反馈机制,预计服务业有望在2023年修复至潜在中枢位置。我们认为,服务业回稳向好,是市场预期增强的标志,特别是服务业的修复也有望推动青年失业率下行。向前看,劳动力市场将开启渐进修复模式,线下消费持续恢复活力,对本地服务业就业形成支撑。
北京和广州是较早调整防疫政策的两大一线城市,服务业均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据北京地铁披露,12月24日北京地铁公司所辖运营线路日客运量为202.43万人次,同比上周六12月17日的85.68万人次,客流量同比增长136.26%。同时,北京餐饮客流有所回升,三里屯、国贸等重要商圈的人流量明显加大,多家餐馆出现排队等位情况。此外,国家博物馆、北京环球度假区、北京野生动物园、故宫等知名景区的活跃度也在稳步提升。携程数据显示,近一周(12月19日-23日)北京景区门票的预订量相比上周增加177%,率先逛景区的游客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其中90后人群占比接近50%,80后人群比例达34%。
随着服务消费的场景渐次放开,有助于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实质性改善居民对就业和收入增长的预期。尤其是助力接触型、聚集型行业,如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其他生活服务业等。疫情的间歇性冲击影响了线下消费的稳定,企业扩张意愿下降,用工需求回落。我们根据《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测算,与2019年相比,2021年在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少了134万人、125万人。线下消费恢复常态化增长后,这部分岗位需求将显著回升。
综合研判,服务业的快速陡峭复苏将与居民预期实质性改善相互加强。一方面,服务业的反弹有助于修复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防止预期走弱。今年以来,俄乌危机、极端天气、海外流动性收紧对居民预期形成显著冲击,当前居民预期正处于底部向上弹性的释放通道,服务业的困境反转有望加速预期的扭转。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消除带动居民预期持续向好,信心的提振和对收入、就业预期的明朗化,同步形成可选消费的需求兑现,进一步实现服务业的景气度回暖。
市场信心显著提升,静候牛市重启
如前文所述,我们重申,消费和服务业的全面复苏核心在于预期的转变和信心的提振作用。12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后续增量宏观政策的核心将聚焦于稳定市场预期,而预期稳定将带来需求侧的修复并成为资产价格向上弹性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凸显,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2022年12月16日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定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我们认为,信心的提振有助于抬升风险偏好,权益市场也将受益于市场预期的显著改善,同时资本市场的稳定也是市场预期稳定的关键。
我们提示,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2023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有望显著缓解需求萎缩的压力,为牛市重启奠定基础。我们判断,经济将逐步向潜在中枢收敛,消费和服务业的修复将更快更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对应也将超出市场预期。建议关注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等板块受益于跨区域人流修复带来的景气度改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困境反转下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大国博弈超预期。
标签:
交通运输部:国际道路客运将逐步有序恢复下一篇
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浙商宏观:国内防疫放松后哪些会超预期?
- 交通运输部:国际道路客运将逐步有序恢复
- 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加力支持扩大内需
- 直播带货2022,谁是你心中的“翻车之王”?
- 8.4%!2021年GDP最终核实数公布,增加5567亿!今年突破120万亿无悬念
- "乙类乙管"不是放开不管!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声,做好群众用药需求,加强农村疫情防控
- 央行最新调查问卷报告来了!银行家经济预期更积极,贷款总体需求上升
- 招商宏观: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已居底部
- 平安证券解读11月工业利润数据:警惕过度去库风险
- 央行最新调查问卷报告来了!银行家、企业家这样看经济…
- 国君宏观:盈利线索中的转机在哪里?
- 宏观|工企利润增速有所回落,利润结构持续改善
- 郑州今日起将发放2.5亿元消费券
- 61.8%居民倾向“更多储蓄”!如何促销费?姚洋:发行消费券还要扩大规模,有必要下决心发一笔专门消费国债
- 姚洋:我为什么主张给老百姓发钱?
- 四川省疾控中心:调查显示感染率已过63.5%
- 今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下跌 电池级碳酸锂跌4500元/吨
- 国家新闻出版署:12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84款游戏获批
- 突发!河南重大事故,多车连环相撞,有车辆叠在车顶,已致1人死亡!四川新冠感染率已超63%
-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2年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45款游戏获批 腾讯的《宝可梦大集结》在列
- 香港取消所有入境强制核酸检测及所有社交距离措施
- 拯救“国民果汁”汇源
- 辉瑞新冠口服药一盒难求
- 节前猪价反常猛跌,有养殖户亏数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