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体育 >正文

对儿童友好,当直面与对治互联网上的“仇孩”情绪丨快评

发布时间:2022-12-11 14:55:23孟妹树来源:

导读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儿童友...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这份导则旨在建设更多更好“儿童友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将给儿童一个从容开阔的成长天地。

的确,目前无论是城市、街区还是社区,给儿童创造的“友好空间”着实不够。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户外活动的空间较为逼仄:本就被网课与游戏挤压时间的儿童,走出家门时会发现根本没有多少可以开拓心智、培养兴趣的户外空间,城市里没有适配儿童的博物馆与音乐会,街区里没有多少儿童的体育运动空间,社区里缺少儿童放学以后可以从容停留的图书馆与活动室,道路上没有专供儿童上下学的安全道路,公园绿地缺少儿童休憩玩乐的草坪……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而言,公共场所恐怕还缺少母婴室与儿童专用设施。

除了儿童友好空间不够之外,某些群体对儿童的“心理友好值”也居于低位。“孩子不准进入音乐厅”“高铁怒骂熊孩子”“最烦在博物馆碰见熊孩子”“二岁男孩不准进女厕所”……诸如此类的纠纷三不五时就成为新闻或是上了热搜,加剧“有孩族”与“无孩族”之间的冲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与互联网上“仇孩”情绪的猖獗。

更糟糕的是,这种心理层面上的不友好,反过来又会制约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让公众的关注点聚焦在“如何管教儿童”而不是“如何保护与引导儿童”。

长时间停课居家,给儿童带来了诸多成长发育中的实际问题。缺少户外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课业压力不减反增,与同龄人的交往时间被严重压缩,都造成儿童肥胖率/抑郁率上升乃至自杀率抬头的恶果。

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言论仍然在指责青少年儿童“不会体谅父母”“不能吃苦”“心理承受力弱”“上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正是社会层面对儿童“心理不友好”的佐证,似乎一切都是儿童“太过矫情”,不能及早承担压力,应该及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显然,“熊孩子就不应该出门”这种看似振振有词、实则毫无依据的言论,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大众层面对儿童群体缺少心理上的友好,另一方面正是青少年儿童缺少“友好空间”的间接结果。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物理上的儿童友好空间当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面向,更多的儿童友好空间意味着缓解“公用地悲剧”的零和游戏。

此外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扭转互联网上对“熊孩子”的敌视,也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必不可少的选项。如果公共言论在公共空间敌视儿童的趋势不加改变,那么建设再多的儿童友好空间也犹嫌不足,容易造成“儿童友好空间永远不足”的恶性循环。

对儿童在心理层面上的友好,可以说首先从“解绑”或者说“容忍”开始,改变“把孩子当大人管”的“管教”思路,鼓励儿童追求个性、发展兴趣。如果说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在物理层面的友好,那么“解绑”与“容忍”儿童则是在心理层面的友好。

释放自家儿童的个性,容忍其他儿童的个性,可以更大效率地利用新增的儿童友好空间,提前锻炼儿童人际交往与心智独立的能力。同时,“儿童友好”不仅为己,而且为人,是一项促进公共利益的正外部性事业。

事实证明,对儿童友好的城市对包括儿童与成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友好,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有助于吸引和稳定青年人才,促进城市的文明程度及营商环境,完善城市的基础教育水平,培养城市的下一代市民群体。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并非或此或彼的利益分配过程,而是对成人与儿童都有利的公共政策。成人不应只将儿童视为保护或是束缚的客体,而应更多地听取儿童群体的意见与偏好。“儿童友好”的真义是赋权不失保护,而非束缚更兼卸责。“给熊孩子专门弄到一起让他们自生自灭”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心理敌对做法,“建设更多的儿童友好空间,做好保护与引导”才是应该施行的良法美意。

王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