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体育 >正文

绘本不能有粗话?孩子不能讲粗话?别试图制造无菌环境

发布时间:2022-12-07 11:37:05满梦蓝来源:

导读最近,“有心人”发现,一些销量火爆的绘本故事,频频出现“滚远点”“去死”等不文明用语、描写谈恋爱的情节,更有绘本被指“有惊悚画面”...

最近,“有心人”发现,一些销量火爆的绘本故事,频频出现“滚远点”“去死”等不文明用语、描写谈恋爱的情节,更有绘本被指“有惊悚画面”。继而发问:这些绘本是给孩子看的吗?言下之意,孩子看不得。不仅看不得,最好是连粗词带书,一并消失。

上述绘本其实已经行销多年,过去没有人觉得不妥,或有人觉得不妥就不给自己孩子看。现在有人觉得不妥就在网上公开声讨,其目的可不仅仅是不让自己的孩子看,而是觉得不应该给任何孩子看,应该封杀之。

当然,一些人一看到书上的“粗话”就大呼小叫,觉得难以接受,倒也不是自个儿矫情,而是为了孩子着想。他们内心满满的焦虑和正义感,确实是有出处的。殊不知,孩子哪儿有他们想的那样脆弱,像个一尘都染不得、一碰就碎的瓷器?

单就消灭绘本“粗话”的想法而言,我觉得这不仅过度敏感,而且几乎属于无效行为。就算你把绘本里的所谓粗话全给“剿灭”了,市井中的粗话甚至脏话,怎么办?我们不可能屏蔽市井里的所有粗话,给每一个爱说粗话的人强行装上封条不是?

说“粗话”确实不应该提倡。几天前,我在小区路过两个踢球的男孩,听见他们互相戏谑说刺耳的脏话,他们的妈妈立即制止,说明为啥不能说的道理,这种处置是没问题的。但要是打算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让孩子们做“实验室”里的孩子,就挺扯的。

这个道理我很久以前就懂了。我上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时候就大量看报刊,一些权威杂志里,也有粗话、情话“跳”出来。初见确实惊诧、好奇,久而久之,也就“免疫”了,而且也不会刻意地学说。后来我在某小说选刊读到一位著名作家的小说,小说人物方言里大量的粗话甚至不可描述的词句,让我吃了一惊。但后来有机会来到这篇小说所描写的方言地区,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当地村子里,无论男女,都把这些粗话脏话挂嘴上。他们在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就像吐了一口空气似的随意且无感,这让我顿悟作家写作的现实语境问题,也明白了,有些粗话是一种“文化传统”,难以用“割草机”来对付。

二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情形和认识,其实并没有过时。只不过,今天的焦点对准的是绘本了。然而,既然现实生活中绝对的“语言干净”是做不到的,苛求绘本里字字句句“讲文明讲礼貌”,是不是有一点荒唐?

一个无法回避的真相是,我们大致拥有两套语言体系,一种是质朴甚至粗粝的民间口语,譬如我小时候,在我们村、学校,也是和同学互相说过这类粗话的。当然,这种表达方式是非常私人化的、相对隐秘化的,倘若在大人和师长面前说粗话,很可能挨责备、惩罚;另一种是正儿八经、讲究规范的书面语言。两种语言的共存现象,自然可供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能轻易理解,相对来说,书面上的粗话并不是洪水猛兽。

我当然明白,一些人对书本上的粗话忧心忡忡,是一心想给孩子创造一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想法很好,但实现起来很难。即便是童话,里面也不都是阳光雨露四季花开的,大灰狼、毒蛇、恶皇后……便是童话里的负面形象“标配”。

延伸一下,我们也不会不承认,许多名著里都有粗话,譬如《红楼梦》里有“杂种”字眼,而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更是动不动爆粗口、骂娘,我们也要把这些词句给删干净吗,甚至让这些书和剧下架?别忘了,这样的书和剧是公认的好东西。

并不是想发起专门的文艺讨论,而是想说一个浅显的生活常识。没有人想让我们的孩子满嘴粗话,但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们在各种层面适当“遭遇”一点粗话,未必是坏事。甚至,对社会有所了解——包括对社会的阴暗面、夹带有粗话的“社会语言”有所了解,有某种必要性。你想啊,对一个所谓的“坏东西”,我们是一点都不了解好,还是了解了之后远离好?

再说了,讲“粗话”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接受的,面对坏人坏事,面对不公,发怒甚至飙出几句“粗话”,释放自己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姑且认定,家长可以通过无微不至的保护,让孩子与“坏东西”绝缘,孩子天真地、理想地在“瓷器”里长大成人。但是有没有想过,当孩子有一天无法继续在“瓷器”里享受保护,而必须自己出去接受风雨洗礼时,怎么办?他们乍见那些“坏东西”,会不会惊愕得傻眼、喘不过气来,以至于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显然,一个对“坏东西”毫无认知、毫无防备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就此而言,与世界万物同步性接触,包括对所谓的坏话、坏事建立起某种印象,是有必要的。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最好的、负责任的教育方式。

总之,反对粗话上书本,也许初衷是好的,但切不可犯绝对化、梦境化的错误,更别说,以一种贵族化的意识随意挑刺了——我们大都是寻常人,又有几个“贵族”?坚持高贵抑或高雅的立场是对的,但高贵抑或高雅的人格,恰恰更会在处事时展示包容、宽让、理性特质。说到底,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我们不妨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信心,多一点耐心,在他们学着自己处理问题、消解疑惑时,我们可以把高举着的“保护伞”和“净化器”拿开。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伍里川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