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问答 >正文

读懂苏格拉底,浑身都是被讨厌的勇气

发布时间:2024-04-01 09:03于新时来源:

导读苏格拉底的一生,可谓备受争议和嫌弃,然而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思想主要通过他的学生,尤其是柏拉图的著作传承下来。苏格...


苏格拉底的一生,可谓备受争议和嫌弃,然而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思想主要通过他的学生,尤其是柏拉图的著作传承下来。苏格拉底常被描述为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常穿着简陋的衣服,在雅典街头徘徊,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


苏格拉底 Socrate‎ (1971)截图

苏格拉底的哲学探究方式以对话和提问为核心,他创立了所谓的“苏格拉底式问答法”,通过连串的问题引导对话者进行深入思考,挖掘问题的本质。

他强调知识的自我发现过程,认为真理是通过内省和批判性思维揭示出来的。这种方法挑战了当时社会的常规思维,特别是对那些自认为已经拥有所有答案的人。

他批评雅典的民主政治和当时的政治家,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智慧和道德洞察力。这导致他与雅典的许多权力阶层人物产生了冲突。他的这些行为被认为是破坏传统价值观和威胁到年轻人的道德观念。最终,苏格拉底因被控诅咒神灵和腐蚀年轻人的思想而被判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卫所绘(1787年)。

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教导,为我们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勇气,这种勇气源于内心的坚定和对智慧的不懈追求。

“杠精”苏格拉底

为什么和他们不一样?

01

在苏格拉底之前并不乏对世界充满探索精神的哲学家,他们关注万物的自然本性,研究如何把哲学作为生活方式……

甚至,苏格拉底和后来被诟病的智者学派,在哲学实践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鼓励批判性思维,质疑传统观念和权威。

差别就在于,“智者”更像是最早的“公知”和“补习教师”,他们将知识和教育作为谋生手段,在主张民主的雅典社会帮助少部分富有的雅典人提高了政治地位。


智者传授演讲、辩论和说服的技艺,帮助年轻人出人头地。图为《伯利克里葬礼发表葬礼演说》油画(1852年)。

智者所遭遇的最猛烈的抨击,还是来自于柏拉图,他通过大量以苏格拉底和智者为主角的对话,让“智者”一词彻底沦为贬义,专指那些靠着似是而非的论证招摇撞骗的“砖家”。

不过,乍看起来苏格拉底也“好不到哪去”,某些对话者指责他“扮猪吃老虎”,故作无知地对他人进行恶毒的嘲讽,典型的苏格拉底对话是这样的:

追问某个美德(例如勇敢、虔诚、节制、正义等)。

对谈者给出一个定义。

从这个定义出发,给出对话者难以接受的反例或者推导出某种荒谬的结果。

对话者修正他的定义。

给出新的反例或新的归谬论证。

几次反复后,对话者意识到他无法给出一个前后融贯、普遍有效的定义,承认他的无知。

苏格拉底欣然分享他的无知,整个对话在困局中收场。

上下滑动学习苏格拉底如何“驳倒”他人

但是苏格拉底和智者不一样。首先,诘难法是一种探寻。它探寻的对象是真理,反驳并不是它的目的。他关心的并不是什么随便的事情,而是指向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其次,问答的参与者应当只回答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或者说必须表达他自己真正接受的伦理观点,因为对道德真理的追寻必须要求参与者的真诚。

此外,诘难法必须要给出一个恰当的、准确的定义,它刚好把要定义的对象囊括进来,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

最后,即使我们不能直接断定一个道德命题是不是实质上正确,它至少可以帮助我们从形式上考查该命题能不能和我们广泛接受的其他道德信念相容。

这样,诘难法除了帮助我们澄清原有的错误信念外,更在不断推进我们的哲学思考,以研究最高贵和美好的事物

“我知道我的无知”

但是我有我的坚持!

02

想必大家都听过那条著名的德尔菲神谕:没有比苏格拉底再智慧的人。

但苏格拉底本人可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并没有特殊的智慧。于是他就去找各种各样被人们看作有智慧的人:诗人、声名卓著的将军、匠人、智者甚至哲学家,最后却发现他们并不像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拥有超越凡俗的智慧。

苏格拉底由此得出结论:之所以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人,是因为只有苏格拉底知道自己并不拥有这种智慧。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这就是所谓的“苏格拉底式无知”。


但这并不是说他一无所知,而是说他宣称自己并不拥有一种特殊的学问或知识,尤其是智者们宣称的可以传授于人的那种智慧。

让人奇怪的是,苏格拉底一方面说自己无知,同时又说他的心中有一个内在而神圣的迹象或声音在指引着他,在关键时刻昭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苏格拉底也坚信自己从那里听到了超越习俗正义的判断,获得了具有无上权威的道德洞见。


德拉克罗瓦《苏格拉底与他的精灵》,巴黎波旁宫图书馆。

怀疑一切世俗权威的苏格拉底却从不质疑精灵或良心的声音,一向推崇道德论辩和推理却相信内心深处的神秘道德直觉,良心的绝对服从和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可以相容吗?

想想苏格拉底的结局:苏格拉底当年在对话中激怒的人指控他引入新的神和败坏年轻人,他在法庭上为自己的行动申辩,但并没有说服那些审判员:五百人大会上,有280票认为他有罪,220票认为他无罪。他本不必赴死,但他不愿接受其他的刑罚,最后激怒陪审团被判处死刑。

这无疑是因为苏格拉底一生都遵循着良心的内在呼唤,坚守他所认定的法则。

“你说的黑是什么黑”

知识和美德本质上是统一的

03

苏格拉底的无知和坚持看似矛盾,其实正好是辩证统一的,他不是故弄玄虚地装傻充愣,也不是因循守旧地去坚持,而这离不开他那分析的冲动

他永远在追问“什么是F”,他要分析的是事物本身,从而使得它的本质得到展现。而事物的本质或者说它的卓越性在古希腊语中用“aretē”来翻译,这个词本身还有“美德”的意思,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何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右)与学生间的哲学论辩。穆巴希尔《格言警句精编》,抄本(13世纪),伊斯坦布尔托普卡珀皇宫图书馆。

“aretē”并不必然是道德上的美德,只是一种优异的稳定品质,使得拥有该品质的事物能够很好地发挥它的功能。希腊人可以谈论一把刀的美德,这体现在它的锋利上。

美德通常被看作一种原初的内在价值,它不能被还原成其他规范性概念。这意味着,一个行动是正当的,是因为它来自特定的美德,而不是反过来认为一种美德是善的,是因为它可以导致正当的行动。

另一方面,美德通常会同希腊人所说的“eudaimonia”联系在一起。它通常译为“幸福”、“繁荣”、“福祉”或“美好生活”。它的本义是得到命运守护神的眷顾,不能混同于我们今天谈论的幸福感。

它和美德的关联在于,美德就被看作是促成或构成幸福的要素:有的哲学家坚持德福一致的主张,认为一个人拥有美德是使得他成为幸福的人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其他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美德是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

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需要培养自己的美德,以促成美好生活的实现。当然,这里的幸福概念本身也是道德化的:并非所有人所认为的幸福都值得追求,只有真正的幸福如此,而这样的幸福往往需要具有某种独立的道德价值。

这些对美德伦理学理论框架的描述虽然粗浅,但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奥古斯丁、阿奎那等人伦理思想的基本特质。

苏格拉底开启了以系统性方式探讨美德本性的哲学事业:他关注的不是零散的、分离的道德主张,而是一整套道德信念的有效性


《苏格拉底》罗马壁画(约公元前1世纪)

除了通过诘难法以否定方式考察信念系统的融贯性之外,苏格拉底还借助类比来推进他的论证:如果我们有理由认为A和B是相似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我们更熟悉的A的某些性质去推断B也具有相应的性质。

他常用来类比美德的是技艺(technē),有时也会拓展到算术和几何等知识门类。当我们掌握了一门技艺或知识,心灵实际上就获得了一种稳定的倾向,确保我们在给定的场合不仅能完成与技艺相关的活动,而且可以出色地完成。

例如一位琴艺出众的钢琴家可以出色地进行演奏,一位掌握速算法的学生也能迅速完成运算。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也是这样一种卓越品质或稳定倾向,一个勇敢的人并不见得得时时刻刻都在展示勇敢的品质,但只要需要,他就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很好地完成勇敢的行动。

这一类比论证更实质性的后果在于,它引导着苏格拉底进一步将美德这种心灵品质还原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知识。

因为真正掌握了一门技艺的匠人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他的工作,而且能够为与技艺相关的事项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能够解释一切得以运作的原因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生存,

而是生存得好。

生存得好意味着生存地高贵和正义,这就要求持续的理智探索,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指引。人生的道路上你需要哲学的深刻指引。


你觉得苏格拉底能带来什么启发

一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爆款好书

古代中世纪哲学十五讲

吴天岳 著

北大学子深爱的哲学史公开课

国内哲学史教材界的天花板

京东折扣+满减,到手低至5折

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志伟 著

一本正经但不刻板,

学院而不学究的西方哲学史。

十五堂课纵览西方三千年智慧历程。

京东折扣+满减,到手低至5折

-End-

观点资料参考:

《古代中世纪哲学十五讲》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