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问答 >正文

字与画间,看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

发布时间:2023-10-12 17:54高英爽来源:

导读承袭清宫旧藏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除典藏了古代朝鲜王朝对清宫的奏折史料,更有不少文物提供了解朝鲜半岛文化与艺术的管道,也呈现了中国汉字...

承袭清宫旧藏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除典藏了古代朝鲜王朝对清宫的奏折史料,更有不少文物提供了解朝鲜半岛文化与艺术的管道,也呈现了中国汉字与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巨大影响。澎湃艺术获悉,“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交会特展”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展出,展览以朝鲜与中国的使节往来为轴,进而呈现出朝鲜十八世纪黄与大清的艺术对话。

展览内容分为二个单元,分别为“使节游览”与“艺术交会”。第一单元“使节游览”透过文献与器物、书画呈现十八世纪的朝鲜王朝与明、清时期官民的往来与对话;第二单元“艺术交会”则从朝鲜王朝与大清王朝之间的艺术交会,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感与文化特色。此外,除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朝鲜王朝文物外,还有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日本大坂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馆藏单位藏品。

部分展品介绍

训民正音 朝鲜语学会影印本


朝鲜时代 1946年 训民正音 朝鲜语学会影印本 中国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

“训民正音”最初由朝鲜王朝第四位国王世宗(1418-1450在位)于1446年出版,正如书名,其主要目的在教导一般民众如何于日常生活中以发音文字表达思想。这种后来称为“谚文”或“韩字”的表音字母最初共计28字,颁行之后并未盛行,直到上世纪才被普遍使用,成为代表韩国主体性的一大特色。

字恤典则 朝鲜内阁活字本


朝鲜时代 1783 朝鲜内阁活字本 字恤典则

1783年,朝鲜国王正祖(1776-1800在位)颁布了一套办法,救济因饥荒而遭弃养或乞讨的儿童,这项准则以汉字与谚文并行的方式刊载于《字恤典则》。展示页面的右侧以汉字刊记“癸卯活印”,“癸卯”指的是刊印出版的1783年癸卯年,而活印则说明本书以“丁酉”活字印刷而成。丁酉字是1777年正祖刚上位时,由平壤监司以“甲寅字”为基础所造的活字。

那么“甲寅字”又从何而来呢?1403年,朝鲜设立铸字所用来造新的铜字,称为“癸未字”,此活字成为较早的金属活字,之后,世宗大王改进癸未字的印刷缺点,于1434年铸造了“甲寅字”。

安陵新迎图


朝鲜时代 约1786 传金弘道 安陵新迎图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1785年,安陵迎来了新上任的牧民官,这种记录盛大行列的画作称为“班次图”。如此壮盛的队伍让当时官员的儿子乐山轩印象深刻,并于日后请宫廷画家金弘道(字士能,1745-1806)将威仪之盛描绘纪念,虽然有研究指出笔法与金弘道风格相异,但仍不失一件18世纪的重要历史作品。

纵观全画,由掌旗的队伍作为开导,引领着后方的军牢、中军、乐队、女妓等,整支队伍包含了228位人物,31匹马驴,以及3辆座轿。特别的是,若将同时代申润福(1756-?) 的《年少踏青》与之相较,二件氛围不同的作品,却都出现相类的女妓装扮,让人一睹当时朝鲜女性的时尚世界。

文字图


朝鲜时代 文字图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本作由六件图画字组合而成,这种以具象图形妆点汉字的表现,常见于东亚汉字文化圈中,类似的形式在中国称为“花鸟字”、日本称“花文字”(HANAMOJI),朝鲜则称为“文字图”(MUNJADO)。虽然各区域的汉字设计在表象上看似相近,但韩半岛所展现的形制及取材更具独特性。朝鲜的文字图常以屏风的形制流行于大众市场,内容上,除了喜庆主题,许多作品皆偏好儒家理念,本件即为经典的范例。图面上由右至左的文字原本应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然而在收藏的历程中,忠、耻二字未能保存下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仍有许多韩国设计师利用文字图的特有手法,应用于现代视觉设计上,展现韩半岛令人惊艳的创造力。

虎鹊图


朝鲜时代 1850-1900 虎鹊图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将鹊鸟与老虎同时描绘于画幅上,艺术史上称为“虎鹊”或“鹊虎”图,这样的主题不约而同地出现于东亚各地画作,然而隐藏于图像之后的意涵却不尽相同。

研究指出,中国的虎鹊图主要流行于明代初期,擅长花鸟画的边文进、吕纪、以画虎闻名的赵廉应该都为此类画作提供不少助益。明初虎鹊图的意涵与其开国功臣刘基有所相关,刘基以众鹊噪虎的寓言,衍伸出政治上的意涵;在韩半岛,被视为山神的猛虎经常具有驱除厄运的功能,搭配上报喜的鹊鸟,充满了吉祥的意涵,进而成为深受欢迎的年画。

青花山水纹长方形水滴​​​​​​​


朝鲜时代 18世纪 青花山水纹长方形水滴 六田知弘摄影 大坂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藏

这件长方水滴,流嘴做成攀附壁面的小蟾蜍,顶面模印的图样是浮出波涛的神兽玄武,其喷吐的水雾正好接上流嘴的出水口。其余立面则以青花绘写山水诗文,一面题写“洞庭秋月”,呼应右侧明月当空,映照着岳阳楼及湖中轻舟的画面,其为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另一侧长边则描绘了孤雁横飞、文士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正对应着相邻短边题写的唐代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的诗句:“张翰江东去,定(正)值秋风时。情天(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精心配搭的诗文典故与优美的画面,共同营造出案头美好的风景。

青花山形水滴​​​​​​​


朝鲜时代 18-19 世纪 青花山形水滴 六田知弘摄影 大坂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藏

这件山形水滴,以深刻刀法营造出众多嶙峋的山峰层峦叠嶂的样貌,其间高低坐落着楼阁寺观,山头与屋瓦皆以青花晕染,增添苍秀之感,鲜明扼要地呈现出名山金刚山奇绝而秀丽的景致。18世纪的朝鲜画家开始绘写、纪录实地所见的风景,文人间也兴起旅游之风,其中金刚山不仅成为热门的绘画母题,亦凝缩为文士案头可观、可游、可把玩的立体山水。

青花龙纹罐​​​​​​​


朝鲜时代 18世纪中叶 青花龙纹罐 李秉昌博士捐赠/六田知弘摄影 大坂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藏

朝鲜王朝留下不少记录王室活动与仪式规范的“仪轨”,其中许多宴会场面皆摆设了成对的“樽花”,亦即插饰在大罐里的大型花艺作品。这些插花的大罐,有的是白瓷,有的则是描绘了云龙纹的青花瓷,此处展出的两件作品,器形与纹样布局皆与仪轨的图像十分接近。作为主纹的云龙纹,勾勒十分细腻有神,据研究,主纹饰通常是由画院派遣的画员描绘的,而从属的装饰纹样,则可能由分院的陶工完成。高达55-56公分的大罐,制作难度相当高,再加上富丽的纹样,展现出18世纪朝鲜陶瓷的精采。

葡萄屏风​​​​​​​


葡萄屏风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

表现葡萄的创作,自古便流行于东亚地区。葡萄不仅是美味食物,成串的果实与绵延的藤蔓,更传递出生生不息与丰饶的意涵。朝鲜时代,葡萄化身不同造形,应用于陶瓷、漆器、绘画等多样媒材之上。

就绘画的表现来看,朝鲜文人受中国文人画影响,经常利用墨色的浓淡呈现葡萄的样态,约莫在17世纪之后,葡萄及其藤蔓被绘于多折的屏风上,呈现出不凡的视觉气势。在这当中,18世纪画家吴南运(1753-?)利用葡萄藤蔓呈现出缓和的曲线,如波浪般的线条以律动的方式由左向右绵延伸展。相较于此,以绘制葡萄屏风而享有盛名崔奭焕(1808-? ),以更具动态、扭曲的葡萄藤贯穿八幅屏风,呈现出灵动飞舞的视觉效果。

册架图​​​​​​​


朝鲜时代 约1800-1900 册架图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画家利用书册、瓷器、以及花卉植物等堆叠出一幅悦目且富知识意涵的图画,如此构成的画面流行于朝鲜19世纪,一般称为册架图、书架图、文房图等,亦有照韩语中的发音Ch'aekkŏri 而译为“册巨里”。朝鲜册架图的形式表现基本上分为三类,除了以书册堆叠 ,亦常见以书架为主要结构,或将文物散布在空白的背景上。类似的表现形式,亦见于东亚其他区域。

有研究指出朝鲜首次出现册架图的描绘,可能来自于正祖所在的宫廷,之后这种充满博古知识的图画深受一般大众喜爱,在韩半岛造成不小的风潮,展现了东亚博古图画在不同面向的视觉魅力。

(本文整理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相关资料。)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