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问答 >正文

雨水,阳光,草木萌动:春在触手可及处

发布时间:2023-02-21 14:45:09甄妍中来源:

导读“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今日雨水,你的城市降下第一场春雨了吗?关于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今日雨水,你的城市降下第一场春雨了吗?

关于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在“冻”与“解”之间,雨水时节前后,北方经常会降下夹雪的雨,人立于早春的料峭中,在心里却已默认了春的到来,从今往后,催促着杨柳抽芽的风已不寒,烂漫的春天已在触手可及处。

雨水节气三候为: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如诗中所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木随阳气萌动而抽出绿芽。


早春的苏州园林

01 最微末者的节日

雨水并不是二十四节气中存在感较强的节气。

在节气的划分中,古人将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中间的节气称为中气。以春天的节气为例,立春、惊蛰、清明都属于节,而雨水、春分、谷雨都属于中气。

中气在流传中一般没有特别的文化或者仪式性的意义,这些节气是先民对天文、水文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当然,这并不代表这样的节气就了无生趣,它们自有其迷人处。

想到关于雨的诗歌,首先浮现在我们脑海的往往不是描写大雨滂沱场景的,而是那些描写绵密的、隐而不显的、却能唤醒沉沉土地的春雨的。因此,我们记取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北宋 赵令穰《春晓图页》

元稹为每一个节气写一首诗,关于雨水,他的《咏廿四节气诗·雨水正月中》写: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其中的一句“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可谓贴切,诗人们、以及千百年后我们总会在如雨水这样的早春时节感受到一种不确定性:春天真的来了吗?这样和煦的风和阳光能够永续吗?


清 汪梅鼎 《春梦绮霞图》

春雨是珍贵的。

《红楼梦》第七回里,薛宝钗在吃冷香丸。这个药最难得的就是“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天晒干研细,再用雨水这天的天上落水十二钱调和。

在场的周瑞家的听了,感叹道:“哎呀,这么说得三年的工夫呢!倘若雨水这天不下雨,可怎么着呢?”宝钗回应道:是啊,哪有这么巧的雨?另外还要白露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日的霜十二钱,小雪日的雪十二钱……周瑞家的听到这里忙说:“阿弥陀佛,真是巧死了人,等十年也未必凑的全呢!”

早春的雨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如民谚中所称,“春雨贵如油”,春雨的降落的时间与体量预兆着秋天的收成,所有的节气在时空中都巧妙地联系着。


清 王翚 《杏花春雨图》

雨水也是世间最为微末者的节日:在缛丽盛大的春还没有赶来时,小草首先挣破冰锁的土地,坚定地生长,如孟郊在《春雨后》所写: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比起“一川烟草平如剪”“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所认为的,只有万千株小草才能微弱地摇曳出一个春天,《春雨后》单单一个“争”字更有力量,这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奋力拼搏。

宋代诗人李纲专为小草写了一首诗,名为《咏草》:

梦觉池塘碧草萋,风摇烟湿已菲菲。

绵联山色不知远,惆怅王孙何日归。

微质亦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芳根纵腐犹能化,舞蝶流莺到处飞。


明 朱瞻基 《唐苑嬉春图》局部

南宋诗人周密在《野步》中写:“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诗中微观草丛中的蝴蝶,以一个“烂醉”将其意态和盘托出,新奇又生动。


南宋 李德茂 《芦洲蜂蝶》

02 獭祭、鸿归:生机勃发的早春世界

雨水一候的候应为“獭祭鱼”。


水獭

你或许会发现有一款名为“獭祭”的日本酒非常受欢迎,但是獭祭这一典故绝对是中国的原创。

《吕氏春秋·孟春》中说:“鱼上冰,獭祭鱼。”东汉高诱注解:“獭,水禽也。取鲤鱼置水边,四面陈之,世谓之祭。”聪明灵巧的水獭吃鱼时喜欢挑喜欢的部位吃一两口就扔掉,它的吃饭现场总陈列着很多鱼,另外,水獭很喜欢做出一种站立着搓动前爪的动作,很像在拜拜。这两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古人将其附会为在祭祀。


水獭在吃鱼

水獭在古代志怪小说中经常出现,它会化为人形与人交往,比如《搜神记》中记载一位丁生遇到一位美丽的青衣妇人:

吴郡无锡有上湖大陂,陂吏丁初,天每大雨,辄循堤防。春盛雨,初出行塘,日暮间,顾后有小妇人,上下青衣,戴青伞。追后呼:“初掾待我!”初时怅然,意欲留伺之,复疑本不见此,今忽有妇人冒阴雨行,恐必鬼物。初便疾行,顾见妇人,追之亦速。初因急走,去之转远。顾视妇人,乃自投陂中,汜然作声,衣盖飞散。视是大苍獭,衣伞皆荷叶也。此獭化为人形,数媚年少者也。

不同于狐仙经常出没在荒郊野岭、乱世枯林中,水獭生活在水边,它化为人形出现时,总是“荷雨蒲风”,水獭会化为少女,“乘船采菱,举体皆衣荷叶”,有的水獭化作人形后甚至会背诵湘江边屈原写作的与山神水鬼相关的《九歌》,极诗情画意。


清 张若蔼画墨妙珠林(卯)册“雨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

画中刻画有水獭捕鱼场景

作为二候候应的鸿雁在古典中国则是一种非常庄重而传统的动物。古人以鸭科雁属鸟类中的大者为鸿,小者为雁,关于鸿雁的诗文总是忧伤而典雅——如“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朱耷 《芦雁图轴》局部

元好问为鸿雁所作的《雁丘词》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等句千古传颂。在本词的序言中,元好问写了这首词的令人感伤的创作缘由: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03 枝头春意闹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为《早春独游曲江》:

散职无羁束,羸骖少送迎。

朝从直城出,春傍曲江行。

风起池东暖,云开山北晴。

冰销泉脉动,雪尽草芽生。

露杏红初坼,烟杨绿未成。

影迟新度雁,声涩欲啼莺。

闲地心俱静,韶光眼共明。

酒狂怜性逸,药效喜身轻。

慵慢疏人事,幽栖逐野情。

回看芸阁笑,不似有浮名。

早春的山晴、冰消、泉动让诗人精神振奋,诗句像落珠一样轻快爽利。

在我们感受到春之前,山水、草木、禽鸟游鱼早得春意,阳光变得通透,风儿和煦,水禽的羽光彩熠熠,游鱼在刚解冻而显得格外清冽的水中游弋。



早春时节的北京卧佛寺

我们总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句子中得到一些鼓励。

画家也取其中诗意,如著名的《杏花鸳鸯图》,画中最主体的部分就是那株苍老的、但是笔直地挺立的杏树。它裂开的树身分出一粗一细两个连理枝干,枝干的顶部被截断,近乎枯萎,但它绝不是气息奄奄,相反,在它旁逸斜出的细干上开满了明艳的杏花。


《杏花鸳鸯图》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雨水的花信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这些花的盛开为三候报信。

杏花是其中最烂漫者,它不会遮遮掩掩,一开放就是满树的明媚,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即道出杏花之意态。

宋代赵昌的一幅《写生杏花》,仅画杏花一枝,花朵繁盛,显得春意盎然。笔墨精致秀雅,花瓣主要以白粉染成,只在花苞部份加染胭脂,玲珑剔透,花萼则以胭脂点染,色泽浓郁。


宋代 赵昌 《写生杏花》

明唐寅的《杏花》轴上,绘春杏一株,满树繁花,不着脂粉,花以浓淡墨点成。《杏花》轴上,唐寅题诗为:“新霞蒸树晓光浓,岁岁年年二月中。香雪一庭春梦短,天涯人远意匆匆。”


明 唐寅 《杏花》轴局部

04 去游春吧

是时候走到室外了。

中国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就是一幅关于春游的作品,这幅画卷由隋朝画家展子虔绘制,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

这是一幅山水画,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点缀其间。湖边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伸入幽静的山谷。人们或骑马,或步行,沿途观赏着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的胜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游艇缓缓荡漾,船上坐着的几个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间建有几处佛寺,十分幽静,令人神往。


在《游春图》出现之前,中国早期的山水画通常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而《游春图》中,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行于山水间的人衣袂飘飘,洒脱自在。唐代张彦远评价《游春图》:“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另一幅著名的游春图是《虢国夫人游春图》。这幅画卷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显赫一时的杨氏三姊妹在众女仆和从监的引导和护卫下,一行八骑九人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的情景。

图中人物神态从容,乘骑步伐轻松自如,人物服饰轻薄鲜明。一行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如花团锦簇。画中虽然没有青草绿木、归燕鲜花等典型的春天意象,但是人物意态悠闲欢愉,骏马脚步轻盈,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气息。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一幅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春郊游骑图》中,绘有七人骑马游春,中间一人上身呈正面,穿著与其他六人不同,应是画中的主人。前二人引导,后四人有的拿弓,有的拿毬棍,有的挟著琴,有的背酒,前顾后盼,各有神态。这幅画旧传为唐人所绘,树叶双钩填彩,岩石、流水和激湍都是仿古的钩勒法,且画中主人正面像类似明代中期画皇帝像风格,可能出自明代宫廷画家之手。


《春郊游骑图》

雨水时节叩响了春。美国诗人狄金森关于春意的来临有一首奇思妙想满溢的诗:

光的手指

温柔叩敲小城

“伟大如我,不耐等待

速速开门。”

“你来得太早”,小城回答,

“我睡意犹在

想我放行,你必起誓

绝不搅扰众人。”

轻浮的客人从命

可是一进城门

他笑颜初露

便惊醒了女郎与男子汉

池塘居民

高兴地蹲起

喧喧问候,小小飞虫

也举杯畅饮光芒

“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如果说立春是春的建始,那么雨水就是真正的春的到来。


编辑 | alune

主编 | 魏冰心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