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问答 >正文
如何用好“一四五”工作机制?我们解锁了小渔村的“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2-11-29 16:40:29易庆苇来源: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今年以来,茂名市委、市政府在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总结形成茂名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为全市乡村建设提供了方法遵循。如何用好用活“一四五”工作机制,用系统思维谋乡村发展?记者以电白区南海街道晏镜社区塘霞村为典型,用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了蹲点采访。
11月29日《南方日报·电白视窗》封面报道
周末,位于电白区南海街道晏镜社区塘霞村的晏镜疍家墟三期工程仍在抓紧施工,塘霞客厅、停车场、酒店等建设现场,工人忙碌作业冲刺年底前建成。从外观上看,这些雏形已现的红砖建筑与此前建成的塘霞俚街融为一体。
一年前启动的晏镜疍家墟项目,不仅提升了塘霞村的乡村风貌,更是让当地的特色产业、文化在延续中升级。“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卖风景、卖体验,塘霞乡村振兴的产业链越拉越长。”村民看到疍家墟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笑开怀。
遵循“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体系,抓住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四大要素,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五项工作模式——正是在塘霞村等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茂名总结形成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
如今,乘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东风,以俚族、疍家及渔商文化为内核又凸显茂名“趁墟”文化的晏镜疍家墟项目有序推进、专业运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因势利导
融入茂名乡村发展大势
海浪反复拍打岸边礁石,千百年来塘霞村依偎在晏镜岭,世代以打鱼为生。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塘霞村的特色在哪里?塘霞村迫切需要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茂名晏镜疍家墟塘霞俚街与皮鞋街。刘栋铭 摄
“随着周边发展变化,塘霞村毗邻美丽的‘金色童子湾’和冼夫人剧景基地的文旅资源优势越加凸显,是中国第一滩——晏镜岭‘两点一线’黄金海岸带上的重要节点。”驻晏镜社区第一书记刘明璐说,“正是看准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晏镜疍家墟打造成为一个乡村振兴的样板墟。”
茂名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强县行动和“百墟千村振兴计划”,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各地依托本土资源,以墟镇、乡村为对象,打造独具特色的油城墟、疍家墟、窦州墟、高凉墟、橘州墟5条样板墟和“一湖一湾一港一城一区一带”6个示范群建设。
如今,晏镜疍家墟项目建设已经进入第三期。红砖建筑塘霞客厅已展露外形,建成后将展出塘霞乡村振兴成果,提供旅游服务。“从一期、二期到三期,我们严格按照前期规划设计延伸拓展,最大程度地让其风貌、功能保持协调性。”水东湾新城华侨城项目管理处项目主管刘志文说。
晏镜疍家墟建成开放后,成为远近热门景点。水东湾新城 供图
“塘霞村的蝶变不仅仅是风貌上的。”参与前期调研和动员工作的晏镜社区副主任严金说,村内污水管网修建等看不见的环节是最早施工的,而“四小园”平整绿化、道路硬底化等工作也伴随项目同步推进。
“随着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沿线的开发建设,晏镜疍家墟还将融入并借力这条‘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滨海旅游带,发挥更大的节点作用。”刘明璐说。
系统思维
让乡村建设更加协调可持续
“有项目就要有谋划,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一些乡村建设并非缺项目,而是缺乏谋划,从而产生项目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后果。”茂名市委政研室主任王志军认为,晏镜疍家墟项目之所以成为样板,最关键的是运用系统思维谋划项目。
茂名南海岛晏镜疍家墟凸显俚族、疍家及渔商文化风貌,图为塘霞村停车场入口独特的标识。刘栋铭 摄
高璇,是广州筑梦乡村文化旅游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驻场设计师。她的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塘霞村量身定制了一套墟村联动的建设方案。
“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还要考虑好后续运营管理的问题。”高璇说。一年来,她的工作是根据规划图将各模块细化成具体的设计图纸,持续将概念变成现实。
在塘霞俚街入口,一块晏镜疍家墟导览图引人注目。里面除了标识出公共服务点位,还包括了20个各类工作坊、书屋、餐厅和商铺。开墟以来,华侨城运营团队策划了多场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晏镜疍家墟从概念变成现实,从规划走向运营,正是茂名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首先明确的“一套流程体系”,即“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
“前些年乡村还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各地更多采用的是设计施工一体化,而忽略了前期的策划规划,尤其是后期的运营和管理。”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叶红认为,“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乡村的项目通常分散、规模较小而且可变因素多,采用‘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体系,多专业、多团队联动,才能很好地适应乡村的现状及发展需求。”
小家庭周末到晏镜疍家墟放松。江健平 摄
据悉,疍家墟项目全部落地后,在成果共创共享的模式下,村集体的营收也将实现多元化。“我们做了估算,在景区的带动下,预计20年租期内可以给村集体创造3000万元以上收入。”晏镜疍家墟项目华侨城运营商负责人杨平说。
动工建设一年后,小渔村旧颜换新貌。站在村里眺望,可见错落有致的红墙泥瓦房、充满韵味的俚人塔寨和城楼、已具规模的俚街、臭皮匠博物馆、塘霞客厅等。
留住乡愁
逐步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一四五”工作机制强调“四大要素”,包括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
潘富国重启皮鞋生产线。图为他家工厂工人忙生产。邹祥亮 摄
进入疍家墟,必经一条皮鞋街。“鞋二代”潘富国的鞋厂正在装修临街体验店。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晏镜皮鞋厂达300多家,但后来渐渐式微。看到村里的变化,前几年外出谋生的潘富国返乡重操旧业。“工厂现在以外单加工为主,年产一万双鞋。现在有了皮鞋街,前店后厂模式还能扩展渠道。”潘富国说。
乡村旅游要吸引人,也要留得住人。“我们正在把村中原有的产业文化挖掘出来,打造可体验、沉浸式的旅游互动项目,通过旅游带旺皮鞋、捕鱼等传统产业。”刘明璐说。
皮匠体验坊供市民游客体验皮鞋制作过程。刘栋铭 摄
如今,塘霞村的制鞋工匠进驻皮匠体验坊,带领游客体验手工制作皮鞋;依托美丽的晏镜岭童子湾风光,塘霞又兴起了摄影产业,谋划打造疍家文化拍摄基地;不少村民开始考虑把房子改造成民宿,让游客留下来深度游……村里的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
茂名市委党校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宋秀波认为,“四大要素”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的深刻理解、深度融合。
“一套流程是方法,四大要素是目标,五项工作是手段,整套工作机制各有侧重,也互为支撑。”叶红认为,“‘一四五’工作机制不仅是解决建设随意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乡村持续发展的问题。政府—企业—村(包括村民)—专业团队多方联动非常重要,应明确各方权责和联动机制,才能真正落实好工作机制。”
专访
茂名市委党校决策咨询中心主任宋秀波:
要将“一四五”工作机制应用到乡村建设实践中
塘霞村结合乡村资源禀赋系统规划打造的晏镜疍家墟项目,留住了乡愁,也拉长了产业链。曾经外出谋生的村民如今返乡工作,为家乡的变化喝彩。
“塘霞村的发展就是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茂名市委党校决策咨询中心主任宋秀波近日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茂名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具有战略性、系统性、长远性、实操性,相关部门和基层干部应深入学习这个工作机制,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好。
南方日报:作为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在茂名的一个生动实践,塘霞村的打造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如何提出来的?
宋秀波:茂名正在深化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位于塘霞村的晏镜疍家墟项目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示范平台。塘霞村的打造计划是茂名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茂名乡村发展实际,深度提炼茂名乡村建设的特色,深刻总结茂名乡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在于依托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建设滨海乡村旅游带。
南方日报:在晏镜疍家墟的打造过程中,“一套流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宋秀波:“一套流程”是“一”,是指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套流程。一个项目要成功,一个地方要发展,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的操作执行都非常重要,环环相扣。
在塘霞村的发展过程中,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亲自把关,进行了前期调研和初步策划,而后组织筑梦乡村研究院、华侨城、广东南越文化旅游公司对其进行项目规划,提出塘霞村乡村振兴概念性设计方案,才有现在我们看到的相应的建设、配套的运营、完备的管理过程。可以说,塘霞村的发展就是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
因此,要确保规划落地见效、落地长效,必须在策划上做足功夫,不要怕花时间,不要怕花人力,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多方调研、多方论证。
南方日报:晏镜疍家墟的实践如何把握“四大要素”?
宋秀波:“四大要素”是指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塘霞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工作组充分摸底塘霞原有产业结构,出台实施晏镜疍家墟产业发展十项措施,积极推进“以产带村”,加大摄影、文旅产业赋能,扶持皮鞋产业升级,推动渔、工、文、旅融合发展就是产业筑基的体现。
在文化铸魂方面,项目讲述疍家文化、俚族文化以及渔商文化,让本土文化“开口说话、开声唱歌”。风貌塑形关系到一个地方的产业主题和文化格调,塘霞村通过疍家墟、有福城、晏镜岭等景观设计把本地唯一的、独特的产业和文化塑形,成为了一种让游客铭记的地理标志。
功能强村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村作为实现公共服务共享的社会基础,要让村民在托育养老、教育文体、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享受发展成果,让村民享有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二是发展中对外所具备的功能,例如滨海乡村旅游带现在已具备或者正在开发升级的临港商务、滨海运动、文化表演、摄影拍摄、精致露营等业态,也是村建功能化的一种展现。
南方日报:如何理解“五项工作”在乡村建设中的意义?
宋秀波:“五项工作”是指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这“五项工作”是聚焦“四大要素”来推进乡村振兴要遵循的原则,也是具体工作内容。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强需要多元主体的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中,有高端策划、有完整规划、有精心设计、有政策保障、有资源整合、有人力推进,才有发展的可持续性。
茂名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
一套流程
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
四大要素
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
五项工作
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
【原标题】
用好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以系统思维推进乡村建设
解锁小渔村的“振兴密码”
【南方日报记者】刘栋铭 邹祥亮
【作者】 刘栋铭;邹祥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如何用好“一四五”工作机制?我们解锁了小渔村的“振兴密码”
- 11月29日零时起,东莞汽车客运总站长途班车、南城汽车客运站、汽车客运东站、城市候机楼暂停发班
- “第一朗读者·诗剧场”在南头古城浪漫上演
- 距深圳东南约250公里,我国最大深水气田群年产天然气创新高
- 兴宁市畅通物资输送渠道,保障临时管控区群众生活秩序正常稳定
- 连南三江人大代表织密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 三套组合拳,解码龙岗街道“两新”党建新动能|龙岗两新在行动④
- 盐田:坚持以快制快、织密筑牢防线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 中集海工与新加坡高校联合推进碳捕捉项目
-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南园!南园街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
- 广东省计量院15个国家计量比对项目获满意结果
- 两年带来611家企业!粤桂两省区构建可持续社会帮扶新机制
- 石碣镇为70户困难老兵打造“安居屋”
- 家用与越野合体,智能小车成香饽饽?丨289号车库
- 纪念山东微生物学会创办70周年大会暨微生物前沿论坛在青岛举办
- 枣庄市峄城区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王传喜的一天:共富路上“忙不停”,代村建起田园新城
- 枣庄峄城中石油昆仑燃气发电项目践行双碳战略,赋能绿色发展
- 潍坊海警局多措并举开展辖区普法宣讲活动
- 昌邑市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服务中心:做企业“贴心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东营市出台乡镇(街道)社工站管理办法
- 山东:严阵以待 全力备战森林防火期
- 宛若人间仙境!济宁泗水薄雾笼罩 现平流雾景观
- 精准治污!东营市为河海排污口“上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