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问答 >正文

禅宗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是什么意思(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

发布时间:2022-09-24 18:19:14姜厚仪来源:

导读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禅宗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是什么意思,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禅宗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是什么意思,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2、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3、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4、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扩展资料:禅宗故事--菩提本无树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

5、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6、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7、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8、”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9、”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

10、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11、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12、”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

13、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一众皆惊。

15、五祖观后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16、”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静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举手投足赫然而生,"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

17、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18、慧能的意思"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19、"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20、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21、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对世界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

22、故人会有烦恼,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

23、要知道,世界上万物都是终须败坏的。

24、所以是虚妄的,不是永恒的,不应该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恋它。

25、所谓万物皆为我所用,并非我所属。

26、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27、五祖的意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着,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28、’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着,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着些什么?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

29、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

30、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

31、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32、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

33、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

34、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35、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

36、《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

37、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

38、这种果子可作念珠。

39、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

40、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41、” 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42、”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

43、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44、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

45、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

46、这个问题,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引起长期争论。

47、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

48、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华严宗更把“有情”众生的佛性与“非情”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

49、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50、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

51、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52、玄:佛教术语,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

53、《信心铭》:“不识玄者,徒劳念佛。

54、”对于佛教徒来说,通晓玄机,是至关重要的。

55、西方:佛教术语,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

56、过去,佛教徒认为:东方日出,是万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才是万物终归之处。

57、因此,传统的教义都认定佛教徒要以西方(或称西天)为其归宿。

58、惠能的这个观点,实是对西方“净土”的否定,为“顿悟”成佛提供了理论根据。

5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菩提本无树。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