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机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阮祥燕:建议允许无子宫女性找、单身女性冻卵

发布时间:2024-03-09 17:57窦振瑞来源:

导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我认为在严格掌控医疗指征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因为那些因医学治疗后损伤或无子宫导致不孕的女性也有生育的权利...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我认为在严格掌控医疗指征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因为那些因医学治疗后损伤或无子宫导致不孕的女性也有生育的权利。”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表示。

经济观察网3月7日获悉,阮祥燕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的议案与生育力保护相关。阮祥燕建议:

针对因医学治疗后损伤或无子宫导致不孕的女性,应该允许;

针对社会性因素导致的生育意愿下降,应该试点性放开女性年龄相关的生育力保存,允许单身女性冻卵。

两会前,阮祥燕团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661名医务工作者做了问卷调查,对638名非医务工作者做了匿名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约四分之一接受过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未被医生告知治疗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生育力。

调查还显示,针对因医学治疗后损伤或无子宫导致不孕的患者,67.47%的医务工作者和62.23%的非医务工作者支持。90.02%的医务工作者和89.34%的非医务工作者支持与年龄相关的卵子冻存。

对话

经济观察网:两会前,你对上千人做了问卷调查,关于和冻卵的调查结果是怎样的?

阮祥燕:针对因医学治疗后损伤或无子宫导致不孕的患者,67.47%的医务工作者和62.23%的非医务工作者支持。

很多患者因为疾病导致子宫内膜被破坏或切除子宫,这些女性如果想要孩子,就需要,但目前中国不允许,这就造成一个矛盾,要么她们花巨资到国外去,要么选择“地下”,非常不安全。我认为在严格掌控医疗指征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因为那些因医学治疗后损伤或无子宫导致不孕的女性也有生育的权利。

90.02%的医务工作者和89.34%的非医务工作者支持与年龄相关的卵子冻存。允许与年龄相关的卵子冻存,其实就是指允许单身女性冻卵,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巢功能会衰退。

有个有趣的数据,因年龄相关的卵子冻存中,主任医师中持不支持态度的占比最高为7.56%,其次为副主任医师7.35%,住院医师全部持支持态度。住院医师刚好也是年轻人,他们或许观念更新了,或许是自身就有冻卵需求。

经济观察网:为什么支持和冻卵的医务工作者比例会比非医务工作者要高?

阮祥燕:我们医生会知道,一些人真的是没有子宫,她们有需求,很多人不得已到国外或“地下”,冒着很大的风险。她们就是需要孩子,为什么不能放开?医生会更知道她们的迫切需求。

那些不支持因医学治疗后损伤或无子宫导致不孕的女性冻卵的人,一般都是自己有子宫的,要是自己也失去了子宫,100%会支持的。

允许与年龄相关的卵子冻存也很重要。很多单身女性专门去国外冻卵,把钱送到国外。不冻存20颗以上的卵子,是很难有孩子的,但冻这么多颗得往国外跑多少次、得花多少钱呢?

经济观察网:从问卷结果来看,大家对卵巢功能和生育力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如何?

阮祥燕:有80%的医生表示会为患者进行卵巢功能和生育力的治疗措施,这并不算特别高。而且需要看到,样本中多数医生来自妇产科或者生殖医学科,其余科室如儿科、血液科、肿瘤科、乳腺科的医生参与较少,那些科室对卵巢功能重要性的认知可能会更少。

23.9%的医生认为若在进行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和生育力的治疗前未告知可能的危害,不应该负相关责任或法律责任。我认为国家或地方医政部门要严格规范相关医疗告知,医务工作者有责任与义务履行必要的风险告知义务,并建议患者放化疗咨询生育力与卵巢功能保护保存的方法。为什么调查中会有近四分之一的医生觉得不需要负相关责任?因为他们对卵巢功能和生育力的重要性还没认识到。

96.87%的非医务工作者能认识到卵巢的生育功能,抗衰老功能得到了85.27%的受访者认同。但是,卵巢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等问题的功能,仅63.48%的非医务工作者知晓。

很多女性找到我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冻存卵巢组织的机会。我会问她们,手术前,大夫有没有给你交代手术会影响到卵巢功能的问题?有的人会说从来没交代过,有的人说交代过,但交代的只是将来可能不能生育了,没想到对健康还有影响。有人告诉我:“要是知道对健康也有影响,我肯定来冻存卵巢组织了。”

经济观察网:你去年的建议也聚焦于生育力保护。去年提建议后,有看到一些回应或进展吗?

阮祥燕:去年两会我提出要建立国家级生育力保护中心后,一些学术团体、媒体、公益基金以及医疗机构开始重视生育力保护问题,但政府层面的行动还是比较少。所以今年我要进一步呼吁,希望国家层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加快建立国家级生育力保护中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张铃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关注健康领域大公司、大医生、重要事件、人物 邮箱:zhangling@eeo.com.cn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