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机 >正文

安踏体育股价连涨3个交易日,日前官宣收购国产瑜伽品牌,加码女性运动市场

发布时间:2023-10-18 17:38封莺绿来源:

导读 继收购斐乐(FILA®)、亚玛芬(AMER SPORTS®)等知名服装品牌后,安踏体育(02020.HK)再有收购新动作,计划买入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


继收购斐乐(FILA®)、亚玛芬(AMER SPORTS®)等知名服装品牌后,安踏体育(02020.HK)再有收购新动作,计划买入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共计75.13%股权。

具体来看,10月16日早间,安踏体育发布公告称,旗下附属公司于10月13日与伊娅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的若干股东分别订立若干买卖协议,共收购75.13%的股本权益,不过暂未披露具体交易金额。


据悉,伊娅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经营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该品牌专门打造适合亚洲女性身材和肤色的运动服装款式,拥有“腰精裤”、“云感裤”等明星单品,天猫旗舰店上的售价多在299元至849元之间,素有“平替版lululemon®”的称号。

钛媒体APP了解到,早年间Maia Active®的发展主要依赖线上渠道,2019年正式布局线下,并在上海新天地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后。2021年,Maia Active®新增15家门店;2022年初,该公司完成C轮融资,并曾预计当年底线下门店增至50家。

对于这笔收购案,安踏体育在公告中表示,Maia Active®业务在女性消费者中,尤其是在瑜伽运动品类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建立了消费者品牌心智,具备未来增长潜力,公司认为收购事项对集团旗下女性业务板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将进一步强化品牌组合。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Maia Active®能被安踏体育收购,其主打的女性运动市场是关键。安踏体育资本的加持可助力Maia Active®在女性用户市场上加大与以lululemon®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博弈;将Maia Active®收入囊中,也可以弥补安踏体育在女性运动市场上的不足。

麦肯锡发布的2023全球体育用品业报告显示,女性更注重健康、渴望高质量产品和体验,强调身心健康,更愿意通过在体育上的消费塑造自己,其中,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频率是男性的1.25倍,在运动和健身上的花销平均高出15%-20%。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体云动和万博宣伟联合制作的《2022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则指出,女性已成为健身消费市场主力。

面对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女性市场是体育行业未来增长的重要机遇,加大女性运动产品投入的同时,在营销上也越来越关注女性运动员。

国际运动品牌方面,耐克表示将持续加大对全球女性业务的投入;美国品牌安德玛首席执行官Stephanie Linnartz也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女性产品将是品牌建设的重点;德国运动品牌彪马、美国跑鞋品牌New Balance®等均签下了多位女性运动员。从女性运动视角切入的lululemon®,不断通过新品类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继推出女鞋等新品类之后,还将推出紧身裤。

国产运动品牌方面,李宁曾于2016年收购美国女子运动品牌Danskin®;特步国际推出了主打女性服装市场的“半糖”女子系列;361度打造了“女子健身局”等自有IP赛事。安踏体育也曾在今年4月签约了首位中国女性篮球运动员王思雨,一方面助于推动女子篮球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则进一步丰富安踏体育旗下的篮球产品矩阵。

二级市场方面,自官宣上述收购案后,安踏体育股价迎来一波小高峰,10月16日至今已连涨3个交易日,截至发稿前,公司股价报94.7港元,涨4.12%,成交额为8.03亿港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2682.49亿港元。


券商方面,近期多家机构纷纷对安踏体育给出评级。其中,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安踏体育“买入”评级,认为预期还有上升空间,目前正检视预测,目标价129港元。该行认为,公司三年目标高于预期,预计安踏体育品牌的零售额将以10%-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公司将专注于“大众定位,品牌向上”策略,即在维持大众市场定价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性价比。

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安踏体育“买入”评级,继续看好其作为国产多品牌体育用品龙头于逆境下彰显经营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长期战略明确、多品牌多点发力,2022年-2024年盈利预测不变,对应2022年-2024年EPS为3.03元、3.86元、4.85元。

海通证券亦在研报中指出,持续看好国内运动渗透率持续提升+运动市场高集中度下龙头企业的业绩韧劲,建议重点关注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滔搏、李宁;全球出行复苏下,建议关注行业竞争格局集中,盈利水平仍具持续提升逻辑的低估值标的新秀丽,海外品牌库存清理效果已显,伴随渠道商库存进一步消化,制造行业需求能见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优质龙头企业华利集团、申洲国际。(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