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正文
基辛格去世,他曾到访深圳,是粤菜迷
发布时间:2023-11-30 16:39路俊雪来源:
据美国媒体29日报道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
享年100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基辛格是著名的国际关系和战略学者、知名外交家。在中美关系史上,基辛格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他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从1969年起,基辛格直接参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多项重要事件和主要进程,是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推动者、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尤其是他本人1971年实现的对中国的秘密访问和他陪同尼克松总统夫妇1972年的访华之旅,不仅对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际关系的格局变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基辛格与广东有不少交集。在70年代初,为中美建交而秘密访华的基辛格于途中,在机场吃过广州泮溪酒家的师傅们为其制作的菜点。1980年,泮溪名厨赴美国巡回表演时,基辛格曾以每位100美元的标准在纽约“大鸿运”酒楼包下整席,对像生冷拼盘、广州烧牛柳等菜点极为赞赏,宴罢与厨师合照,并题词、签名。
20世纪90年代,基辛格来深圳博物馆参观。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于不久前出版。博物馆工作人员送了一本崭新书籍给基辛格。
△基辛格在参观深圳博物馆时题词。
“我一生中的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
今年10月24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基辛格在获奖致辞中说,“我一生中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与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基辛格呼吁美中两国共同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正如我50年前所相信的那样,我们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出路”。
△基辛格(中)出席在纽约举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犹太裔。在他15岁那年,一家人被迫远走他乡,几经辗转来到美国纽约。初到美国时,基辛格一边读夜校一边在工厂打工,拿下高中文凭后被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录取,主修会计专业。
受战事影响,基辛格尚未完成学业便应征入伍。因军旅生涯表现出众,基辛格被授予铜星勋章。战争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深造,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
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基辛格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职,成为多位总统参选人争相竞逐的专家顾问。尼克松就任总统后,委任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
1971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他取道巴基斯坦,带着重要使命踏上中国的土地,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此后50多年来,基辛格持续推动美中关系发展与美中交流。基辛格获197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年轻时的基辛格。
“对中国而言,基辛格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表示,基辛格是开创中美“破冰”的历史人物,对中美关系作出了划时代的历史性贡献。
“感谢你们的精美佳肴,比在纽约时的更佳”
今年7月,基辛格开启了百岁生日后的首次访华之行。此次中国行的一个重要看点是“双百”的时间节点——今年5月27日,基辛格刚度过百岁生日,且从1971年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算起,他访问中国已有逾百次。
“此访我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在与中方官员的会见中,百岁基辛格如此界定此行。
回顾往事,在基辛格逾百次的中国之行中,他曾多次走进广东。
1985年,基辛格第十次来中国。在广州,他慕名到荔湾区清平街自由市场参观。当时,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安哥记录下了这一场景。
△1985年,基辛格参观广州清平街市场。(安哥 摄)
安哥回忆,基辛格来访期间,除了官方安排的会见和宴请等活动之外,基辛格还在去飞机场之前临时要求到清平街自由市场去逛逛。那时,广州的自由市场已有相当规模,清平街自由市场算是规模最大的。那时,基辛格的太太还在市场里买了一只古董盘子,在去机场的车上开心地拿给大家鉴赏。
对于基辛格而言,广州的清平街是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标杆,得以通过此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
1987年秋,基辛格以学者身份到访广州,自行来到泮溪酒家,再次品尝了像生冷拼盘、八宝冬瓜盅等名菜。至今,泮溪酒家的接待档案中,还保留着基辛格伉俪当晚与服务员的留影以及即席写下“感谢你们的精美佳肴,比在纽约时的更佳”的赞语。
△1987年,泮溪酒家接待基辛格。广州日报图
基辛格与深圳有不少交集,他说“我喜欢深圳这座城市”。深圳特区报记者唐亚明曾在1996年基辛格来深圳时专访过他。在他的印象中,基辛格随和、睿智,对深圳评价很高,对基辛格的去世,他表示很震惊,“他对中国很友好,让我非常敬佩。太遗憾了,还以为他会再来深圳。”
1996年12月,已经73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以他创办的战略咨询公司基辛格事务所董事长的身份,首次访问了深圳。
1996年12月5日上午,基辛格博士一行在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首先登上国贸大厦旋转餐厅观看市容,接着又参观了深圳十五周年成就展、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深圳美丽的市容市貌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给基辛格博士留下深刻印象。
基辛格说,深圳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非常了不起。深圳城市规划合理,建筑漂亮,特别是景点建设独具匠心,我喜欢深圳这座城市。深圳的成就证明了中国人具有卓越的奉献精神和创造能力。
传记作者讲述:
他的秘密访华打开美中关系新局面
2020年,美国历史学家、范德比尔特大学历史教授托马斯·施瓦茨为基辛格撰写《亨利·基辛格与美国权力:一部政治传记》。今年6月,南都、N视频记者曾独家对话了传记作者。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专访,追忆这位中美关系的开拓者、推动者。
以下为专访全文:
- 谈百岁基辛格:仍在为美中外交关系发展投入精力
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参与者,基辛格的百岁寿辰,受到中美双方高度关注。5月27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社交平台用中英双语发文,致敬、感谢基辛格为中美关系作出的贡献:“我们感谢他在半个世纪前重新开启美中关系时担任了关键性的角色,以及他对美国外交的历史性贡献。”
5月31日晚,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为基辛格百岁寿辰举行庆祝活动。图片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就在基辛格寿辰前一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在康涅狄格州肯特郡会见了他,表达中方对基辛格百岁寿辰的祝贺。
“1971年,基辛格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那时,我们和中国没有直接联系。”施瓦茨告诉南都记者,“他与尼克松一起,让美国与中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始了首脑会晤和频繁互访的过程。而现在美中关系遭遇严重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基辛格当年倡导的精神,如今需要‘恢复’。美中这两个最重要的大国,需要努力重新开始定期磋商和会面,尽管这并不容易。”
南都记者留意到,在百岁寿辰前夕,基辛格在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时,谈及“如何避免中美竞争演变为战争”,他提到,美国和中国应该学会共存。他还告诫,不要误解中国的雄心。
“基辛格意识到,美国和中国必须接受分歧的存在。”在施瓦茨看来,基辛格一直秉持着一种态度,即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意味着不能和平相处。
施瓦茨向南都记者进一步分析,基辛格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和中国现在都是强国的事实。基辛格的使命,是通过鼓励积极政策来防止美中之间产生冲突。
施瓦茨介绍说,基辛格认为,美国和中国之间当前的重点,是需要通过外交和积极磋商以避免冲突。“我想这也是基辛格博士为此投入如此多精力的原因,这是他坚信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事情。”
- 谈基辛格访华往事:打开美中关系新局面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方携手促成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在尼克松访华及中美建交背后,基辛格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曾直接参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多项重要事件和主要进程。
当年的随行官员温斯顿·洛德曾向南都记者回忆,“我们一早就计划好,基辛格先生在出访巴基斯坦期间‘告病’,然后秘密前往北京。”在停留的48小时里,他与中方代表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交换意见。洛德告诉南都记者,1971年10月,他与基辛格再次访问中国,协商安排尼克松访华的议题、行程和后勤保障。
在施瓦茨看来,1971年秘密访华的目标是创造尼克松访问中国的可能性。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施瓦茨向南都记者表示,这犹如在当时的美国政坛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不仅在政治上帮助了尼克松”,同时亦引发了广泛关注。
“美国民众对尼克松访问中国展现出非常热情的态度,大概有95%的美国人在电视上观看了报道,知道尼克松去了中国。这是前所未有的景象,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施瓦茨说道。
就在尼克松访华行程结束之际,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就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达成重要共识并发表“上海公报”,推动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草拟公报内容并谈判的任务,由时任中国副外长乔冠华和基辛格共同完成,双方进行了逐字的斟酌,并就台湾问题展开了辩论,最终敲定行文,美方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施瓦茨说,“如果美国主张台湾独立或与中国分离,中国将永远不会接受。基本上,通过这一公报,基辛格打开了美中关系的新局面。”
1973年9月22日,美国白宫。基辛格(左)和尼克松(右)。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翻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50余年来,基辛格先后近百次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他,就两国关系亦有其独到、深刻的看法,被亲切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2021年是基辛格秘密访华50周年。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纪念活动中,基辛格表示,今天的美中关系“甚至比1971年更为关键”,希望双方着眼长远,加强战略沟通,继续开展各领域对话交流,使美中关系超越分歧、聚焦合作。
- 谈政坛“常青树”基辛格: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在我看来,基辛格不仅是一位知识分子,他对世界应该如何运转,以及美国应该实施怎样的外交政策,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施瓦茨对南都记者评价道。
从1957年发表第一部重要著作以来,基辛格已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活跃六十多年。“坚持自己的原则”“始终保持公开姿态解决公共政策的重大问题”,是施瓦茨在基辛格这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不懈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政坛常青树”漫长职业生涯中,看到的显著特征。
施瓦茨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发展、和平、经济等方面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取决于美中关系的发展。
“可以说,基辛格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努力保持、发展平稳关系的真正意义,这将为整个世界带来和平、安全与稳定。”
2019年,基辛格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年度晚宴上发表讲话。新华社发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施瓦茨更多地关注“过去”。他在研究中发现,基辛格的政策主张强调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美中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在其他方面亦是如此。在我看来,个人层面以及外交层面的联系都必须得到重视。美国和中国必须达成一种共识,即在广袤的世界中,两国能够相互适应,并从彼此的经济联系中受益。”
- 谈中国问题专家基辛格:很大程度靠自学成才
《亨利·基辛格与美国权力:一部政治传记》是由施瓦茨精心撰写,深入探索基辛格政治生涯和影响力的传记。从基辛格早期生活和家庭背景,到他在哈佛大学的学术生涯,施瓦茨描述了基辛格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以及他如何在美国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
《亨利·基辛格与美国权力:一部政治传记》。
“编写传记之初,我收到了一位出版商的邀请,他希望用一本传记来讲述美国外交关系,这本传记要以一个能代表美国外交关系史的人物为主角。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亨利·基辛格,他是美国从事外交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之一。”施瓦茨对南都记者说。
通过深入挖掘基辛格的决策过程、战略思维和影响力,施瓦茨揭示了基辛格对美国权力和国际政治的深远贡献,为读者全面描绘基辛格作为外交家和政治家的重要角色,并探索他如何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在施瓦茨眼里,基辛格是个迷人的人物:他才华横溢,但可能拥有极强的控制欲;他幽默有趣,同时也非常严肃和犹豫。不同于其他公共人物,也不同于枯燥的参考资料,在研究基辛格的过程中,施瓦茨发现,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录制了与基辛格的谈话。基辛格在任时的谈话和活动,在当时的电视屏幕也有着非常完整的记录。“正因如此,才让历史学家真正有机会,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来了解、探讨基辛格。”
然而,施瓦茨对基辛格的采访并非如电视节目上那般顺利。他向南都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基辛格在有些方面戒心很重,最终,施瓦茨通过世界杯、足球在采访尾端打开了基辛格的“话匣子”。“也是在那之后,我有机会在国务院的各种活动中向他提问。”
施瓦茨说,“原创性”是这部作品相较于其他基辛格传记更突出的特点。
“如果翻看基辛格在1969年之前的职业生涯,你会发现他几乎没有写过任何关于中国的内容。”施瓦茨向南都记者表示,基辛格的有趣之处在于,在他成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前,他对中国毫无兴趣,事实上,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中国问题专家。
“在秘密访华前,他听取了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的汇报。但在他访问之后,他广泛学习了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与中国人对话。这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我教育。此后在近百次访华旅程中,他开始对中国各地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因此拥有广泛的中国人脉。”
起初,施瓦茨只打算写一部短篇人物传记。“当我告诉他,我希望写一本能让很多人读懂的关于他的短篇作品时,他看着我说:‘但你会遗漏一些东西。’我想他担心的是,如果我试图写成短篇,我就不会了解他所处理的各种问题及其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对的,我最终写了一本比我预想中篇幅要更长的书。”
基辛格曾说,美中应努力避免冲突对抗,共同应对世界挑战,把彼此视作潜在的朋友而非敌人,为世界和平、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施瓦茨对此深有感触,“美中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对方的程度,对维持世界长期和平与稳定而言至关重要。”至于如何增进了解,施瓦茨说,学习对方的语言、了解对方的历史、体验在对方国家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为此做出绵薄贡献。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实习生 姚佳彤 黄煜
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社、南方+、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等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基辛格去世,他曾到访深圳,是粤菜迷
- 大股东Essity将出售股权?维达国际回复称“正进行初步讨论”
- 奥特曼正式再任OpenAI CEO,微软获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 美联储褐皮书:消费者“捂钱包”,经济放缓,未来一年经济前景降温
- 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20多名涉及伊朗的个人和实体
- 內部争议不断,OPEC+最终会如何达成减产协议?
- 购房也有冷静期?武汉推“30天无理由退房”
- 港人北上消费热影响香港本地消费?李家超这么说
- 国家统计局:中国11月制造业PMI 49.4 与上月基本持平
- 收评:沪指震荡反弹涨0.26% 流感概念股午后集体走强
- 查理·芒格,谢谢你
- 别把短剧炒成“闹剧”
- 车企竞逐新能源赛道
- 《一念关山》诚意之作有望高开暴走,第一集就能让人上头。
- 正在热播的五部电视剧,一部比一部精彩,你在熬夜追哪几部?
- 近十年爆火的5部古装剧,《莲花楼》排在垫底,你追过哪几部?
- 凌云峰上:甄嬛与皇帝缠绵时的一个动作,无意救下了甄嬛一条命!
- 《扫黑风暴》剧中最大彩蛋不是孙红雷老婆,是馄饨店老板娘这三位
- 《大宅门》:杨九红到死都不知道,白景琦厌恶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这部电影在香港封神,在豆瓣评分暴差,只是因为水土不服吗?
- 《谁杀了堂吉诃德》,耗时20年无法完成,史上最悲惨最励志的电影
- 五部经典的女性复仇电影,女人发起飙来真可怕,你看过哪几部?
- 6部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高分电影,每部都值得反复观看
- “过于真实,从而被下架停播”的5部电影,你要全都看过太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