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正文

五角大楼制订“复制者”计划的背后:美军无人作战系统大调整

发布时间:2023-08-31 17:25田鸣浩来源:

导读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一帆】编者的话: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日前在国防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国防新兴技术论坛上...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一帆】编者的话: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日前在国防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国防新兴技术论坛上宣布,针对中国军事力量规模的不断持续增长,五角大楼已制订“复制者”计划,准备在未来18到24个月内大量装备无人作战系统,形成规模化效应,以美军无人系统的“大规模”应对中国军事力量体系的“大规模”。实际上,从近些年来美军军事技术、作战概念和装备研发的思路来看,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驱动下,智能化、集群化的无人作战系统早已成为美军发展的重点和焦点,俄乌冲突中无人作战系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校正并催化了美军的这一发展思路。希克斯此次推出“复制者”计划并非创新性举措,只不过是运用行政工具刺激美国防工业界并加速无人作战系统的部署和运用。


“复制者”计划的四大关键词

希克斯在发言中并未透露将推动美军装备何种无人作战系统,但强调将在“所有作战域使用可损耗、自动化系统”。仔细分析希克斯的发言内容,“复制者”计划的大致轮廓可以勾勒出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小型化。大型作战平台一直是各军事强国“趋之若鹜”的对象,这类装备往往是衡量军备竞赛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支撑情报、侦察、监视的传感器网络的广泛部署以及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日趋精准,集合诸多功能的大型作战平台普遍面临着“藏不了、防不住、伤不起”的尴尬。大型作战平台造价昂贵,难以大规模建造和使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一旦被摧毁,往往造成整个作战体系的坍塌;具有相当象征意义,被摧毁后容易引发国内的政治风波。因此,美军装备发展的天平开始向小型化方向倾斜。

行动智能。随着信息化战争向智能化战争的转变进程起步,美军已经从追求“信息制胜”转向追求“决策制胜”。如前所述,大量传感器的广泛部署,战场信息获取已从“不足”变为“过载”。对信息处理不及时,指挥控制系统往往被海量信息淹没。因此具备智能处理信息功能的武器装备成为研发重点。

便宜可损耗。俄乌冲突充分证明,消耗战依然是未来战争的重要样式。昂贵的大型作战平台对任何国家而言都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造价便宜、具备杀伤力的“易耗品”可成为维持战争持久力的重要替代方案。

大量装备。“易耗品”通常功能单一、研发周期短,可迅速由“货架商品”转变而来,迅速动员国防工业和商业体系的生产能力,快速形成数量优势。

俄乌冲突战况加速“复制者”计划

美军研发和使用无人作战系统,在全球投入最早、研发速度最快、形成装备最多,特别是以“全球鹰”等为首的大型无人空中作战系统。希克斯此次提出“复制者”计划,实际上是对无人作战系统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调整。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俄乌冲突经验教训的现实借鉴。俄乌冲突尽管被贴上类似一战“堑壕战”的标签,但却成为无人作战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场战争。俄乌双方均广泛使用无人机,特别是自杀式无人机,针对对方的基础设施和战场目标进行打击。坦克、装甲战车和军舰等战场“硬”目标遭无人系统打击的画面源源不断在国外社交媒体上传播。双方无人作战系统在战场上大面积使用,甚至改变了反装甲、反坦克、反炮兵和防空作战的战术规则,更让外界看到了无人作战系统的未来作战潜力。还应注意的是,俄乌双方在运用无人作战系统方面虽然广泛,但却都是“被动”的,并非主动设计作战样式,其背后也无强大军事体系支撑。如果战场准备主动满足无人作战系统的更广泛需求,其作战效能可能将更加“放大”。因此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强国,都无法忽视无人作战系统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其次是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作战系统形成庞大战斗力,还必须依赖军事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关键新兴技术在背后的加持。军事通信网络可确保各类无人作战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广域军事“物联网”;人工智能就是要对各无人作战系统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后,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和自身作战性能,合理分配作战任务并协助其完成,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升“决策优势”。从美军近年来的国防投入看,上述技术显然已经成为军事投资重点。而从美军演习看,新兴技术的进步已经带来了作战效能的巨大提升。例如美陆军的“融合工程”演习,将无人和有人作战系统链接起来,把“从传感器到射手”的作战链条反应时间由数分钟缩短至十几秒。

第三是美军长久以来对于消耗战的政治恐惧。俄乌冲突显然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持久战”“消耗战”,造成双方大量人员伤亡。在未来美军参与的战争冲突中,若出现俄乌冲突中的伤亡数字,于美国而言是难以承受的“政治灾难”。当年美军在越南战争中败退,并非军事上战败,而是持久的多年战争、特别是美军伤亡令美政客和民众厌倦。因此未来一旦在亚太地区发生冲突,如何降低伤亡,成为美军研究的“永恒问题”。此次美国防部推出“复制者”计划,似乎寻找到了某种答案。按照希克斯的说法,就是要通过该计划减少一线火力下的人员,但却能够“对抗中国的最大优势,即‘大规模’。毕竟中国拥有更多舰艇、更多导弹、更多作战人员。”

多军种拥有相关技术和装备储备

美国防部副部长强调,“复制者”计划在“全作战域”内配属无人作战系统。而从美军各军种的军备发展来看,无人作战系统早已成为“重中之重”。

美空军早已配备各类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并在反恐战争的战场上发挥出“明星”效应。现在美空军方面正在着力研发各类小型无人机系统,大型无人机和有人机将充当能够释放各类小型无人机的“母机”。

美海军方面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和验证,目前拥有三种类型无人作战系统。第一,无人机,美海军正在研发和使用的无人机机型已多达十几种。像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已经装备在濒海战斗舰上,提供情报侦察和目标定位能力。美海军的MQ-4C“海神”无人机和海军陆战队的MQ-9A早已开始执行先期侦察工作。未来,美海军的MQ-25A无人机将成为首款航母舰载无人授油平台,主要承担为舰载机联队提供空中加油任务。第二,水下无人装置,包括水面作战平台和潜艇发射、回收的水下无人艇、水下滑翔器等,既可以充当大范围、大深度运动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发挥“情侦监”作用,也可以充当反水雷的利器。第三,水面无人艇。美海军已经正式推出“海上猎人”无人艇,主要用于侦察和跟踪潜艇、执行近海任务。目前美海军正在研发中大型无人艇,能搭载弹药,与现有海上作战平台互联互通,成为海上打击系统的一部分。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等部队方面早已配备小微型无人机,作为战术侦察的重要手段。各类地面战场机器人也已显露头角,甚至成为美军地面部队遂行反恐和维持稳定行动的重要助力。同时,自杀式无人机,比如“弹簧刀”系列等,已被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相中,准备替代120毫米迫击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为适应“大国竞争”的需要,都在发展陆基中远程导弹系统,以提升反舰作战和对陆目标打击能力,两个军种均选择无人驾驶车辆用作搭载中远程导弹的平台。

作为重要“战略赋能”力量,美国网军和太空军则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美军作战行动提供安全保密的军事网络,确保各类无人作战系统能够有效互联互通。

已开始针对性理论预研

希克斯提出的18-24个月内加速部署无人作战系统的目标,可能仅是美军大规模装备和使用无人作战系统的开始。

美国军界和战略界早已开始研究有效地大规模使用无人作战系统的方式方法,即所谓的“集群的集群”。2022年美国兰德公司曾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在未来台海冲突中应当大规模使用无人作战系统充当“先锋”,用于攻击关键作战目标并消耗中国的弹药,以抵消中国的军事力量优势。还有美国智库认为,美军未来应当在菲律宾东部海域大量部署能够释放模拟美军舰队电磁信号的无人舰、无人艇,迷惑中国的侦察传感器,达到为美军真实舰队“打掩护”的目的。总之,美军对于无人作战系统的理论预研早已先行一步,下步“复制者”计划将是推进将理论转变为作战概念和实际的作战条例条令,并通过演训方式实战化。

目前,全球多国纷纷加大对无人作战系统的研制与列装进度,在国内外的知名防务展上,经常可以看到公开展示的海陆空无人装备。有观点认为,在美国已失去对关键军事技术垄断地位的当今时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戏码也必将上演。因此,五角大楼力推的“复制者”计划的后续进展是否如他们预期那样顺利,以及作战效果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