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正文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远”里的江南景观与文人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15 15:32:01都柔婵来源:

导读从敬畏山水、崇拜山水,到利用山水、审美山水,再至营建山水城林、居于山水之间,在江南文化中,贯穿始终的山水精神,而江南人也早已将自己...

从敬畏山水、崇拜山水,到利用山水、审美山水,再至营建山水城林、居于山水之间,在江南文化中,贯穿始终的山水精神,而江南人也早已将自己融入自然。

近日,特展“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对外展出。与一般的考古展,山水主题的书画展不同的是,这一展览解析山水关系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江南人独有的“山水精神”,展览包括古代书画、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等文物130余件套。

江南文明自这片泽国沃土有人类活动痕迹起便不断孕育、演化,从新石器时代即成的“鱼米之乡”,到明清两代的风物习尚,再至当代山环水绕的城市意境,贯穿其间的是历久弥新的山水精神。江南的景观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犹如穿梭于长三角河网中的舟船,山水精神即是一代又一代江南人延续下来的人地关系紧密的内核。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对于展览的缘起,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告诉澎湃新闻,“我们想做一个关于山水的展览,这一展览不仅是讲山水绘画,而是从溯源山水开始。山水精神不光是精神上的,还有物质上的。”展览“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呈现了包含古代书画、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铜器等文物130余件套,用解析山水关系的方式,一览古人如何对山水进行空间布局、巧妙经营,为塑造当代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物质中的江南山水

展览的开端讲述便是古代江南人依水而生的生活方式。在展柜中,观众可以看到一批草鞋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澄湖遗址出土的史前时期文物,包括碳化稻谷、葫芦形黑衣陶罐等,呈现古人对自然的尊重。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碳化稻谷,新石器时代,草鞋山遗址出土,吴文化博物馆藏

我国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8000—6000年前我国已有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长江中下游的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有人工栽培的稻粒,草鞋山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葫芦形黑衣陶罐,新石器时代,澄湖遗址出土,吴文化博物馆藏

远古先民在猎取食物时常需与水搏斗,具有浮力性的自然物就成为了最初的渡水工具。葫芦具有体轻、防湿性强、浮力大等特点,所以很早就被人们作为浮具来使用。《国语》中有“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说的就是利用葫芦渡水。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在展览中,主办方向观众展示了山水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转变的。随着春秋时期各国战争的爆发,山水也成为了人们扩充疆域的依靠。春秋战国时期,吴楚越三国争霸东南,而因水而生,临水而战,舟楫除了承载着捕鱼的功能外,也载沉载浮着吴越的大邦之梦。

在这一部分的展柜中,观众可以看到一批与春秋时期战争有关的文物,包括楚王邵戈、吴王余眜剑等。


展厅现场,春秋时期吴楚越交战地图


展厅现场,吴王余眜剑


楚王邵戈,春秋 ,吴文化博物馆藏

解构审美中的山水

除了依水而生,临水而战外,江南古人也逐渐将自己的审美和思想寄托于山水中。其中,《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先秦时期人们已开始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物浓厚的审美兴趣,《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对山水和花草鸟兽虫鱼等自然物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情感和认识。


展厅现场

诸子哲学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产生重要影响,自然物在此时被人格化,与人的精神意义和道德价值相关联。先秦诸子观山水以比德,察山水而悟道。而魏晋时代,三月上巳,水滨雅集,已经成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曲水流觞,吟诗作赋,《兰亭序》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士人开始将自然山水视作独立审美对象,畅神其间。魏晋以降,山水审美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作为载体,成为了山水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主办方对于《诗经》等文献的展现,以及对渤海藏真本《兰亭序》的呈现。


《诗经二十卷》,清光绪七年(1881)江苏书局刻本,吴中区图书馆藏


晋王羲之《兰亭序拓本册(渤海藏真本)》,明,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册系渤海藏真本,渤海藏真帖,八卷,明崇祯三年渤海陈息园刻。沈曾植旧藏,剪裱装,十一开,有沈氏朱笔批校并题签。


文震孟《行书山中酬友人见怀诗轴》,明,纸本,浙江省博物馆藏


王鏊 《行书洞庭两山赋卷》,明代,纸本,纵35.1厘米,横545.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录王鏊所作《洞庭两山赋》一文,全文近两千字,描写了太湖之中的洞庭山浩瀚纵横的壮丽景观,用词精当,极富韵味,是王鏊所有文学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件。在王鏊创作的众多纪游题材的诗文中,有诸多赞美吴中山水的内容,可以看出其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对亲近自然以抒怀的热衷,同时体现了王鏊对其所属的吴中地域文化的认同。

展览第二单元“解构山水关系”则从山形、舟行两种观景视角入手解构山水画,进一步讲述了古人是如何利用图像的形式传达不同观景角度、态度和心境,反映既定时空背景下的山水审美意趣。


展厅现场,董诰,《西湖十景画册》,清,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展厅现场,董诰,《西湖十景画册》,清,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展厅现场,董诰,《西湖十景画册》,清,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展厅现场,董诰,《西湖十景画册》,清,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展厅现场,董诰,《西湖十景画册》,清,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在这一单元中,重点展品有清代书画家董诰的《西湖十景画册》。“西湖十景”作为江南城市园林发展的一个缩影,其景致受到宋以来历代画家的钟爱。文人园林画重在表现景观意境,大多对景观的实际位置、最佳观景地点、游览顺序等表现得较为模糊。而“西湖十景”这种标注了景观名称的实景画作将文人对景观的想象、精神情感体验和实地景观巧妙融合,以写实的手法将人们对山水的追求表现出来。

此套图册共10开,分别绘西湖十景,其中“断桥残雪”一开有落款:“臣董诰敬书恭画”,并钤有“臣”、“诰”印。“苏堤春晓”一开中,诗前有“御制西湖十景诗”字样。因此,此册应系董诰奉敕而作,或主动向干隆帝进献。


王鉴《仿古青绿山水图册》,清代,纸本,水墨、设色,常熟博物馆藏


王鉴《仿古青绿山水图册》,清代,纸本,水墨、设色,常熟博物馆藏

展厅中,王鉴《仿古青绿山水图册》系仿宋元山水,均为青绿设色。其中一开仿北宋巨然,山形结构圆润,高而不险,水边设蒲草,以淡墨皴染,焦墨上苔,滋润浑厚。一开仿元黄公望,浅绛山水,山石以“披麻皴”干笔皴擦,丛衫林木,多用横点。一开仿元赵孟𫖯,描写江南水村平原景色,柳木垂荫,远山清秀,山头用青绿湿笔皴点晕染。树木、屋舍等则精描细点,再以多种色调加以渲染,画面幽静宁静。


武丹《仿黄鹤山樵山水图轴》清代,绢本,设色,常熟博物馆藏

此图为武丹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作,构图取法高远的全景式山水,用笔工细,清韵劲健,一丝不苟,设色沉着,画风萧疏淡雅。图绘高山峻岭的郁茂之景象,山峦叠嶂,飞瀑流泉,栈道盘旋延伸,楼阁亭轩林谷间隐现。其景繁而不乱,令人有望之所见、遐所不见之思。


展厅现场,明钱谷 《求志园图卷》,纸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在明代吴门画家的作品中,有许多以他人的庄园、庭院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在描绘人造园林真实性的基础上,力图表现园林主人的生活理想,反映他们身居闹市,却追求“与深山野水为友”的操守与志向,这类作品成为吴门画派所表现的一种突出的艺术现象,而钱谷的《求志园图》正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件。

与常规的山水画展不同的是,在这一板块中,主办方在23幅山水绘画作品边配以画作的白描稿,解构画作中的山水关系,分析画卷中的图式结构,总结画家的绘景逻辑。


展览现场,“解构山水关系”单元


展览现场,“解构山水关系”单元


展览现场,对于王鉴《仿古青绿山水图册》的结构


展览现场,翁同龢山水作品


展览现场,翁同龢山水作品的结构图

吴文化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管、项目负责人郭笑薇表示,“很多观众并非对古代书画作品并没有了解,所以这一点解构可以帮助观众了解画家点观景心思,让他们知道山为什么会这样绘制?观山的角度是什么样的?水是如何流动的?水跟山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陈曾路说,这一部分是希望抛一个砖,让观众理解绘者视角、画面构思提供一种观察方式。

从梳理水系到塑造山水城市

沈周曾写下“吴之为国水所涵”,描述了江南一带的地貌。水网连接着城林,市镇之内水街相依,居民临水而居,水与城环环相扣。水系是城市发展的命脉,繁密的水网也是构建江南山水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山水城市的理念,正是将中国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的美学相融,构建出一种理想栖境。在陈曾路看来,江南的水系与自古至今的城市都息息相关,而江南的发展也取决于我们如何把山水的精神发挥好。

相比展览前半段的溯源山水的物质与精神,展厅尾端的第三单元“塑造山水城市”则是一次“古今对比”,向观众呈现一场水域田野调查成果。该部分也是展览中最有趣的部分。

展览团队根据明清时期地方志、府志、水利志、运河图等史籍资料还原了康熙时期江南八府的水系连通情况,做出一张水系示意图,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古代江南地区水网连通各个府城之间交错纵横的关系。


展墙上的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水系模拟图


展墙上的当下江南地区水系模拟图

郭笑薇表示,“从展现的水系网示意图中可以看到江南水系的变迁,明清时期存在的一些湖泊现已不复存在了,也有一些过去的小型湖泊发展成了更为广阔的湖泊。不变的是,江南水网繁密,江南也是靠水网支撑起城市与城市间的交流沟通的。”

同时,展览团队前往江南地区进行田野调查,选取9个城镇、60个水系、水域进行调查,对水文情况进行拍摄,并采集水样本,通过大型蓄水装置及多媒体的展示,呈现出当下水域田野调查成果,以此希望更多观众关注脚下的土地,唤起大家对塑造当代山水城市的关注。


展厅现场,大型蓄水装置


展厅现场,蓄有不同地区的水的装置

此外,工作人员还使用GoPro从第一视角模拟人在山水中行走穿梭的状态,让观众在展览中游走于山林之间,徜徉于江河之旁,感受当代城市中的山水魅力。

“这个项目是希望大家除了领略古代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描摹外,也去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手脚去感受,探索我们的土地。在江南,无论是这一展览所在地苏州,或者常熟(市区有虞山),杭州(西湖)等地,这些城市都是和山水融在一起的,所以这一部分也暗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讲的是我们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回应生态人文。因为我们就在山水之中。”陈曾路说道。


展厅现场

打造江南文化产品

依山傍水的景观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遗产,是江南地区拥有的客观优势。贯穿于江南文化中的山水精神,更是塑造山水城市时江南人自发的情感追求。主办方表示,这一展览旨在为观众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展现出古往今来人文山水的关系。山水中的城镇与城镇里的山水,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审美自然,江南人寄托于山水中的情感,对山水文化的追求,一脉相承。


平江图,拓本,苏州碑刻博物馆藏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是吴文化博物馆江南地域文明系列特展之一,由吴文化博物馆和常熟博物馆共同主办。主办方也向记者强调了希望通过展览,加强中小博物馆间的联系,调动更多中小博物馆资源和力量,促进馆际合作。陈曾路告诉记者,“我们希望结合中小型博物馆的特色与优势,去长期建设一个文化产品。博物馆的一次展览就是一次研发,对于我们是一种积累,对于观众来说则是一种新的切入视角,帮助他们思考问题。”

展期内,吴文化博物馆将继续举办学术讲座、读书沙龙、直播连麦,开发丰富的展厅课程,组织开展相关戏剧体验工作坊等活动,引领观众一起踏上享受江南山水的旅途。

展览将展至2023年3月20日。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