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正文
划重点!明年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新提法
发布时间:2022-12-18 16:11:59何雁兴来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听话听音。
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之后,怎样尽快提振经济,成了当务之急。12月16日,定调明年经济走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与2021年相比,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总基调不变,仍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视了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经济回升反弹的基础不牢,继续面临‘三重压力’的困难局面,提出来重视聚焦经济发展之路,所以,在疫情防控出现新防控政策后,现在的工作重点要转到发展经济上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判断,明年的工作重点,将把经济工作放到突出、重要的核心的位置上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表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明年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挑战,此次会议明确,要“加大宏观改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这就要求包括宏观政策在内的各项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确保明年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合理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中,很多领域提出了一些全新提法,比如在吸引外资和利用外资上,提出要最大程度的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提供便利。“最大程度的便利”,这是过去从来没有提到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出了国家恢复经济发展的决心。
政策更积极
“此次政治经济工作会议展现了更加扩张取向的政策导向。”毛振华指出。
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和2021年的口径相比,明年我国财政政策变化不大,但呈现更加积极的趋势。
2021年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今年则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财政政策用了加力提效,明显比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更积极一些,尤其是加力这两个字,力度和规模置于效果之前,稳增长的意愿强于今年和去年,意味着财政支出力度将更大。从加力的表述来看,赤字率会高于今年2.8%的水平,但不会超过太多,预计专项债的额度比今年略有上升。”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
据了解,赤字率是观察财政政策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赤字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提振市场信心。此前,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达到3.76万亿元的峰值。不过,近年来,赤字已经回到正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财政可持续”的概念。在市场人士看来,财政可持续事关财政空间以及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财政工具箱,要通过多渠道盘活资金、提高支出效率来实现。
货币政策方面,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今年会议未公开提及明年减税降费。
2021年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从政策来看,尽管我们要高度重视经济,但采取的并不是大水漫灌的无底线的宽松政策,依然是提到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精准有力,我们还是按照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做。”毛振华表示。
防风险、扩内需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政策在此前的政治局会议中只字未提,此次却给了不小的篇幅。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方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这也和防风险的要求息息相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合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区域性、系统性合融风险。加强党中夫对金融二作集中统一领导,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包括财政可持续性上,总体延续了比较紧的调子,但是,在约束地方政府债务的同时,又寄希望更大的财政扩张刺激经济,那么抓手在哪里,这值得研究。”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效的转移支付机制。在明明看来,未来有没有可能更多的通过中央政府的杠杆率的扩张,加上转移支付的机制,去有效支撑地方政府正常运行,值得关注。
和去年一样,此次会议,也把提升需求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2021年提出,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位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会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不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前两天发布的《需求战略纲要》核心都聚焦在需求侧。毫无疑问需求侧最大的是消费。过去传统政策更多是通过投资拉动经济,投资需要有一个从企业再传导到居民的过程,但现在基建、制造业的投资,不像传统的房地产投资那样,对于上下游的传导那么快。所以,当前直接刺激消费是非常重要的。”明明表示。
不过,这两年受疫情冲击,消费下行预期比较大。明年消费回升是大概率,但能否回升到一个正常水平,仍然引人瞩目。明明建议,可以适当发行消费券,促进消费回升。
供给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公关,加快新能源、人二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
“从我的预期来看,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在很多重要领域还是需要突破。我们也是期待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做指导,落地一些政策细则,能够有效激励劳动者、企业家,全民努力达到更好的经济增长目标,推动未来经济发展。”毛振华表示。
标签:
猜你喜欢
- 划重点!明年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新提法
- 最新!央行副行长:金融稳定法明年有望出台!多位大咖发声→
- 央行刘国强: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快讯
- 郁亮:房地产再被看作支柱行业,政策面向好的力度、广度均超出预期
- 电力板块周内下跌2.38%,川投能源以手握现金4倍价收购遭问询|电力周评榜
- “微博”系间接入局 锦程消费金融股权变化动作频频
- 多项康复服务指标居全国第一,青海为什么能?
- 首提“三保”,支持住房改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个重磅提法定调2023年房地产
- 靖远煤电超75亿元买煤炭公司,今年全国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煤炭周评榜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为能源发展指路: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最新文章
- 划重点!明年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新提法
- 最新!央行副行长:金融稳定法明年有望出台!多位大咖发声→
- 央行刘国强: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快讯
- 郁亮:房地产再被看作支柱行业,政策面向好的力度、广度均超出预期
- 电力板块周内下跌2.38%,川投能源以手握现金4倍价收购遭问询|电力周评榜
- “微博”系间接入局 锦程消费金融股权变化动作频频
- 多项康复服务指标居全国第一,青海为什么能?
- 首提“三保”,支持住房改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个重磅提法定调2023年房地产
- 靖远煤电超75亿元买煤炭公司,今年全国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煤炭周评榜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为能源发展指路: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 发改委部署“两节”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重要时段将加大猪肉储备投放力度
- 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明年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维生素C热销,多个品牌卖断货,保健品市场迎来新一轮高增长
- 防疫措施优化后,石家庄楼市未现暖意,销售:购房者受身体原因影响仍难出门看房
- 赵明:从华为独立后,荣耀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最新!广州:本学期不再恢复线下教学;卫健委:最后一次检测阳性7天后可献血;多地柠檬告急?专家:这些人少喝!
- 2022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开幕 业界称酒业将迎新一轮战略机遇
- 柳药集团:广西发布《感染新冠病毒后用药指南》,公司加紧相关药品生产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 造车新势力高管频繁离职背后:因亏损还是正常变动?
- 新冠保险遭遇理赔难,保险公司玩不起?
- 创投周报-鞍钢矿业融资超60亿 500亿上海国资母基金落地
- 奥密克戎首波冲击感染率出现两种预测:吴尊友称10%-30%,冯子健预测60%
- 未名宏观-2022年11月经济数据点评:疫情对供需两端扰动加剧,多项经济指标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