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正文
明明没有确诊为何会头痛?压力大真的会加重病情吗?心理医生教你如何度过公共卫生事件“应激期”
发布时间:2022-12-13 12:19:23龙旭鸣来源:
你是否有这种感受:当身边有人确诊时,你就开始陷入恐慌,开始不停测抗原、不停洗手,甚至窝在家中不敢出门。你会去刷各种有关疫情的信息以稳定自己的焦虑情绪,但你会发现,越刷越焦虑,甚至没确诊都出现了嗓子疼、头晕头痛等新冠症状。
这是怎么回事?又是出于怎样的心理?普通人应如何缓解?当家人确诊时,你该如何给予照护?就此,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九江院区(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综合部主任、心理治疗师何宗岭博士进行解答。
何宗岭
问:当下,部分市民出现恐慌情绪,一旦发现周边有人确诊,就开始陷入恐慌,甚至不敢出门。这是出于怎样的心理?公众应如何正确面对?
答: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公众有焦虑、恐惧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面对未知事物感到恐慌,我们都希望寻找心理上的掌控感,以此增加安全感。
因此,适当的焦虑会起到保护作用,“因为你对一个事情感到紧张,你就会尝试去应对、解决它。”但把这种焦虑过度扩大就没必要,甚至会因为过度焦虑陷入疫情“陷阱”,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避免焦虑情绪蔓延。首先,尝试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没有人能够把风险降低到零”。除了合理关注疫情相关信息外,学会聚焦当时当下,把精力分散到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培养自己在生活中的效能感。
其次,面对“爆炸式”的疫情信息,如果不进行筛选,当得到的信息太多,且相互矛盾时,就会产生困惑,影响自我效能感、增加焦虑。我们建议公众尽量通过官方途径了解最新的信息,谨慎看待未经证实的自媒体信息,学会信息筛选。
问:当我们出现焦虑时该怎么办?
答:可以尝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适度、短暂的焦虑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可以在心理上容忍、接纳它的存在。既然无法改变现状,不妨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这样在真正面对疾病时也会更加从容。也可以在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身体锻炼,坚持做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掌控力;也可以学习肌肉呼吸训练放松法,帮助自己身心放松。
问:青年人作为家中“主心骨”,此时难免会对家中的易感人群老人、小孩感到焦虑,建议此时他们该如何做好自我调节?
答:由于老人、小孩在接受疫情信息方面无法做到像青年人一样理性筛选,特别是老年人,在接收到不对称的信息时,可能更容易紧张。此时,青年人作为家中“主心骨”,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来提供帮助。
首先,青年人自己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因为焦虑情绪会传递。当你感到非常焦虑时,你的言行举止也会不自觉地表露出来,就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家人,增加他们的焦虑感。
此时我们要做好“稳定陪伴者”的角色——虽然心里非常重视,但情绪上要表现得更加稳定,让他们感觉到有信心应对当下的处境,“信任感是一种力量,可以传递给家庭成员,帮助他们减少焦虑。”
其次,面对老年人信息滞后、不对称等问题,青年人也可以梳理一些科学、可靠的信息,给他们做科普,指导做好自我防护,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也更踏实。
问:目前疫情形势下,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该怎么办?
答:有基础疾病的人,易感风险会增加。因此,首先建议要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易感风险。
在心理方面,过度焦虑、紧张、失眠,也会影响个体的免疫力,更容易遭遇病毒入侵,因此建议大家要调整好心态、保持轻松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即便遭遇感染,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会相对减少。”
问:如果家庭成员确诊,家人除了给予应有的照护外,该如何从心理上去缓解家人的不适?特别是当他们与家人无法近距离接触,得不到面对面的关爱时。
答:不仅仅是新冠,当人身体患病后,都会经历心理上的冲击,会在一段时间内变得脆弱、敏感,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更依赖家人。他们在心理上会经历一段焦虑期,这都是生病后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应。
此时,除了给予应有的身体照护外,还要给予足够的心理抚慰,家人要更多地做好一个“心理陪伴者”的角色,“要比以前更耐心、宽容一些。”让他们感到安全,感到被关心、被理解,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创伤期。如果确诊者单独居住,可以多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给予鼓励和支持。
问:压力大真的会加重病情吗?如果确诊了,如何让自己心态更放松一些?
答:压力大确实会影响病情。病情对人的影响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感染源,“我们有没有接触到病毒”。其次,是我们与病毒抗争的“免疫力”,若你处于过度紧张、焦虑、失眠状态,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对抗病毒的力量也会减弱。但如果生活规律、保持平和心态、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免疫力正常,有可能即便感染了,也能更快度过。
如何从心理上提高“免疫力”?首先,感染者要在这段时间内保持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避免晚上熬夜、白天补觉,让自己的生物钟被打乱。其次,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可以尝试采取呼吸训练、适当运动等进行放松。
如果你已经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没办法通过自身去调节,甚至这种焦虑已转化为心慌、胸闷、坐卧不安、心绪不宁等躯体症状,也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问:有市民近期总感觉嗓子疼、头晕头痛,但多次测试抗原又是阴性。这是否是受焦虑情绪的影响?
答:这种现象比较常见,我们称为“心身反应”,即心理的过程会反映到身体体验上。当一个人长时间过度紧张、休息不好,心理压力就会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被称为“躯体性焦虑”反应。
如果检查未发现问题,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躯体性焦虑”。这种情况我们不必太过紧张,建议做一些自我心理调试,保证充足的睡眠即能缓解。如果较严重,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问:确诊患者出现身体疼痛、焦虑加剧、晚上失眠,该怎么办?
答:病毒感染带来的发热、疼痛等症状,本身就会影响我们的休息,增加焦虑恐惧感。但焦虑、失眠反过来又会影响疾病的康复和缓解。就像一个“滚雪球效应”,应对这个问题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接受科学的治疗,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尝试接纳目前的状况,减轻心理负担,创造有助于康复的心理基础,包括轻松的心态、充足的睡眠,从家人朋友处获取支持。如果继发性地出现严重的失眠、焦虑,也不要讳疾忌医,可以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公众一般会经历哪些心理过程?
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公众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心理应激期”。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事物时,对未知的恐惧就会使人产生紧张、害怕,过度焦虑的情绪,甚至出现“心身反应”。而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进入到“心理调试期”,伴随着得到的信息更多,对事物的了解比以前更全面,个体也会尝试采取自己的方法去应对,这个阶段可能依然会有焦虑、紧张感,但是我们会有更多的应对方法,内心的安全感、效能感也会更强。第三就是“心理复原期”,大家会逐渐地恢复到平稳的生活状态,心理上也开始逐渐接受、接纳这种状态,“尽管这个事情可能还没过去。”但因为我们心理上已经有了一种安全感,你就会逐渐平复心情,用平常心去对待。
每个人所经历的阶段会有个体差异,如果你对一些信息的反应还是比较激烈,出现反复检查、确认,内心不安,那么有可能还处于“心理调试期”。而更大部分人可能已经逐渐以一种更科学、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当下,他们会做好自我防护,遵循官方理性科学的建议,不会因为疫情而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这基本上就进入心理复原期了。
问:若市民有疫情心理方面的问题该怎么办?
答:市民可以拨打96008成都市免费心理援助热线,获取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明明没有确诊为何会头痛?压力大真的会加重病情吗?心理医生教你如何度过公共卫生事件“应激期”
- 户外露营、越野房车、智咖大师机器人……成都创意周邀你打卡文旅新场景!
- 通信行程卡下线后用户数据将被删除 有专家呼吁健康码也应逐步退出
- 真是“早阳早好”吗?普通家庭是否有必要储备抗原试剂?华西专家梁宗安在线答疑
- 上任一个多月后,上海市委书记首次跨省学习考察
- 昆钢“窝案”曝光一年后落马的退休厅官,涉这一罕见罪名
- 三位新任省级党委书记的同一动作
- 长春市二道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合同引资额近百亿元
- 一汽红旗多款车型斩获“十佳底盘大奖”等重磅奖项
- 通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支党的二十大宣讲百姓名嘴“轻骑兵”
- 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珲春南站新增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务,增强对内陆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 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妇产科齐心协力救治高危患者,与病魔斗争十余年的患者康复出院
- 榆树市强化保障措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
-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采用“1+2”模式,精准服务企业用电需求
- 辉南县辉南镇奏响美丽河湖建设新乐章,河流成为“生态河、民生河、造福河”
- 稀客来了!濒危物种毛脚鵟光临吉林省延边天桥岭林区
- 珲春市龙源公园冬日冰上涌起健身运动“热”潮
- 吉大一院多学科协作,为一名出生仅45天的婴儿切除一个直径4厘米的巨大罕见肿瘤
- 中医专家教您:每天把八段锦练两遍,既调摄身心又强健身体
- 体弱多病无生活来源的八旬老人向子女追索赡养费!四平市铁东区法院执行法官铁腕执法温情暖人
- 女子驾车时打电话分心撞向中央防护栏,延吉高速巡逻民警及时救助
- 两位老人刚买7桶豆油放超市门口,转身就被“贪心男”拉走了!长春市花园路派出所民警火速追回
- 寒夜里的温暖!四平市黄土坑派出所民警1小时寻回3万多元“救命钱”
- 用“小积分”激活“大德治”!洮南市东升乡东升村、东平村开了两家“巾帼爱心”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