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正文

“双十一”各电商平台新招频出 延长价保期能治“虚假低价”吗?

发布时间:2022-11-13 11:15:17蔡爽姬来源:

导读今天是“双十一”的“正日子”,但其实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基本从10月下旬就开启预售了。作为国内最老牌的电商促销季,“双十一”...

今天是“双十一”的“正日子”,但其实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基本从10月下旬就开启预售了。作为国内最老牌的电商促销季,“双十一”今年已走到了第14个年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盛宴。如何再次点燃消费热情、刺激更多消费,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简化促销规则、延长价保周期,成为今年“双十一”的新“标配”。但延长价保期到底能不能治“虚假低价”呢?

“直给”让规则变简单

有一种声音在质疑“我们还需要‘双十一’吗”,理由是随着越来越多电商零售购物节和直播电商购物节的推出,“现在天天都有打折、都是‘双十一’”。但事实上,“双十一”依然是满足消费需求甚至“创造”消费需求的重要购物季,有机构预测,今年“双十一”的商品成交额(GMV)有望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不过,往年套路重重的“双十一”也的确被人诟病。观察今年的“双十一”,会发现平台和商家们已意识到,往年越来越多的折扣玩法和算不清楚的优惠政策,已逐渐浇灭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所以今年很多平台都是“直给”——打折规则变简单了。

天猫可以叠加使用“三重优惠”:1700万商品集体打折、全场跨店每满300元减50元、88VIP会员再领820元大额券,“喵糖”“盖楼”等这些复杂玩法全部取消;京东则是跨店每满299元减50元、每满1000元减100元,不用领券,下单即享;拼多多全场商品每满300元减50元,上不封顶;唯品会一件商品也可享受优惠……

延长价保成为“标配”

不可否认,低价依然是“双十一”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砝码”,因此,商家纷纷宣布“双十一是全年最低价”,平台也暗暗较劲:我们家才是“全网最低价”。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到底“最低价”在哪里呢?

“先涨后降”“虚假标价”等恶意虚假低价行为,也成了今年“双十一”重点整治的问题。主要的电商平台都升级了价格保护等服务,力图打消用户“早买吃亏”的顾虑,刺激更多消费。

“双十一”期间,天猫从以往付款后15天内价保,改为“双十一”结束后15天内全程价保,最长价保时间从15天延长至27天;京东提出30天超长价保,而且在价保期内可以“多次”申请,相当于能延长到“双十二”;用户在苏宁易购选购带有“30天价保”标识商品,也可享受30天价保服务,部分家电商品还可享受“30365”的服务,即30天内包退,365天内包换;抖音电商从原先付款后15天价保期,延长至11月11日活动结束后的15天内全程价保,即到11月26日,这意味着该平台最长价保时间延长到了34天。

“倒逼”商家真实出价

用户购买带价保标识的商品,在价保期内,若同一商家的同一商品出现降价,都可以发起价保申请退还差价。价保是一个约束,价保时间延长则对商家的定价约束增加,所以在减少“双十一”虚假优惠方面有一定作用。由于价保时间能够覆盖整个“双十一”期间,这也“倒逼”商家在此期间给出客观的低价。

价保服务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京东就在业内首创价保服务。今年“双十一”,延长价保期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是希望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到本平台“任性”购物,“退了差价是惊喜,没有差价可退是放心,怎么都不亏。”

这一举措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是好消息。据京东介绍,截至11月8日,今年“双十一”已有超过2亿人次通过京东APP申请价保服务。云南消费者小张、小杨在大理合开了一家民宿,上个月为民宿购置了电视机等一批电器,京东“双十一”开启后,他们发现这批电器中有一些降价了,总价相差约1.5万元,两人觉得“又冤、又肉疼”,好在通过“一键价保”,成功申请并退回了所有差价。

依然存在“先涨再降”

早在10月11日,为了规范“双十一”期间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行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指导书》,向电子商务企业提出八方面合规要求。其中第一点明确要求,促销规则要更加透明、简单易懂,不玩“促销套路”,禁止采取“虚假打折”“虚假标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虽然各平台在今年“双十一”期间都延长了价保时间,但要完全杜绝“先涨后降”“虚假标价”等恶意虚假优惠行为,并不容易。不少网友发现,电商平台在售的手机等商品出现先涨价再降价的现象,最终的价格甚至比平时还要高。比如,某品牌的一款手机在同一平台上10月16日、18日、19日、24日的价格变了四次,网友截图显示,价格先从2099元降至2069元,随后突然提至2469元,又回落到2299元,而10月24日正是今年“双十一”大部分平台预售首日,这种行为带有明显的“先涨后降”嫌疑。

专家指出,商家先涨价后降价,以制造降价假象,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构成欺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截屏保存好相关证据,要求三倍赔偿。此外,也有人建议价保政策继续进行升级,直接自动退差价,当前的价保机制下还是需要用户申请才能退差价,这对消费者并不公平。

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