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 >正文

从《穿行》到《夜航》,在此领略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摇曳多姿

发布时间:2023-04-18 12:33:04乔雄健来源:

导读 原标题:从《穿行》到《夜航》,在此领略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摇曳多姿 ...

原标题:从《穿行》到《夜航》,在此领略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摇曳多姿

4月15日,持续一个多月的“意大利当代艺术丝路行”在中间美术馆举行闭幕活动。当天,中间剧场A厅放映了由玛德莱娜·布莱冈尼(Maddalena Bregani)执导的纪录片《追寻玛丽亚·莱伊的足迹》,带领观众走进参展艺术家玛丽亚·莱伊(Maria Lai)的艺术世界。放映结束后,电影导演、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兼课老师张艺川作为特邀嘉宾为到场观众进行了精彩的导览。

玛丽亚·莱伊与《夜航》

玛丽亚·莱伊(1919年出生于乌拉萨伊 –2103年在卡尔德杜去世)被视为20世纪意大利艺术不可争议的主角之一。

1934至1941年期间,她前往撒丁岛首府学习雕塑。高中毕业后,她在罗马和威尼斯两地学习雕塑,随后她迁居罗马。20世纪60年代,她几乎完全中断了展览活动,全心投入对织布机、针线、布料和面包等植根于撒丁岛传统的材料的实验,由此诞生了《织机》、缝制而成的《布》及《地理》等系列作品。1979年,她在塞拉尔朱斯创作了第一个大地项目《缝纫的房屋》。1981年,她在自己的家乡创作了意大利首个邀请公众参与的艺术项目“与山捆绑在一起”,于 2006年7月8日开幕,展览期间,她向故乡捐赠了140件作品。

《追寻玛丽亚·莱伊的足迹》是一场往返旅程,从玛丽亚·莱伊位于撒丁岛的出生地乌拉萨伊出发,回到她生命最后20年生活的土地:撒丁岛的欧加斯特拉地区。乌拉萨伊是一个撒丁岛内陆村庄,它坐落在一个石头山山谷的斜坡上,年老的妇女身穿传统长裙,头戴方巾,依然用小刀在“节日面包”上刻花纹,放在木炉子里烤制,而新一代的织工们继续发扬织布的艺术。玛丽亚·莱伊作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这些行为和古老的文化中。

旅行继续到罗马——艺术家生活多年的城市,然后回到乌拉萨伊,在那儿,她创作的“公众艺术”集大成之作《与山捆绑在一起》被公认为她的巅峰杰作。

玛丽亚·莱依的作品《夜航》

此次展览中展出了玛丽亚·莱伊的作品《夜航》。该作品由三条深蓝色的布匹和细线及坦培拉制成,深色的背景下交织着黑色与白色的细线,有如一种神秘的书写,又仿佛命运之网或航行的轨迹。莱依经常通过重拾传统技艺来展开她的艺术实验:织品中,刺绣成为一种个人的书写符号,重叠、交织、聚合的图案犹如意识流。用针线撰写的文字仅具有文本的轮廓,它揭示出艺术家的一种审美观,即不预先提供内容,而是时不时地构造某种经纬关系。

《夜航》局部

“当时的一种艺术脉络是,用书写去表达反抗。但这种书写到底是什么?其实每个艺术家基于自己不同的材料在进行不同的思考和实践。”谈及玛利亚·莱依及《夜航》这件作品,张艺川认为,玛利亚·莱依是意大利女性主义思潮下的一位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女性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夜航》是以刺绣的方式钩织女性命运的经纬,展现当代女性境遇,表达女性对现实的抗争。

张艺川:探究艺术的思想性和哲学性

在随后的导览中,电影导演、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兼课老师张艺川带领大家漫步展览,领略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摇曳多姿的景观。

张艺川解读《夜航》

此次展览展出了33件作品,参展艺术家最早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最晚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展览中的作品最早创作于1967年。张艺川介绍道,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艺术界面临着这样一个讨论:艺术是否有终结?因为此前,不管是詹森艺术史还是贡布里希的艺术史,艺术史的书写都是一种进步论的书写,是一个新风格取代旧风格的不断迭代的过程。但当艺术史进入20世纪60年代,艺术创作不再具有统一的风格和面貌,材料非常繁多,已经没有办法通过一种范式去讨论和评断。比如杜尚就说,“我最好的艺术就是我的生活”。从杜尚的《泉》开始,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这个时候,我们对艺术品的探讨从对风格和感知力的讨论变成了去思考、追寻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性和哲学性,这就是整个60年代大家在谈“艺术终结”的原因。当所有的作品都能称为艺术品,我们必须去寻找它背后的脉络和哲学性。

“20世纪60年代对欧洲的意义是非常大。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就是意大利的贫穷艺术。贫穷艺术并非为了反对商业性,用一些便宜的材料来创作艺术作品。真正意义上来说,贫穷艺术的鹄的在于脱离系统对人的控制,我们需要探索系统外的世界,我们要探索各种被定义的、被标签化的可能性,这些都是艺术创造力的源泉。这也是意大利当代艺术为什么种类这么繁多,材料这么丰富的原因。理解了20世纪60年代的语境,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意大利当代艺术会走到今天。”张艺川说。

玛丽莎·阿尔巴内塞 《穿行》

展览的第一件作品是年轻艺术家玛丽莎·阿尔巴内塞于2005年创作的雕塑《穿行》。这件作品是艺术家自2000年开始构思的《女战士》系列的延续。无名女英雄是阿尔巴内塞艺术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她借此探索个人身份、个人与权力的关系。作品中,人物静立着,然而又时刻准备迈向未知的现实。力量和优雅、不羁的精神,是其作品的主轴。

“这位艺术家非常关注边缘人群、流民、难民的议题。这个雕塑其实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在一个荆棘遍布的世界里,我们要无畏地前行,我认为《穿行》也是整个展览气质的外化。”张艺川说。

恩里科·巴依 《妮内特·德瓦卢瓦夫人》

恩里科·巴依创作于1974年的《妮内特·德瓦卢瓦夫人》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巴依是20世纪50及60年代意大利文化的核心人物。在《夫人》系列中,她使用纽扣、线绳、饰带等材料,将之组合,超现实的塑造滑稽夸张的人物形象。如这位爱尔兰舞蹈家兼编舞、伦敦皇家芭蕾舞团创始人妮内特·德瓦卢瓦夫人:名媛的名字后面掩藏的是她们的惊恐和脆弱。

据张艺川介绍,巴依是展览中资历非常老的艺术家,在二战以后就非常活跃。他的作品致力于抨击权力和暴行,包括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在这件作品中,他用的是非常朴素的材料,铺上奖章,做成华贵的夫人形象,可是这位夫人时时刻刻都处在恐惧之中。这就是现代性带给我们的不安定性,它始终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巴依的创作为后来的贫穷艺术家做了很好的铺垫。”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 《维纳斯的破衣烂衫》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创作于1967年的《维纳斯的破衣烂衫》是贫穷艺术的杰作。作品中,面对破衣烂衫的美丽女神是对巴特尔·托瓦尔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维纳斯与苹果》的翻模。翻模允许系列复制,采用这个技术,艺术家将象征古典文化的女神形象投掷于彻底的现代语境当中,宣告了贫穷材料的审美价值及感染力,确定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不可分割性。

“这件作品总共有六个版本,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展出。《维纳斯与苹果》是古典时期非常重要的雕塑,但它在现代语境里被放进废旧衣服,体现出贫穷艺术的特点之一:艺术家使用材料去打破阶级感,我们内心对古典艺术是有景仰的,但用现成物去破除阶级属性,本身也是破除艺术对人的某种崇高的绑架,艺术本来就是现实生活。”张艺川说。

贾尼·德西 《孤岛》

在贫穷艺术和观念艺术之后的一代艺术家,自20世纪80年代起重返加上绘画。贾尼·德西创作于1982年的《孤岛》是另一件令人瞩目的作品。贾尼·德西在绘画、雕塑和他从事的布景设计之间建立对话,他的画面、色调平衡,色彩厚重,富有魅力。具象的记忆成为探讨如何在画布上呈现体积和透视的出发点,几乎宣告了一种立体呈现。

张艺川说:“贾尼·德西是当时超前卫艺术运动里的一位艺术家。在贫穷艺术一代艺术家频繁地与现实、与政治对话之后,这一代艺术家重新回到绘画领域,他们强调绘画需要回到一种古典时代的关系里去看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神性的关系。”

保罗·格拉西诺 《移注》

保罗·格拉西诺的《移注》是一件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在《移注》中,人物被包裹在很多漏斗中,它们侵入隐私空间,在个体的身体中灌输大量社交媒体制造的无法抵御的外部刺激。

张艺川感慨道:“我们的生活被无数大大小小的声音所反馈,这种反馈的声音构筑了今天的我们。这件作品看起来是有一点沉重的,当信息的输入被可视化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它的可怕。这件作品带给我们的反思是,我们应该如何主动地去走出反馈,去重塑自我?”

随着导览的进行,一个个意大利当代艺术家以鲜活生动的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他们的作品或张扬不羁,或静谧内敛,他们的艺术观念和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则启人深思。

据悉,北京之后,“意大利当代艺术丝路行”将巡展至重庆和西安。

南都记者 黄茜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