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 >正文

向现实低头?苹果放弃 L5 级自动驾驶

发布时间:2022-12-21 17:04:24符芬燕来源:

导读 不久前,外媒曝光了苹果汽车的最新消息。苹果汽车要放弃 L5 级全自动驾驶路线,未来或仅支持高速公路全自动驾驶功能,并且首款车型的起售...

不久前,外媒曝光了苹果汽车的最新消息。

苹果汽车要放弃 L5 级全自动驾驶路线,未来或仅支持高速公路全自动驾驶功能,并且首款车型的起售价将控制在 10 万美元以内。

低于之前的 12 万美元。同时,发布时间为 2026 年,比之前计划的晚了1年。

*图片来源Motor 1苹果汽车最新渲染图

老狐觉得:如此一来,苹果粉们可能要失望了,为什么呢?

在此之前,根据苹果的规划,他们希望苹果汽车能够像最初的苹果手机那样,对整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价值。

新车将不提供方向盘和油门,力推 L5 级自动驾驶路线,引发了业内的争相探讨。

而根据此次曝光的消息,苹果汽车的高速公路全自动驾驶功能,等同于 L3 级自动驾驶级别,但特斯拉、蔚来等均拥有类似技术。

研发的降级让苹果汽车失去了鲜明的标签。另外,以 2026 年发布为参考,苹果汽车仅立项就花费了 12 年。

而同为造车新势力,特斯拉已经率先实现了盈利,理想与蔚来也在计划扭亏为盈,推往海外市场,竞争对手华为也已经将问界开进了展厅。

市场留给苹果汽车的机会还有多少,当初孤注一掷的 L5 级自动驾驶,又是不是伪命题呢?

苹果汽车为啥拖了这么久?

从 2014 年,苹果正式启动智能驾驶项目——" Titan (泰坦) Project "开始。

截止到今年已经花费了八百亿美元投资,且没有一款量产车问世,这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效率显然不高。

咱们来捋一捋看看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最开始,苹果推出" iOS in the car "计划,入局智能汽车领域,截止到去年底,已与全球 70 家车企超 700 款车型展开合作。

这个数字超过百度 CarLife 、华为 Hicar 。以今天的眼光看,车机系统的后续付费业务显然成为了新生态,苹果当时还是相当有远见的。

这也给宝马和蔚来等整车企业带来了危机感,比如:宝马拒绝了新一代 CarPlay 的合作;蔚来要自产手机。

随后的" Titan(泰坦) Project "意味着,苹果在汽车领域从软件向硬件渗透, 2017 年获得了加州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许可证。

但相比不造车,帮助伙伴造车当好供应商的华为,苹果的研发路线一直比较模糊。

项目成立之初,由高级员工 Steve Zadesky 、 Benjamin Lyon 、 John Wright 和 DJ Novotney 组成核心。

其中, Steve Zadesky 更倾向于打造量产车,与特斯拉竞争。但团队更主张扮演供应商、技术解决方案等角色, Steve Zadesky 离职。

2016 年, Bob Mansfield 接手,战略调整为"专注于完全自动驾驶技术”。但在之后的测试中,该技术只能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没办法扩大和落地到更多的真实驾驶场景中,这也是所有研发自动技术公司的共性问题。

然后在 2018 年,有着特斯拉 Model 3 “之父”荣誉的 Doug Field 接手了泰坦项目,又将目标转为整车研发,但碍于迟迟无法实现车辆量产落地, 2021 年 Field 宣布离职。

*图片来源苹果借助雷克萨斯 SUV 测试自动驾驶系统

最后 Apple Watch 负责人 Kevin Lynch 上任,苹果汽车也逐渐认清了现实,在当前的技术与环境下,造 L5 级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实现,最新的技术路线与形态为:一辆略微平凡的智能汽车。

到 2026 年,还有多少竞争力?

据彭博社透露:目前的苹果汽车仍然不稳定,已有 200 余人重新安排工作,或加入到苹果的其他部门。


同时,距离量产发布还有 4 年时间,目前关于苹果汽车的供应商、制造模式等,仍然没有明确的方向。

老狐整理了一下此前汇总的信息:底盘、悬架系统,新车由服务了兰博基尼20多年的老工程师调校,并在通过其他公司,收购的前克莱斯勒试验测试。

制造方式大概率以代工为主,苹果汽车正在与丰田、 LG 和麦克纳沟通。同时,得益于国内纯电车型的制造成本更低,苹果汽车正在考虑与中国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

而根据智能汽车的三大要素来看,包括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多媒体系统,苹果汽车未来的竞争力到底如何呢?

首先,在动力性能方面,随着国内市场今年开启的混动元年,纯电动力已经不是智能汽车的唯一主流选择,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混动同样非常受欢迎。

相比华为以 Drive ONE 为基础的智能“增程/纯电”动力平台,苹果汽车此前并没有太多针对动力系统的研发技术曝光,这部分性能的高低,很可能需要通过第三方供应商来匹配。

这也意味着,苹果汽车的动力系统或许不具备太多专属标签。

至于驾驶辅助层面,针对目前透露的 L3 级水平来说,苹果还是有优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车要到 2026 年才量产。

中间长达 4 年的时间,并不排除竞争对手们会在这一领域完成突破,不过,根据外媒统计:苹果汽车仍是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专利较多的公司之一。

老狐觉得:苹果的优势在于其在计算机系统的经验和积淀,相关人士透露“ Apple 技术的核心代号为“ Denali ”的机载计算机系统,将会出现在苹果汽车上。

该芯片相当于四个苹果 Mac 芯片的性能总和,并且技术已经研发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可以实现大规模投产。”

目前,通过与多家车企的合作,苹果 CarPlay 为多款主流车型实现了传统车机向“车载 iPad ”的过渡。

尤其是针对软件车载化的设计与生态联动, CarPlay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智能座舱体验或许是苹果汽车的重要优势。

前大众 CEO 迪斯就曾对苹果汽车提出过质疑:将全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更换四个项目负责人,开发路线一直在不停的变化,到如今完全放弃 L5 级自动驾驶,现在看,或者苹果汽车当初以自动驾驶技术作为颠覆汽车行业的核心,可能选错了。

另一方面, 2026 年量产车亮相还只是计划,如果苹果汽车的执行能力再次放缓的话,可能连造车新势力的末班车都赶不上了。

而以 10 万美元以内的起售价看,相比竞品的入门级车型,苹果汽车的定位并不不低。

首款车型的竞品大概以奔驰 EQS 和特斯拉 Model S 为主,您是否愿意为了一款各项性能参数尚不清晰的新车,再等 4 年呢?

参考资料:

motor 1、insideevs.com、苹果财报

编辑:泽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