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一只额河螯虾的“北繁南养”路

发布时间:2024-04-19 18:56左怡宝来源:

导读 (原标题:一只额河螯虾的“北繁南养”路) ...

(原标题:一只额河螯虾的“北繁南养”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通讯员 常轶茹

4月16日,位于吉木乃县的吉木乃疆域冰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疆域冰川”)额河螯虾种养基地里,随着养殖工人麻利地收笼、装筐,捕捞起一筐筐鲜活的额河螯虾。

额河螯虾学名“窄螯螯虾”,俗称格鲁西东欧螯虾,属冷水虾。其体形大、出肉率高、肉质鲜美,人工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纬度较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新疆丰水区之一。年平均气温低、河流众多,解答了喜欢冷水环境的额河螯虾为何能成为这里的本土物种。

额河螯虾产业如何突破低温地区本土越冬、种苗繁育等技术难题?能不能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新产业?近日,记者前往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探访额河螯虾如何在冰川寒地“喜迁新居”并辗转向南“开枝散叶”。

4月16日,在吉木乃疆域冰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额河螯虾种养基地,养殖工人开心地看着抱卵的额河螯虾。董发勇摄

额河螯虾为何“落户”吉木乃

“这两天天气暖和,水库的冰刚消,额河螯虾也结束了冬眠,母虾马上开始抱卵了。我们前天下了20多个蟹笼,今天预计能捕200公斤虾。”4月16日,疆域冰川董事长张轲发说。

2023年8月,新疆农业大学李斌团队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新疆境内发现格鲁西东欧螯虾。经专家团评估,这是格鲁西东欧螯虾在我国自然分布的首次发现,填补了新疆自然河流中螯虾分布空白。

那疆域冰川如何“未卜先知”,养起了额河螯虾?

张轲发介绍,最早在2000年左右,在额尔齐斯河哈巴河段,当地渔民就少量捕获过这种螯虾。2012年,公司员工在收购水产品时,首次发现渔民捕捞的冷水鱼中有15尾浅绿色大虾,随后公司将冷水鱼与虾一同投入吉木乃县莫斯拜水库进行养殖。

2012年至2020年间,疆域冰川员工每年均可在收购的冷水鱼中发现螯虾,连同鱼苗投入水库进行人工养殖,累计投放1000余尾。从2019年起,公司从莫斯拜水库捕捞冷水鱼进行出售时,可捕获大量螯虾。

“刚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这种虾学名是什么,市场上也没见过,捞起来大多都赠送给朋友吃了,大家都说很好吃,肉质鲜美。”张轲发说。

2023年5月,自治区科技特派员、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教师李斌来到阿勒泰地区调研,了解到吉木乃县渔民发现了一种大型螯虾,该虾体长20多厘米,一只虾最重达350克。

同年7月4日,经渔政部门批准,李斌团队会同相关部门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哈巴河段进行了现场捕捞,6小时内共捕获野生螯虾活体标本5只,印证了该螯虾在中国境内额尔齐斯河流域自然分布。

随后,疆域冰川也联合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将水库养殖的螯虾与捕获的野生螯虾活体标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送检样本具有相同的亲缘关系,同源性达到98.6%。

“格鲁西东欧螯虾喜欢在冷水环境中生长,十分适应吉木乃县自然气候,每只雌虾每年产卵200枚至400枚,有望发展成为我国优质的种质资源,市场前景看好。”鉴定结果让李斌团队感到振奋,当即联合企业撰写并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交了《格鲁西东欧螯虾人工增养殖生态风险评估报告》。

随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格鲁西东欧螯虾人工增养殖生态风险评估会”,通过现场勘验、现场捕捞、会议评估等环节,专家组一致通过格鲁西东欧螯虾人工增养殖生态风险评估,认为从分类定种到螯虾基本生活习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建议持续开展生态风险监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人工增养殖技术研究。

目前,疆域冰川已联合新疆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宁波大学组建了全国首个冰川龙虾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该团队研究方向主要是螯虾良种培育及种苗扩繁、螯虾养殖环境与养殖生态、螯虾疫病防控及高效健康养殖、螯虾营养与有机饲料研发。研发团队将为额河螯虾种质资源保护与人工增养殖技术研发提供智力保障。

据此,额河螯虾人工增养殖总体发展思路确定为“立足新疆、科技引领、北繁南养、向东向西”。

4月16日,额河螯虾结束冬眠后,母虾开始陆续抱卵,单只母虾可抱卵300—400枚左右。董发勇摄

额河螯虾为何千里迢迢“南下”

4月3日,全国首个冰川龙虾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博士陈钊来到吉木乃县,实地调研额河螯虾产业园建设项目选址。陈钊介绍,目前在山东试养的额河螯虾长势良好,可进行下一步集约化、设施化养殖。

立足额河螯虾冷水生活习性,冰川龙虾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提出对额河螯虾实行“北繁南养”的养殖模式。即5月在北方进行种苗繁育,10月将虾苗运往南方进行越冬养殖,次年5月份在南方捕捞上市。

为何对额河螯虾实行“北繁南养”,陈钊解释道:“阿勒泰地区冬季时间比较漫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额河螯虾需要冬眠,一年只能养一茬。而如果在相对较南的区域进行养殖,更温暖的自然环境条件配套良好的设施条件,额河螯虾可以实现全年生长,养殖1年可以生产2茬甚至3茬,这样就能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1月14日,首批3500尾额河螯虾虾苗成功出疆,运往浙江省宁波市、瑞安市,以及山东省烟台市,正式开展南方越冬养殖研究。

“首批‘南养’的额河螯虾,运输成活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8%以上,养殖实验进展良好,在山东、浙江不同地域都可以蜕壳、生长。”陈钊介绍。

陈钊说:“在山东,我们对额河螯虾进行了工厂化养殖实验,完成温度、盐度等环境胁迫实验。从目前试养情况来看,额河螯虾完全适应。且该虾性情温顺,不具有外逃习性,可实现高密度养殖,养殖成本较低。在实验中,我们给它一些蔬菜、对虾的配合饲料、冰鲜饵料进行喂养实验,发现额河螯虾更喜欢鲜活的鱼作为饲料,更偏向于肉食性。而且它是需要巢穴的养殖物种,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巢穴筛选工作,对PVC管道、砖块等进行试验,发现它比较偏好PVC管道巢穴。”

3月中旬,在浙江省瑞安市莘塍街道滨海10万亩都市田园新天地,通过现场捕捞,发现在稻田安家落户的额河螯虾对当地盐碱地稻田适应性强,生长状况良好。

“这表明首批出疆的额河螯虾在盐碱地越冬试养首获成功,为新疆盐碱地扩大养殖提供了示范推广基础。”陈钊说,“接下来,我们会进行对额河螯虾生长环境的相关科学试验,来确定它的最佳生长环境特征。”

“额河螯虾的南养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更能填补北方养殖螯虾的空白。目前,我国龙虾市场主要以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为主,年需求量大,属中低端产品,价格在40元至70元每公斤左右;中高档龙虾主要引进澳大利亚螯虾为主,而澳洲龙虾属热带物种,我国虽有引进养殖,却存在越冬困难等瓶颈问题。额河螯虾属冷水虾,对水温要求在20摄氏度左右,比传统小龙虾更能适应北方气候条件。”陈钊介绍。

“传统小龙虾主要饲养在南方,而额河螯虾是本土发现的‘冰川虾’,适宜生存温度为7℃至25℃,以冷水环境为主。适应北方的自然条件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差异化的上市时间,为额河螯虾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同时,额河螯虾耐长途运输,下塘成活率高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陈钊说。

如今,额河螯虾从西北一路辗转向温暖潮湿的南方,成为龙虾市场的“新来客”。

4月16日,吉木乃疆域冰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把捕上来的虾和鱼放到临时组装的网中,统一捕捞结束后再拉上岸,保持存活。董发勇摄

额河螯虾如何突破养殖技术壁垒

目前,对额河螯虾的“北繁”实验,仍在疆域冰川进行。

4月16日,看着刚刚捕捞上来的额河螯虾,张轲发开心地说:“你看,我手里这只母虾已经抱卵了,这些都是去年冬天已经成熟的虾,经过一冬天的冬眠后,它们赶着春天到来的脚步开始抱卵繁育。”

张轲发说:“我们最近抢抓时间把虾捞起来,将母虾分拣出来,放到孵化池里饲养繁育,两成的母虾已经抱卵,其余的也将在近期抱卵,孵化出来的虾苗我们将养到10月份,大概能养到5厘米长,到时再把虾苗送到南方过冬。”

这也是疆域冰川首次进行人工繁育额河螯虾。今年底,在吉木乃县孵化的虾苗将大批量销往南方和南疆地区。

“今年我们准备了80亩标准池塘及9个虾苗孵化池进行额河螯虾繁育。按照目前的养殖标准和水平来看,估计每个孵化池能够孵化10万尾至15万尾虾苗。孵化出来以后将把虾苗放到标准池塘进行培育,预计能培育出20万尾左右成品虾苗。”张轲发介绍。

虽然额河螯虾的人工干预繁育已经看到希望,但提高额河螯虾虾苗的存活率还存在难题。“现在我们的养殖办法还是把孵化出来长到两厘米以上的虾苗放到标准池塘,和鱼一起混养,虾苗成长的温度控制不精确,而且有一部分虾苗也会落入鱼腹。现在我们有李斌团队的支持,上周末我刚刚给他们实验室送了50只母螯虾,其中11只已抱卵,他们将对螯虾虾苗的成活率进行科学实验。”张轲发说。

在提高繁育水平,让螯虾“游”出疆外的同时,吉木乃县也着力培育螯虾全产业链。目前已启动额河螯虾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预计五月底开工建设。该项目重点打造以额河螯虾国家级良原种场暨人工增殖养殖场为核心的产业链,将有效保护本土优良的冷水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以及濒危的生物物种,保护我国本土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志福介绍:“今年,我们将培育打造国际水产品产业基地,在水产品养殖方面重点支持额河螯虾产业。目前额河螯虾产业园区的建设方案初步已经确定,占地面积200亩,计划在年内完工。园区建成后,可年产额河螯虾虾苗1500万尾左右,前期会以培育1厘米到2厘米的虾苗为主,后期会在外塘进行大规模种苗培育,提高产业价值。”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