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开分6.7的《无价之宝》,只有半部好戏!

发布时间:2023-11-14 17:30丁明咏来源:

导读张译主演的《无价之宝》是一个口碑极度撕裂的电影。喜欢它的人不吝各种夸耀之词,说它“超出预期”,还说它是“年度华语十佳预定”,觉得它...


张译主演的《无价之宝》是一个口碑极度撕裂的电影。

喜欢它的人不吝各种夸耀之词,说它“超出预期”,还说它是“年度华语十佳预定”,觉得它把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处理出浪漫童话和搞笑喜剧的质感。


这些夸耀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它把故事背景设定在1995年的东北。这就意味着它在表达上可以有着更多被解读的空间。就像其他那些以此为背景的影视剧一样,比如今年火爆全网的《漫长的季节》,以及同样用苦中作乐去铺陈故事的《钢的琴》等。

至于不喜欢它的人批评起来也是极尽嘲讽之能事。比如说它“全靠张译支撑”,“导演想要的东西太多,最后弄巧成拙”,或是批评它“前半段看不懂,后半段是灾难”。


虽然很苛刻,但也不能说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毕竟,第一次拍剧情长片的导演张大鹏,确实在这部电影里显出了自己的野心勃勃,而野心勃勃的最大问题通常就是用力过猛,用力过猛到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追求极致,甚至是让表达本身变成一种姿态。

当表达成为姿态,就意味着形式要大过内容,它就会变得让人找不准重心,影片显出虚焦的质感来。

虚胖的情节

POST WAVE FILM

除了张译的表演,《无价之宝》是一部在故事上相当乏善可陈的电影。你能看到被匆忙建立起来却又来不及雕琢的人物和关系,以及因为高速推进而囫囵吞枣所以显得消化不良的叙事。

表面看上去,它们那么合情合理。但仔细揣摩,却又让人觉着过于刻意。

有人拿翻拍来说事,觉得它的那些失败或成功,症结都在韩国原作《担保》(2020)上了。除此之外,还会因为后半部分剧情的过分雷同,把它比作是“东北版《搭错车》”。但是要知道,原作《担保》本就是个套路摞套路的模版式电影,而《搭错车》的故事样本,则是黄百鸣在40年前的1983年创作出来的。


《担保》(左)和《搭错车》海报

这就意味着,无论夸赞还是批评,无论改编还是借鉴,它们都侧面证明着《无价之宝》在原创性上的羸弱。

或许会有人把主创将这个韩国《担保》的故事挪在1995年的东北,当成是《无价之宝》的原创。

就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破败脏乱的工厂、只能传送10个字的BB机、因为有人全卷跑路要不回来的罗圈债、女人割舍孩子也要出国谋出路,以及台词里说的“销售科有好人吗?”所有这些细节,都在把观众带回到那个特定时代的同时,让我们意识到它虽然指明但却又不能细说的过去。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那个时代的凄苦,包装出喜剧的质感来。

于是我们就看到很多喜剧的桥段。比如张译扮演的石头刚一脸倔强地威胁在自己车轮后撒尿的小混混,转头就被揍得躺在地上,刚买的散烟还撒得满脸都是。

再比如那个叫宝哥的人,把石头拉到泡澡堂里,一边跟他说着安装防盗门窗的商机,一边在水池里边游来游去。

还有石头回趟家,方青卓扮演的母亲逮只鸡让他带走,石头没要却只拿了两个萝卜,方青卓就抱着那只鸡,在脸上擦起了泪。

这些根植在东北下岗潮背景里的细节,确实给人一种苦中作乐的喜感,但它们也确实显得那么刻意。

它们就像是带着芊芊的石头在广场上发现了前妻后,就故意做出一副因为带孩子而开心不已的样子,不停地带孩子在游乐场里玩耍,完事儿还去商场里买一件红色裙子在前妻面前显摆。


这些情节和细部,跟为了在前妻面前显摆的石头一样,它所做的事情、勾勒的场景等等,都是一种姿态,一种为了让旁人看在眼里而努力拗出来的姿态,这个姿态的目的就是调动观众对东北下岗潮的情绪,在情感和认知惯性上先入为主地带出悲壮的情绪来,有了这个情感打底,那主创铺陈的那些细节才能够成立。

如果你在这部电影里感受到东北那代人之于时代和家国的悲情,那它也不是电影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在固有的情感和认知上已经具备了的。换句话说就是——

如果一部电影要靠观众自身惯性里的情感和认知才能被理解,那它就是缺乏原创性的!


同样地,《无价之宝》里后半段父子情深的戏份,以及芊芊成名前后石头的言行举止,以及由此诱发而来的故事情节,比如送芊芊跳舞、芊芊要石头戒酒、石头为保护芊芊的往事失手杀人,以及他为了给芊芊摘松子坐热气球出事等。

它们不过是把八点档国产家庭剧的情节,搬到了电影里罢了。

表达价值观

POST WAVE FILM

所有这一切,说到底还是怎样表达价值观的问题。

价值观是一回事儿,而表达价值观则是另一回事。

表面上看,它的价值观相当清晰。那就是张译扮演的石头,与养女芊芊之间不是父女却胜似父女的亲情。

为了让观众明确这一点,《无价之宝》设定了无数个细节来凸显这一点。比如前半段铺垫时用到的车站送别,以及石头单枪匹马赶到福州,把芊芊从KTV里救出来的情节,都属于这些部分。

到了后半段,电影更是加大铺排这层关系的力度,所以就多了更多苦情戏的部分,比如意外杀人、乘坐热气球去摘松子等等。


所有这些细节,跟已经逐渐在东北蔓延的下岗潮,关系是不是不太大,或者说即便没有1995年的这个时间铺垫,它依旧能够成立?

也就是说,这些父女情深的片段,实际上跟东北落寞的时代背景,关系并不大!

但主创硬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电影带出为了表达而不得不表达的割裂感——就跟前边说的石头带着芊芊在游乐场时看到前妻时的反应一样,显得刻意又做作。

我们可以用一个同题材的电影去类比,比如张猛导演的《钢的琴》。


《钢的琴》海报

这同样是一个以东北做背景的故事,说的也是一个父亲怎样去挽留并照顾女儿的故事,王千源扮演的那个父亲,他要做的就是在废旧的工厂里,找一帮早已下岗的工人,打造一台纯钢的钢琴。

你能从《钢的琴》里王千源的努力、失败和绝望中,同时看出父爱的卑微与高大,以及东北没落背景之下,作为个人的难以为继和挣扎求生。

也就是说,那种对宏大时代碾压个体人物的喟叹,与父亲维系父女关系的努力,是合二为一的。


《钢的琴》剧照

但《无价之宝》不是,它在表达自己价值观的时候,明显存在着重心不稳而且落入俗套的败笔。

尤其是它划入到《搭错车》的模板时,清楚地存在着为了表现父爱而故意让石头受尽磨难的处理方式。

所以观众在看到这里时,会明显感觉到芊芊的走红之路过于浮夸,而她与石头的分离又过分偶然,尤其是她被强调一定要避讳提及成长经历,结果又在石头不省人事时,跪在床头喊出石头期待已久的那声“爸”……


为了让观众体会到父女情的辛酸而落泪,主创不惜用一个又一个40年前就存在的俗套路子,强行让石头去受苦。

万幸的是,所有这些俗套又生硬且刻意的设置所造成的缺憾,都被张译用精湛的演技给弥补了。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无价之宝》的人,都认可张译的原因。

作者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编辑丨毛头 排版丨知识饼干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好课 | 故事片创作工作坊

好课 | 电影侧拍师训练营

⬆️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