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清明
发布时间:2023-04-06 17:46:58莘乐梵来源: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清明
文物承载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顺应时光流转,勾勒出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智慧。今天(4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接下来,一起走进敦煌莫高窟和山西博物院,寻找“清明”文物,邂逅良辰时序、岁月悠长。
清明时节,春雨纷纷,人们走进春天的原野。扫墓祭祖,踏青游玩,这是对先人的怀念,也是对大自然的亲近。在中国,这些习俗已传承上千年。
敦煌文献《进奏院状上》记载,晚唐时沙州赴京请旌节者反馈报告说“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开”。早在1300多年前,朝廷把寒食、清明两节拉通,可享4天小长假。
清明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中的重要节日,莫高窟第454窟的“墓园”壁画,定格了古人的祭扫追思场景。隋代大业年间就有“寒食日持酒食祭墓”的习俗,史书《旧唐书·玄宗纪》说,开元廿年五月,“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这些习俗到了唐代成为定制。
古代寒食禁火三日,但不妨碍小长假相聚宴饮。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北宋初年敦煌衙府账目上,记载了古人寒食节准备的面食清单,其中有类似馕、油炸果子、揪面片的胡饼、截饼、饽饦,以及蒸饼、餪饼、灌肠面,等等;花样繁多,可谓别开生“面”。
在古代敦煌,寒食日,在寺院中设乐表演,百姓携家带口前去参观,既彰显对先人的追思,也给生者相聚奉上欢悦。
清明节在旧俗中也被称为踏青节。正值万物吐故纳新,约三五好友,策马山林间,风轻拂,草微动,无边春色,尽入眼底。清明踏青,也是睹物思时、勃发生机的养心之旅。
以鲜花遥寄追思,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主题。以酒樽为礼器,缅怀告慰以显庄重。
山西博物院对外交流部馆员 金佳悦:纹饰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像草原风格的气息,但是它的造型又非常的浑圆厚实,又是非常典型的中原器型的风格。这件器物铸造年代是在西汉末年,正是我们历史上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在它的下边可能还配有一个盛放有木炭的托盘,一起来配套使用,来加热酒。它上面有一个非常厚重的盖子,这个可能是用来保持酒的香气和防止酒精挥发的,所以联想到我们今天在进行清明祭祖的时候,大家也会用酒来表达这样的一种追思遥寄。
(总台记者 张立雷 赵颖洁)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美国年度人权报告为何遭怒批(观象台)
- 非法移民危机凸显美国治理失能(环球热点)
-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清明
-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民论坛)
- 用生命践行从警誓言
- 援外医疗谱写大爱之歌(和音)
- 【光明网评】以数字之名,共赴一场“春天的盛会”
- 英雄之光|他曾说会骑马归来,但回来的只有一张三等功喜报……
- 总台专访丨洪都拉斯外长:中洪建交顺应历史发展大势
- 各地缅怀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 数读|人口格局巨变:长三角增速放缓 这17省份如何吸才引智?
- 美媒曝光!美国政府用间谍软件监控世界各地手机用户!德国前、法国多任总统被监听→
-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
- 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总书记殷切寄语
- 山河记得,我们记得
- 英雄之光|山西晋绥:鲜花寄哀思 归来英雄魂
- 英雄之光|他曾说会骑马归来,但回来的只有一张三等功喜报……
- 雄安新区承接疏解步履稳健
- 山河记得,我们记得
- 雄安新区承接疏解步履稳健
- 英雄之光|他曾说会骑马归来,但回来的只有一张三等功喜报……
- 山河记得,我们记得
- 英雄之光|他曾说会骑马归来,但回来的只有一张三等功喜报……
- 雄安新区承接疏解步履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