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博物馆与都市人|梁斌VS姜丽军:文博进校园是在埋种子

发布时间:2022-12-23 16:07:22翟福晴来源:

导读【编者按】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

【编者按】

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上博这座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它为未来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在上博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爱上博物馆”专题,讲述“博物馆与大都市”、“博物馆与都市人”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望见未来。

博物馆如何才可以离中小学生更近,真正实现“文教结合”?如何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走入文博的世界,在欣赏文物中理解背后的文化与精神?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副编审、《好儿童画报》主编姜丽军给出了她们的答案。

梁斌主要分管学校的德育、科学、体育、艺术、卫生工作,在她的牵头下,今年上海博物馆大受欢迎的“宅兹中国”展览第一次以微缩展的形式走进中国中学,这一项目也与学校想做“传统文化”特色高中的办学目标不谋而合。她想利用好博物馆这一“五育融合”的载体和平台,将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来,从点开始辐射到面,让博物馆走入更多校园。

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探究性丛书,是上海博物馆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的成果,该项目为国家文物局第二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之一。姜丽军是这套丛书的执行主编,她尝试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和喜欢的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她看来,博物馆教育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但会将“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里,总有一天会和教育互相交融,开花结果。

梁斌口述:

博物馆进校园让“文教结合”真正落地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斌

我还记得与上博的结缘是在去年,当时他们有个教师专题培训班,问我是否有兴趣推荐学校老师参加。我觉得机会难得,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平台去学习,就选送了三位艺术老师,其中两位来自小学,另一位来自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为期几天的上博培训,给三位老师提供了开拓眼界的机会。培训一结束,我们就计划和上博一起合作做博物馆进校园的项目,发挥这三位种子老师的作用。去年年底,其中的两位小学老师和上博学院合作,给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上了一堂陶瓷系列主题艺术课,就这样,我们从中看到了“文教结合”的可行性。

今年夏天,上博“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办得如火如荼,展览异常火爆。

一天,我在阅读展览相关公众号文章时,看到历史学者葛兆光先生的一段话:现在我们谈论“宅兹中国”也好,“何以中国”也好,其实我们关注的是,早期中国是怎么形成的,它为什么可以逐渐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族群和一个古代国家。这些问题跟我们理解现代中国,或者理解现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有很大的联系。

这段话其实点明了这个展览的意义,我一下就想到了徐汇区中国中学和他们一直在做的“传统文化”特色高中项目,因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所以,我马上就找到了中国中学的校长郑敏芳,问她愿不愿意和上博合作,在今年秋季学年将文博进校园项目再次引入徐汇区。

结果,郑校长和我一拍即合,决定用两个月的暑假时间做准备,以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最快速度将上博“宅兹中国”展览引入校园,并让学校课程研发部的老师,以此为契机做跨学科的教学设计研究。

11月22日,中国中学的“何以中国”考古主题展正式开展,“宅兹中国”以微缩展的形式和师生们见面。展览吸引了很多师生,中国中学的学生化身志愿者讲解员,为其他有兴趣观展的学生介绍展览情况,学校课程研发部还将化学、历史和艺术三门学科的老师组成跨学科教研组,共同策划了一堂跨学科融合公开课。

尽管是一次校园的微缩展,但上博在布展时所选送的展品和材料都很用心,可以在校园长期陈设下去。我们也计划以这次展览为点,辐射到学区其他学校,他们的师生也可以前来参观和学习。

我觉得,这次展览让中国中学的特色高中项目展示有了很好的切入点,也让改革创新有了真正落实的机会。通过这次机会,老师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尝试不同可能性去开拓学生视野,学校也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实现教学相长,借助项目提升整体的办学水平。

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我们也从中尝试了更多“文教结合”的可能性,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文弱于教”。经过从去年小学到今年中学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我们就可以把很多顶层设计,包括文教结合的制度设计落地。

博物馆其实是“五育融合”的载体,贯穿了家、校、社三个平台。有了和上博的这两次合作,未来夯实后就能形成一种机制保障,让更多老师和学生从“文教结合”的项目中尝到甜头。

实际上,博物馆进校园和中学生主动走进博物馆相比,两者的基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开阔眼界,感受文明文化带给自己的冲击,但我觉得前者更有优势。

首先,博物馆进校园可以打破时空局限,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课业负担较重,缺少参观博物馆的时间;其次,博物馆进校园也给课程研发的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他们从展览中找到自己在教学、课程改革方面的切入点;最后,博物馆进校园也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因为他们往往好奇心、求知欲强,肯定也会对未来其他类似的展览抱有期待。

尤其是对于大多数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的学生们来说,如果原本对文博不感兴趣,或许在校园路过展览时会顺便看看,之后就有可能真正走入上博看展;而对于那些原本就对文博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博物馆进校园的展览,也许会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说不定有一天也想成为文博工作人员。

今天的学生其实非常需要走出去,博物馆进校园虽然稍微打点折扣,但至少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文博的种子。

其实我个人有个大胆的设想,未来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博物馆进校园的策展和布展工作交给同学们,让他们用项目化的学习方式组队,比如吸纳一些对文创设计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践活动中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

不过据我所知,目前很多中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还停留在它只是一个文物收藏单位,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太大。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要形成合力,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比如,学校应做好相关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只有老师首先热爱传统文化,才能在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家长也可以在这次展览后,与老师一起分享学生观展心得,加强彼此的互动沟通。

博物馆进校园的关键,主要在于学校如何运用智慧在国家课程标准下做好补充,实现双赢。以中国中学为例,它就找到了其办学宗旨中特色建设方面与博物馆教育相关的结合点,让博物馆进校园真正落地。

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也是第一次把这么受欢迎的博物馆展览以微缩展的形式引入学校。我想先突破“点”,再将好的经验拓展到其他学校,利用好博物馆这一“五育融合”的载体和平台,将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来。而无论是博物馆、教育局还是学校,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个人非常喜欢上博与国外博物馆合作的对话世界的文物艺术系列展,也期待未来可以有相应的微缩展进校园。因为这样的展览,可以传达给孩子们一种良好的文化自信,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眼界,让他们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明文化。

姜丽军口述:

博物馆的种子会在某个春天与教育交融开花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副编审、《好儿童画报》主编姜丽军

我和上博的缘分要追溯到15年前,那时我还在《少年日报》做记者,带着一群小记者来上博采访。也是因为那次工作,我深深意识到,博物馆其实也是一种媒介,就像图书、杂志、报纸一样。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与人对话,默默诉说自己的历史故事。

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喜欢上文博,也将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向这个方向。上博也成为我呼朋唤友聚会的好地方,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我经常和朋友约在上博参观,然后在南京路附近逛逛,尤其是对于外地朋友来说,这里是他们了解上海的好地方。

我和上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有两次,一次是最近的“我的上博我做主”活动,一次是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项目。

“我的上博我做主”活动,结合上博成立70周年和东馆即将建成的背景,在上博“我看博物馆”的传统活动基础上策划而成,主要有我和文物有“画”说、我和文物有“话”说,以及我为上博献一计三个部分。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非常注重孩子们的体验,引导他们先亲身来上博参观,欣赏文物后,再用画作或文字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批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比如他们在为数字博物馆提建议时,希望未来能有大鼎机器人、瓷器机器人引导观众观展,这些想法就很有趣。

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项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研学,上博请专家为有兴趣参加活动的孩子讲课,相对比较小众;另一种是出版了一套探究性丛书,孩子们可以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学到文物知识,更有普及性。

研学主要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更强调互动体验,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一个教育场所。比如,会让孩子们跟着诗词、成语欣赏文物,像是唐太宗所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里的“鉴”指铜镜,孩子们在博物馆欣赏这一文物时,就能从中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

我所执行主编的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探究性丛书小学版《博物之美:探秘中华文化》与中学版《江南之魅:美给你看》,以上博馆藏文物为主体,并延伸到长三角江南地区其他博物馆的文物。系列丛书通过出版社和校园两种渠道推出,以校园渠道为主,专家也在学校开设了一些相应课程。

我们在编写丛书时,比较注重内容和学科之间的关联,将上博文物和历史、艺术、体育、劳动等科目中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比如,书中有一篇《写真图里的“真”英雄》,就和德育课有关,文中用文物启发同学们建立正确的“英雄观”;而通过一副有关古代蹴鞠的博物馆馆藏书画作品,我们向孩子们传达了体育竞争精神。

之所以会有这套丛书,主要是受上博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出版的《江南文化》系列丛书启发。我们也想将书中的江南文化展现给少年儿童读者们,于是就从衣食住行等较小的生活角度切入,重新梳理和改编了内容。

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探究性丛书比较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能让他们更好了解文物知识。因为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我很希望把它背后的精神传达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文化自信,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历史、艺术、建筑等。

为了激发孩子们欣赏博物馆文物,理解背后的文化精神,我们在编写内容时选择了他们更容易理解的诗书画作。比如我们用王冕的《梅花图》告诉孩子们,梅花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王冕本身是江南地区的人,孩子们也比较了解他,用这幅画作再合适不过。

我们还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介绍文中文物,比如,我们在书中讲玉时,告诉他们玉带有君子之风,象征着谦和礼让,同时也是非常美好的词,形容女孩都是用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等,这样他们就更能理解玉的精神。

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开展后,一些学校把丛书作为他们的特色课程,还有的学校开设了相关社团,学生们都很愿意参加。现在这个项目还在进行中,并计划长期做下去。

在我看来,博物馆进校园是一种普及性教育,可以让更多的孩子甚至是家长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而孩子们主动走入博物馆,更多是因为个人爱好,这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通过普及性的教育,让孩子们认识到文物的文化价值,他们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喜好,继而愿意主动走入博物馆,深度了解其中的文化。

据我了解,目前比较受孩子们欢迎的博物馆形式主要有三种。幼儿园、小学的孩子喜欢参加体验类的亲子活动;中学生喜欢参加研学活动,他们可以跟着专家就某些课题进行深入探究;还有一种是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同学们可以一起来博物馆参观,这里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

我觉得,博物馆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习知识,接受美育熏陶,也是塑造一个人思想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14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可以在一个充满历史维度感的博物馆空间里,更好地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拥有更广阔的全球视野。

遗憾的是,现在社会对博物馆教育还不太认同。很多老师、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觉得和学习、考试没什么关系,所以也不是很鼓励孩子们走入博物馆,这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博物馆是一种连接,无论是对于各个学科还是美育教育来说,它都起着发酵的作用。也许你不能指望它在当下给教育带来量的改变,但一个孩子如果经常去博物馆参观,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时间久了就会在心里埋下“种子”。也许在某个春天来临的时候,这种子就会和我们的教育开始互相交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