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实验学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2-12-12 09:47:44冉素芸来源:

导读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实验学校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以课程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

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实验学校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以课程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落实课程,拓宽渠道,延伸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规范课程设置,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并配备专任劳动课教师,开齐、开足、开好“劳动与技术”专业课程。根据需要编写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要求,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常态化、专业化。

学校注重课内劳动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和课外卫生保洁实践相结合,校内日常劳动和校外基地集中劳动相结合,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相结合,努力做实做深劳动教育。

健全机制,多措并举,为劳动教育创造条件保障

每学年初,学校根据选聘条件择优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劳动课专任教师,为扎实落实劳动课程做好师资储备。同时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教师,聘请当地有经验的行家里手为学校农业副校长,充分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学校积极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快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积极与全国新农村建设榜样——郭家沟村合作建立了3000余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先后投资两万余元购买100余套农业工具,可供两个班级学生同时参加生产劳动。

多方联动,挖掘资源,创新劳动教育形式

(一)轮值校园管理,增强劳动意识

由学生管理部牵头,以全校卫生清扫保洁为平台,将学校所有教室、楼道、卫生间、公共活动场所等合理分配到年级部,层层包干到每一名学生轮值校园管理,确保每一个角落都有人打扫,每一名学生都有劳动任务。各班级坚持每日早中晚小扫,每周五大打扫,节假日前突击打扫。开展“以校为家”劳动教育,形成了月月扫除、日日值日的良好运行机制。定期开展“晒晒我们的幸福教室”班级文化展示活动,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创建美好校园生活,逐步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二)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

学校积极引导家长营造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让家庭劳动清单化,让学生利用周末假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两项以上生活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务、厨艺大比拼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学会一些劳动的技能技巧,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

(三)打造多彩社团,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精神

学校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开发一系列校本课程,特别注重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使学生在浸润式课程体验中,提高劳动素养。学校陆续开发了“刀尖上的舞者”剪纸课程、“3D打印”课程、“十字绣”课程、制作植物标本课程等十余种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在劳动中创造美、在劳动中感受美。

(四)体验生产劳动,磨炼学生劳动意志

实践基地内根据不同季节种植应季农作物,学校将基地划分为多块试验田,每个班级认领一块,定期轮流对农田进行翻地松土,对农作物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灭虫,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培养劳动担当和责任意识。

学校依托实践基地,整合各学科资源,依循二十四节气引领学生开展种植养护活动,举办种植节、采摘节,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劳动中,丰富学生劳动体验。

(五)开展社区服务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学校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组建“济莱高新阳光志愿小分队”等6支队伍,由98名教师、366名学生组成,深入村庄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制定标准,完善评价,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由学生管理部牵头制定评价标准,后勤保障部和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学生实际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的考核。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以及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几年来,学校积极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劳动育人实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及劳动技能,更提高了学生劳动素养,磨炼了学生意志。学生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更加热爱劳动,增强了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配合和认可,社会效果明显加强,学校的劳动教育创新成果被《济南日报》、济南新闻综合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李伟)

编辑/崔毅飞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