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乌克兰“危”!遭67枚导弹袭击,多个核电站停机,基辅断电断水
发布时间:2022-11-28 17:00:58欧阳辰宁来源:
俄乌冲突是今年最受关注的事情,作为二战以来欧洲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武装冲突,已经持续9个多月了,丝毫不见任何缓解的迹象。而且近期,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一次行动,更是被西方扣上了“最具破坏力袭击”的帽子。
据报道,当地时间11月23日,乌克兰国家核能公司宣布,由于乌全境电力系统超负荷,导致境内多座核电站紧急保护系统触发,包括罗夫诺、南乌克兰和赫梅利尼茨基三座核电站的所有发电机组已经全部停止运行。因为电力设施受损,所以导致乌全境热水供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乌克兰人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度过这个寒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就是不远处的中东国家卡塔尔则是在如火如荼地举办第22届世界杯。
同一时间,乌克兰表示,当天基辅还遭到多枚俄方导弹袭击,造成了一定人员伤亡,部分基础设施也遭到损毁。据悉,俄方此次袭击出动了图-95轰炸机、海基护卫舰和陆基“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发射装备,共计发射了67枚导弹,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乌防空系统拦截。但是俄方表示,仍然达成了既定目标,乌军往前线运送兵力、武器装备的铁路系统被切断。而受此袭击影响,加上此前乌克兰电力系统超负荷,乌克兰全境陷入停电状态,甚至邻国摩尔多瓦都被波及了。
此次袭击发生后,美西方国家也是迅速占领道德制高点,称此次袭击是俄军对乌境内设施实施军事行动以来“最具破坏力”的一次。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称俄罗斯犯下“战争罪”;美国则是呼吁联合国对俄罗斯进行“暴行谴责”。反应最大的当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了,他表示此次俄军行动是属于“恐怖行动”,并要求剥夺俄罗斯在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不得不说,西方国家的双标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了解,8年前乌克兰就对顿巴斯地区的平民和住宅区进行过炮击,近期甚至还被曝出有虐杀战俘,清算亲俄民众,但是西方国家却没有开口谴责。另外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犯下的“战争罪”更是数不胜数,怎么自己不去谴责自己呢?
可以看出西方并非真正地在关心“人权”,“人权”只是西方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服务的工具。白俄总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乌克兰断水、停电并不会影响到泽连斯基,他依旧可以吃饱穿暖,真正受苦的还是底层老百姓。
不过那些西方政客可不会管底层民众的死活,所以在此次袭击过后,美国马上宣布追加新一轮价值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除了常规的武器弹药之外,“海马斯”火箭炮和防空武器也是重要部分。
自俄乌冲突开始,美国累计给乌克兰提供了近2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看着不多,但是加上乌克兰战后重建以及需要归还的欠款利息,这200亿美元只是洒洒水。而这场持续这么久的冲突,就是因为美国在背后推动的,让原本两个“兄弟国家”,在如今兵戎相见,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乌克兰“危”!遭67枚导弹袭击,多个核电站停机,基辅断电断水
- 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两所成都中学招聘,都在城南,都是名校
- 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税后年薪最高35万!巴彦淖尔这所学校面向全国招聘教师
- 美数次对华违约,中海油计划退出美国市场,曝出正在出售股份
- 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最高发放35万元安家费,海南这所中学面向全国招聘教师
- 重要提醒!湖北研考生请及时返回报考点
- 神舟十五号完成发射前全区合练,各系统准备就绪
- 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40万起聘教师”:“造血模式”能否振兴县中?
- 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最高年薪35万!松山湖面向全国招聘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 江苏一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教师热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 江苏一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校方:是实实在在的待遇,数理化生专业的应聘者居多
- 中学35万招应届生当教师:快!成都华爱学校正在招聘,涵盖多学科,最高年薪35万
- “拉横幅放喇叭讨彩礼”小伙发声:全家打工凑51万元结婚,33天就分居
- 直击多地国庆出城高峰:国庆集中出城高峰10月1日上午9:00开始 |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这些耍事你千万别错过
- 直击多地国庆出城高峰:假期出城高峰,杭州一孕妇竟躺在高速上……这样做太危险
- 澳大利亚悬赏近500万元缉凶20余天后,嫌疑人在印度落网
- 直击多地国庆出城高峰:国庆黄金周倒计时!出城哪里最堵?出发前先查目的地疫情风险
- 爱因斯坦手写数学笔记有望拍出6万欧元
- 凉山小女孩每天放学捡瓶子挣学费?别让那个博主跑了
- 夫妻因琐事拌嘴,孩子上网课开小差……居家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 直击多地国庆出城高峰:视频+图集 | 广州迎国庆假期出城高峰
- 直击多地国庆出城高峰:出城的路已经这样了!交警:可能会堵到明天晚上……
- 双胞胎妹妹失散22年后终回家:很想姐姐,想快点见到她
- 直击多地国庆出城高峰:直播预告|国庆假期成都首波出城高峰将至 封面新闻记者兵分两路直击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