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壹的行书写法视频(壹的行书写法)

发布时间:2022-09-04 18:35:40孙芸梦来源:

导读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壹的行书写法视频,壹的行书写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怎样练好书法】临摹结合...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壹的行书写法视频,壹的行书写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怎样练好书法】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

2、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

3、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4、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

5、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6、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

7、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

8、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9、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

10、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11、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

12、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13、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14、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

15、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16、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

17、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18、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19、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

20、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21、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的结构规律。

22、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

23、或者采用“双钩”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

24、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

25、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

26、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

27、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训中成熟。

28、 2、先入后出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29、临摹就是继承,就是向古人学习,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韵味和气势等。

30、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

31、不入帖,写不进去,或写出来不象,是无法与古人对话,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

32、但不出帖,即进去又出不来,太象古人,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写,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33、 关于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34、”“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不入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个性,有创造,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5、 3、读帖善悟 帖不仅要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古人优秀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36、 阅读碑帖,并不是出声朗读碑帖的文字内容。

37、所谓读帖,这是书法的专门用语,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边看边记,时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起来,心追手摹,激动不已。

38、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

39、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陕西汉中博物馆就有传为他书写的“滚雪”隶书碑刻。

40、相传他喜欢梁鹄的书法,便把梁鹄的字挂在帐中,一有空就读,连行军打仗也不放弃读帖。

41、相传三国魏时的大书法家钟繇“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学书非常刻苦,特别注意阅读和默写名帖。

42、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一次在行路中,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碑,辗转赏读,站得两腿发酸,干脆坐下来读。

43、这样连续了三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44、 读帖犹同古人对话,交朋友,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

45、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

46、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47、帖临一本,书观百家。

48、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胜于临帖。

49、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三味,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

50、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1、 【行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52、“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53、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54、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