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今日快讯 >正文
吉电股份再度定增补血:拟募资60亿元加码新能源
发布时间:2023-01-09 12:08:35荆纨发来源:
近日,吉电股份发布60亿元定增预案,定增对象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国家电投集团吉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新能源项目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吉电股份曾在2021年3月进行过定增募资,募资净额用于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因受政策、环境等影响,截至2022年6月30日,历年募投项目中总计有6个募投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除此之外,近年来公司业绩整体保持增长,但仍需注意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均值所带来的影响。
再次定增用于新能源项目投资 前次募投项目并未达预期
吉电股份主要从事发电(风电、太阳能、水电、火电、分布式能源、气电、生物质、核能)、供热(民用、工业)、综合智慧能源供应、清洁能源投资开发、电站检修等业务。2022年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火电产品、风电产品、光伏产品分别占营业收入的30.81%、19.35%和24.48%,其中火电产品收入占比较大。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新能源发电、新能源制绿氢、绿氢合成氨的支持力度较大,吉电股份的主营业务也从火电逐渐转向发展新能源发电。本次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此次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新能源项目投资。
在此之前,吉电股份也曾在2021年3月定增募资超21亿元,用于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和补充流动资金。从募投项目的收益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6个募投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其中,延安宝塔蟠龙风电项目(100MW)、广西崇左响水平价光伏项目(150MW)和山东寿光恒远平价光伏项目(200MW)为前次定增募投项目。
募投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的原因主要系项目所在地存在一定程度弃风弃电、光资源未达预期以及售电政策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整体来看,吉电股份逐渐从火电转向新能源发电,但新募投项目受政策、环境、设备供应等方面影响较大。
近几年资产负债率超75% 居于高位
2022年前三季度,吉电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110.69亿元,同比增加24.01%;归母净利润约8.22亿元,同比增加14.11%。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除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小幅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
虽然整体业绩保持增长,但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需关注。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吉电股份总资产约712.90亿元,负债合计约541.49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96%。除此之外,2021年底的2020年底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61%和79.86%,均超过75%。
近几年,吉电股份资产负债率呈现微幅下降趋势,但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比,明显偏高,截至2022年三季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均值17.99个百分点。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固定资产约494.89亿元,占总资产的69.42%。2020年底和2021年底,公司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62.30%和66.20%,占比逐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高或为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原因之一,而未来随着募投项目建成后转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或许应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面包财经官网邮箱:mt@mbcaijing.com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吉电股份再度定增补血:拟募资60亿元加码新能源
- 最高预增超20倍!最新业绩暴增股揭秘,环比连增+同比倍增的白马浮现;这只白马股业绩大幅预减!
- 刚成立半个月,就出手20亿!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股迎来牛市第一波行情!增量资金抢跑入场,坚定看好成长风格
- 积极因素汇聚 A股市场乐观预期逐步兑现
- 谈判失败!被疯抢的辉瑞P药,狠宰一刀赢麻了
- 建发股份拟并购美凯龙30%股份 或将取得后者控制权
- CES上的重头戏来了!这些看点别错过……
- 科技巨头到底能开多少钱?加州工资透明法“逼出”硅谷真实薪水
- 为捞“政绩”执意填海,收受巨额贿赂对抗整改!三亚凤凰岛二期的背后……
- 全球去美元风潮下,人民币国际化该如何作为?
- 看好A股,外资加购核心资产!MSCI中国A50ETF获纳入ETF通
- 罗永浩与锤子投资人隔空“掐架”,留给创业者什么警示?
- 开喉剑喷雾剂需求大涨!这家公司业绩预增,产能即将翻番!
-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有15%的上涨空间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鹅厂终于要触底反弹了吗?
- 阿里系新调整,三家公司同日公告:马云不再是…
- 银行2023年“开门红”新变化:同业存单基金、保险成投资热门选项
- 光伏组件价格缓跌难续 下游企业或再掀“长单潮”
- 乌克兰称2022年GDP下降30%,“经济被彻底摧毁”
- 货币政策加大向民企倾斜 专家: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
- “乙类乙管”正式实施 “全薪病假”成为过去
- 恢复通关!实探深港口岸: 过关顺利 回家真好
- 广发证券沈明高: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