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今日快讯 >正文

制造业当家 挺起产业“脊梁”|向新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12-22 14:53:49堵涛妍来源:

导读不久前,比亚迪迎来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今年10月,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最新...

不久前,比亚迪迎来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今年10月,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最新一批的“灯塔工厂”名单,也是美的第5家“灯塔工厂”;今年8月,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启动,新建产能4万片/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模拟特色工艺生产线……

制造强,则经济强。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

近年来,广东以制造业为主体,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构建起完善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出台一系列精准扶持政策。集群聚力、企业成势、政策发力,推动制造业加快从经济的“压舱石”向“顶梁柱”跃升,一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广东加速构建。

制造业做实做强,加快向中高端跃升

“华为将进一步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进军。”华为智能制造军团首席专家钟曜营谈起广东突出坚持制造业当家,干劲十足、信心满满。12月9日,华为与OPPO、三星签订了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专利共享的产业创新正向循环加速形成。

从改革开放之初“三来一补”起步,到建成如今的“世界工厂”,目前广东培育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7个产值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涉及领域全部是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2021年,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4.56万亿元,产业规模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

在华为、中兴、OPPO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条沿着珠江东岸分布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璀璨夺目,汇聚起一大批电子信息零配件隐形冠军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一个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恒力(惠州)PTA项目加紧建设,广东逐步形成从上游炼油、乙烯生产到下游精细化工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2021年,全省7000多家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实现营收1.81万亿元,占全省工业经济的13.2%,万亿级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两个大局”交织,百年风云激荡,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积厚成势,在稳增长上展现出巨大“分量”。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32993.74亿元,占GDP比重36.0%,增速3.8%,高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

“锚定产业发展,加快集聚成势。”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未来2至3年期望在肇庆引入上下游供应链企业80到100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增长176.6%,持续保持高位增长。

支柱产业“立柱”,新兴产业“架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新赛道上,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也正迎难而上、愈难愈进。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未来产业构建新世界。从省到市,广东前瞻规划布局一大批未来新产业。其中,深圳成为我省最早出台培育未来产业专项文件的城市,明确提出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8个未来产业。

集群发展,乘势跃升。当前,广东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突出坚持制造业当家,以“稳”夯实支柱产业,以“进”攻坚新兴产业,以“新”谋划未来产业,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

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全会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要抓大企业。企业强,广东制造才能强。

位于广东佛山的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门口巨型屏幕上显示着数字孪生工厂的全景图,每一台洗碗机的生产数据实时更新、一目了然。“工厂的万人机器人保有量达到700台,成为全球第一大洗碗机生产基地,年产量达600万台,产品销往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工厂总经理刘玉龙说。

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美的集团在逆势中发展提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今年前三季度,集团总营收超过2700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45%。

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大型企业成为推动广东制造业“穿越周期”的中坚力量:在家电行业,美的越战越强,在最新世界500强的榜单上,又前进了43位;在电子信息行业,面对艰难险阻,华为从去年至今净利仍然保持增长;在汽车行业,广汽丰田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合资车企头部阵营……龙头企业正乘风破浪,2022年广东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7家,数量仅次于北京。

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正紧随在广东制造业大型企业背后。2021年,广东省中小企业总数达630万,占全国比重约13%。这其中,有很大比例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作为大型企业的配套供应商或服务商参与生产之中,成为制造业的关键一环。

其中,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开辟新赛道新领域的重要抓手。

“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专。”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超音速”)董事长张俊峰谈到他的发展目标时如是说。广州超音速今年正式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每个工作日产生一个专利、每个星期诞生1.5个软件著作权、自动化设备分辨出0.1毫米的瑕疵……在广州超音速的产线上,“AI+机器视觉”正在被日新月异的专利调教得越发“智慧”。产品也广泛供应给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和亿纬锂能等行业龙头。“随着当下对安全生产重视的提升,未来产线上‘AI+视觉检测’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张俊峰说。

而以技术改造为助推器,“小升规”则成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汕头市濠江区三联工业区,在广东恒联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多条先进的水管生产线和种类丰富的产品让人眼前一亮。这家成立于2019年年底的企业,专门从事不锈钢管道和管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第一年的营收额是24万元,2020年实现“小升规”,去年营收额则达到7100万元。

“得益于‘小升规’等政策扶持,企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该公司总经理黄浩然介绍,近两年,企业共开展13项项目研发,形成“薄壁不锈钢管焊接磨光技术”“抗压型不锈钢水管”等17项科技成果转化。“接下来希望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继续做大做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广东已经推动了4.6万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今年,广东预计推动全省多达1万家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广东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头羊,要积极上规模、搞创新,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万陆表示。

目前,广东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已经超过1600万户,全省市场主体数、企业数、外商投资企业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广东正加快培育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铸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构建起完善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产业生态。

政策打出“组合拳”,构建良性生态圈

当前,广东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第三阵列向第二阵列跃升阶段。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良好的政策环境供给至关重要。

2021年,《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这是省级层面关于制造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顶层设计。

规划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预计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开放合作先行地以及发展环境高地。

随后,各个地市针对性的精准政策陆续出台,加快落地推进。

——深圳提出将继续发力先进制造,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

——广州提出,到2025年,广州将初步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强市。

——佛山、东莞等制造业重镇也分别提出,打造“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与“打造科创制造强市”。

作为制造大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两者加快深度融合,更好赋能广东制造业发展。

2021年6月,《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发布。同年9月,《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今年7月,全国省级层面首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引性文件《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发布。

当前,广东正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省市区联动,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21个地市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入新的阶段。

以制造大市佛山为例,2021年7月,佛山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出台《佛山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宣布投入100亿元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佛山市33%的规上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面对疫情给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今年以来,广东密集发布多项激励性政策措施,稳工业、撑企业的力度超前。

“促消费9条和16条”“稳工业32条及增量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25条”等一些列助企纾困政策,合力纾解企业经营困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补齐广东产业链短板,培育布局新兴产业。

在各项政策推动下,广东制造业获得的金融供给总量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9月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2.16万亿元,同比增长29.51%,增速为各项贷款增速的2.4倍。前三季度新增贷款461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增量占比31.2%,均创10年新高。

对话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

推动制造业由“压舱石”向“顶梁柱”跃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也提出,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省工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推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示范,加快推动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南方日报:广东以制造业立省。广东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制造业当家”?

涂高坤:“制造业当家”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新征程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是广东加快塑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必然选择;也是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支撑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坚实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坚持制造业当家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前景无限宽阔。

新时代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将着眼于当前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核心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动制造业由“压舱石”向“顶梁柱”跃升、“制造业立省”向“制造业当家”转变,持续巩固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支柱地位,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创新聚集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努力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范,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广东力量。

南方日报:在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广东工信力量?

涂高坤:我们将始终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所需,支持各方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广东制造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第一动力”。

首先,高质量建设制造业创新平台。以“两个中心”建设为核心抓手,持续完善我省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高质量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细分行业共性技术攻关的稳定器,“十四五”期间力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5家以上,在尚未布局的战略性产业集群筹建10家左右省级创新中心。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提升新型显示、医疗器械、射频器件、超高清视频等“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水平。高标准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树立10家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创新中心标杆。高标准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十四五”期间新增培育18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其次,抓住“风口”抢占新领域新赛道。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加大在芯片制造、生物医药、关键材料、光伏电池等产业布局,前瞻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抢占制造业发展先发优势。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普及应用,每年培育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灯塔工厂”。加强节能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等前沿技术攻关,探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再者,打造高水平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将实施制造业人才“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平台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引领标杆作用的制造业优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及新工匠。协同推进产业集群高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人社部门持续落实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产业集群百万工人技能培训、新工匠能力提升等政策措施,促进产业技能人才队伍“质”和“量”全面提升。

【记者】彭琳 许宁宁 叶洁纯

【作者】 彭琳;许宁宁;叶洁纯

南方产业智库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