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今日快讯 >正文

「首席观察」十二月的守望 经济筑底?

发布时间:2022-12-06 17:23:23荣婷婵来源:

导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一这是告别的季节,这是轮回的前夜。就像麦田守望者一样,在人们动辄唏嘘一个时代结束的当下,变的是经济形势与...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这是告别的季节,这是轮回的前夜。就像麦田守望者一样,在人们动辄唏嘘一个时代结束的当下,变的是经济形势与生态、生意生活方式,包括社会情绪,不变的是变化。2022年进入尾声,经济筑底之际,12月的复苏守望尤为重要——今年的中国经济将如何收官,明年又将怎样开局?

这次,在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反复拉扯中,前者占上风,市场伺机而动,近日股债汇大涨。

双向波动的人民币汇率之弹性尤令市场瞩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前期贬值有多大有多快,后期之反弹就有多强,可见中国经济之韧性。11月以来,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累计升值4000点,升幅5.4%,创历史纪录。

经济筑底时,市场在向好。12月5日,沪指报收3209点(+1.76%),深证成指收报11323.35点(+0.92%)。地产美元债涨势不改,旭辉旗下债券持续飙涨,其中“20旭辉02”“21旭辉03”“22龙湖03”分别涨超43%、35%、27%等。当日盘中,CNH报6.95;美元指数回落至104。

受国内外多重负面因素影响,11月PMI(采购经理指数)全线回落,加之,10月经济数据全面下滑,内需外需均显疲软。换种角度看,恐弱于三季度的四季度经济也在加速出清,但这或有助于重启。

在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看来,人民币升值是中美经济周期边际收敛的一个结果。他表示,市场预期中国经济由衰退走向复苏,疫情精准防控20条+房地产流动性支持16条,困境反转预期强烈。而美国则于近期出现通胀增速放缓、加息节奏减慢的现象,一升一降之间,导致美元大幅调整,人民币猛烈升值。短期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中期走势取决于国内稳增长的力度和美国通胀放缓程度。

李宗光坦言,四季度经济数据确实难言亮点,但到了年底,市场注意力转到明年的预期上。疫情防控放松、地产刺激和稳增长预期强烈下,市场对于明年高度憧憬,信心强烈。“我们认为,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边际改善空间巨大,明年值得期待。”

“最近股汇债大涨有两个因素,即防疫政策优化(放松)与房地产融资政策调整(松绑)。”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告诉经济观察网。换言之,两个关键词的“松”催生了这波行情。

其逻辑是:经济持续承压背景下,防疫政策明显转向,既尊重科学,又顺应民心;其次在房地产方面,大幅度调整了之前的融资紧缩政策。尽管疫情还在恶化,房地产市场尚未反弹,但市场提前消化未来的经济复苏——是非常理性的行为,尤其在相关资产价格已经足够低的情况下。

不过,陆挺也提醒,市场或低估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走出疫情时面临的困难;也有可能高估疫情之后的消费反弹。根据高频数据,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低于3%,甚至低于2.5%。尽管这几天很多地方的防疫力度大幅度松动,但需要注意疫情恶化对后面几周乃至几个月带来的负面影响。

宏观数据表现欠佳,微观感受更甚。于是乎,学者守望“经济活动的开放”。姚洋、黄益平、管清友、任泽平等经济学家撰文建议:近期把放开经济活动放在优先位置,放开公共交通、写字楼、餐馆、酒店、物流、商场等场所的经济活动;并建言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以上,以及提高2023年赤字率。

还有多位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发声,献策推出房地产需求端配套政策。因被称为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第三支箭”(即信贷投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主要体现在供给端;2023年能否迎来反弹,关键在于需求端。

企业家守望一种稳定的营商环境,市场与市场主体则守望“政策确定性”,即来年少一些不确定性,多些安全感。

与之契合,经济政策暖气频吹之际,疫情防控亦面临新形势——改变正在发生。国内各大城市的防疫政策均有重大变化。以北京为例,自2022年12月5日起,公交、地铁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

不过,交织着资源配套支撑、固有认知与动态变化的抗疫“硬战役”之退出并不容易,经济生活全面重启可能需要历经一段修复时间。

进退之间,在11月史诗级的市场行情助推下,12月的修复或复苏守望被赋予重大意义。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童朝晖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由此,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得以持续优化、放松。在一片欢呼“解封”(松绑)的欣喜中,陆挺以其自身经历警言道:对奥密克戎的盲目恐惧绝对不可取,但完全轻视也不科学。新冠发展到奥密克戎,毒性确实降低了,几乎不会导致肺炎,不用过度紧张;但传播力极高,有明显的流感症状,并非无症状,对有基础病的老人有一定杀伤力,尤其是在疫苗保护力较弱的情况下。

在陆挺看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70~79周岁老年人口8082万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需要重点保护。奥密克戎本身可能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天然疫苗,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能“压平曲线”,避免在短时间内太多人集中感染,这样医疗体系能够救治一小批确实需要救助的患者,同时也能保障对其他各类患者的收治。“如何‘退出’非常重要,一个没有计划手忙脚乱的退出大概率会带来一定的后果 ”。

亦步亦趋,如果阶段性“退出”战疫之后,该如何打好经济(信心)修复战呢?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尽管近期市场波动不断,但考虑到估值偏低,以及明年经济有望上行,我们对中国风险资产于2023年的表现更加乐观。

首先,中国央行自2022年12月5日起降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此举为银行体系注入约5000亿元长期流动性。“这一决策意义重大,体现中国央行对经济挑战的关注,致力于确保流动性充裕,同时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以提振经济增长。”赵耀庭称。

至于11月PMI数据不及预期,他认为,由于生产、新增订单及出口指数普遍下滑,制造业PMI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0%,接近4月份的低位。“随着中国显示恢复开放的迹象,市场或可看穿目前暂时的经济衰退。”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1月份,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回落,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0%、46.7%和47.1%,低于上月1.2、2.0和1.9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1739.3亿元,下降13.4%;几乎呈断崖式下降。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从国家统计局PMI数据来看,在疫情升温的冲击下,11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景气水平均回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重。

往后看,钟正生认为,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或有三方面:一是稳信用继续发力,货币政策尚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二是稳定总需求的相关政策需进一步加码。近两个月以来,外需回落之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转负,内循环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三是稳地产政策在执行层面加快落地。11月以来,稳地产政策进入更务实阶段,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在建筑业PMI中尚未得到体现,表明稳地产政策在实行层面需更快推进。

换言之,需要供需两侧发力,包括“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并进、优化环境等。依据惯例,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不少学者认为,救经济或将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而能否科学防疫或成为现阶段决定经济前景的胜负手。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已然如此,重点是明年!“现在的很多政策,其实也是为了明年的布局。”

人民币强势反弹外,积极政策信号下,A股指数明显上涨。

过去一周(11月28日-12月2日)大类资产的表现是:港股>A股>大宗>美股>货币>债券,包括10-11月财新制造业PMI的连续小幅回升。“当前疫后经济形势最低迷的阶段,但房地产和防疫政策的调整已经显示出政策新周期的方向,也意味着经济重启的曙光已在不远处。”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认为。

诚如,市场共识是,人民币大涨也好,A股向好也罢,主要得益于预期好转——防疫政策与地产融资政策的放松。

据西部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分析,与上年不同,2023年中美经济周期的反转,影响中国资本市场。首先,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复苏。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5.1%,疫情防控政策更加优化,消费改善和地产修复将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广义财政扩张力度有所减弱,央行降准降息。

其次,边泉水认为,2023年美国经济将步入衰退。预计美国在二季度左右进入衰退,但预计衰退程度不明显,联储上半年有望停止加息,下半年降息预期升温。

再次,经济增长中有结构亮点。二十大提出的安全主线带来的产业增长机遇是可重点把握的景气线索,包括半导体、信创、军工等,短期消费链和地产链景气水平回升等。最后,从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最看好A股和美债。

事实上,复盘近期市场,在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看来,11月的行情无疑是史诗级的。追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ADR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PGJ当月收涨了近42%,刷新该指数有记录以来最亮眼的月度表现。中概互联网指数KWEB 11月大涨48%,同样创下史无前例的最大月度涨幅;该指数涨势如虹,仅上周一周便飙升24%。自10月31日以来,中国在岸和离岸市场平添了近两万亿美元的市值。

的确,刚过去的11月,全球股市反弹,其中亚洲股市大幅领跑。但全年来看,截至12月2日,全球主要股指表现最好的是土耳其伊斯坦堡ISE100 ,涨幅171.64%;位居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委内瑞拉IBC(+148%)、阿根廷MERV(+104.32%)。

欧美而言,英国富时100(+2.01%)、道琼斯工业指数(-5.35%)、法国CAC(-5.79%)、德国DAX(-8.63%)、纳斯达克指数(-26.61%);亚洲方面,上证指数(-13.29%)、恒生指数(-20.18%)、深证成指(-24.48%)、恒生科技(-31.60%);越南VN30指数(-32.11%)、俄罗斯MOEX(-42.50)。

由此可见,美股、A股全年表现较弱。但谁也没料到,2022开年就大幅调整“黑脸”的全球市场临近收官之际,尤其是亚太股市会走出一大波行情。

个中滋味,投资机构或难以言表。无论如何,春江水暖鸭先知,提前消化预期的市场已发出经济修复信号。虽然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后市如何仍取决于防疫配套措施和医疗资源的支撑,以及客观现实的正负反馈。或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主体仍难以避免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反复拉扯,他们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确定性,找回信心。

此时,本质上,如何让经济重回正轨,除必要的供给端与需求端利好政策外,可能还需配套的改革开放措施。数位前财经部门负责人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上提醒三年疫情对中长期经济增长造成了“机制性损伤”,这可能也意味着即使按下重启键,经济“土壤”之修复尚需时日。所谓经济“土壤”是指涵盖投资、营商、消费、舆论等的经济生态大环境。

还记得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吗?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意见》明确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指出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以及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

而抗疫过程中,层层加码、简单化等做法屡禁不止,人流物流常被阻隔,经济节奏慢了下来。

现在,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为便于人才跨区域的流动,利于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各地防疫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等是否也需规范与一致?相对统一并不等于“一刀切”,而是兼顾人性化与法治化基础上的科学精准防疫,全国一盘棋,而非各自为政;竭力扭转在防疫过程中出现的任性与随意性——这恐怕是解锁当下预期时不时转弱、信心不足的关键一环。

洪灏告诉经济观察网,中国的经济短周期已经接近底部。此刻,中国内地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开启了防疫政策的调整。尽管新冠病例激增,但中国内地依然稳步推进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而非再度收紧。越来越多的城市宣布放宽防疫措施,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封了之。而诸如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当仁不让地走在政策调整的前列。截至目前,应该没有人再对防疫政策的调整再抱有疑虑。同时,房地产的“三支箭”已然发出,房地产板块已经开始大幅反弹,市场开始预期房地产周期触底复苏。

“美元的长期趋势也开始转头下行。美元走弱后,风险资产将受益。随着中国重启,新冠病例不幸的是将激增,纷乱如影随形,市场震波暗藏杀机。尽管如此,在岸和离岸指数皆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上演历史性反弹,而值此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咬定青山,持正不挠。”洪灏说。

若追本溯源,其实“经济往往滞后于市场修复,在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如此,市场需要多些耐心静候春天的来临——这或许是“12月的守望”之核心……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