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知识 >正文

看丹观察丨热搜第一!老师课上用戒尺狠抽学生,算“体罚”吗?

发布时间:2023-02-19 18:22:37闻人娅菡来源:

导读近日#初中老师用戒尺连续狠抽学生#登上某平台热搜老师课堂上用尺狠抽学生手教育局回应近日,网上一段视频显示课堂上,一名男老师显得很生气...

近日

#初中老师用戒尺连续狠抽学生#

登上某平台热搜

老师课堂上用尺狠抽学生手

教育局回应

近日,网上一段视频显示

课堂上,一名男老师显得很生气

拿着尺子打学生的手

因为力度比较大

尺子打手的声音很响亮

据媒体报道

事发泰兴黄桥一所中学

有知情人称

是因为学生作业错太多

老师才体罚学生

2月15日

泰兴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

此事发生在黄桥初中

事发时间、起因等都还在调查

同时,网友也“吵”翻了:

“这就算体罚了?”

“感觉老师也用太大力了吧”

“现在的老师太难了!恨铁不成钢”

“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其实没用”

“打太重了”

“就因为小时候被老师打,现在都有心理阴影”

“这老师没孩子吧”

“要耐心教育”

……

网友纷纷“鸣不平”

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

不仅起不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还可能引起初中生的叛逆心理

这样的话

岂不是适得其反

对老师来说

也容易因此遭到诟病

“打不得骂不得!

现在的老师真难当”

当下的教育中

一些学生天不怕,地不怕

谁也管不了

一些老师“佛系”教书

学生的错误言行得不到及时矫正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

要把“戒尺”还给老师

也有网友为老师感到委屈

“恨铁不成钢

老师真难当”

所以,用戒尺打手心算体罚吗

老师可以使用的惩戒措施

明确规定过

其实

教育部曾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部分节选)

↓↓↓

第六条(一般惩戒) 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

(一)点名批评;

(二)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

(三)适当增加运动要求;

(四)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

(五)暂扣学生用以违反纪律、扰乱秩序或者违规携带的物品;

(六)课后留校教导;

(七)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学生扰乱课堂或者教学秩序,影响他人或者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教师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将学生带离教室或者教学现场,暂时隔离。

教师对学生实施前款措施后,应当视情况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家长),要求家长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第七条(较重惩戒) 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现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教师经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措施,并应当通知家长:

(一)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课程表以外的游览、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外出集体活动;

(二)承担校内公共服务任务;

(三)由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

(四)在学校设置的专门教育场所隔离反省或者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教育;

(五)要求家长到校陪读;

(六)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第八条(严重惩戒) 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失范,屡教不改的,或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或者有欺凌同学、辱骂殴打教师等恶劣情节的,教师应当提请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育惩戒:

(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带回配合开展教育;

(二)由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

(三)安排专门的教育场所,由专业人员进行辅导、矫治;

(四)改变教育环境或者限期转学;

(五)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勒令退学或者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学生行为涉嫌违法、犯罪的,学校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因违法、轻微犯罪行为但不予行政、刑事处罚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建议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第十三条(禁止情形) 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教育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行为;

(二)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行为;

(三)辱骂或者以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行贬损等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四)因个人或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

(五)因个人情绪或者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

(六)其他侵害学生基本权利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怎么教才有效

是一门学问

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但也不是说

老师就能因此瞻前顾后

甚至撒手不管

孩子要教育

老师有责任

怎么教才有效

是一门学问

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探索

对此,家长要给予理解并积极参与其中

家校携手

或许更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共同培育好家庭和社会的未来

来源:央广网综合极目新闻、网友评论等

本期编辑:程茜 陈锐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